『我今天打了0.25毫克的第一針,但胃口還是很好,能不能再補打0.25毫克?』
『我昨天早上123斤,晚上打了第四針,今天早上就121斤』
在一個超過200人的微信群裡,類似的對話每天都在發生,這些人提到的『針』,即網紅『減肥神藥』司美格魯肽。
去年起,司美格魯肽在全球掀起熱潮。
2022年10月,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推特上發文稱,他一個月內減重9公斤,秘訣是定期禁食和Wegovy。
馬斯克提到的『Wegovy』,正是丹麥藥企諾和諾德研發的司美格魯肽減重適應症的商品名。
2021年6月,該藥物減重適應證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上市。
同年4月,這款藥在中國獲批用於2型糖尿病患者,但迄今為止國內並未獲批減重適應症。
名人效應的加持,讓Wegovy銷量暴增,甚至其『姐妹產品』——同屬諾和諾德旗下的Ozempic《中文名諾和泰》也全球缺貨。
兩者主要活性成分均為司美格魯肽,後者用於2型糖尿病治療。
在抖音海外版Tiktok搜索『Wegovy』和『Ozempic』,有不計其數視頻和社交賬號宣傳它們的減肥效果,藥物相關標簽已累計數億人次的瀏覽量。
司美格魯肽是一款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
3月24日,諾和諾德公佈了口服司美格魯肽治療2型糖尿病的III期臨床試驗結果。
試驗對比了25毫克、50毫克的口服司美格魯肽和14毫克口服版本的效果,結果顯示,前者降糖和減重效果均優於後者。
諾和諾德將於今年向美國和歐盟提交口服版本的上市申請。
一個多月前,美國禮來公司宣佈,其開展的雙靶點GLP-1類減肥藥物替爾泊肽用於肥胖或超重成人患者的中國III期臨床試驗,取得積極結果。
GLP-1類『減肥神藥』,真能解決肥胖危機嗎?
2022年3月31日,FDA將Wegovy列入藥物短缺清單,目前該藥物仍然短缺。
圖/IC
減肥市場火起來的糖尿病藥
GLP-1是天然存在於人體內的腸促胰島素,通過增加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釋放,降低血糖濃度。
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們證明GLP-1在降低2糖尿病患者血糖方面有效果,不過,GLP-1在體內釋放幾分鐘就會被降解。
為加強GLP-1的作用,於是,有了GLP-1類藥物的各種臨床研究。
作為GLP-1類藥物,司美格魯肽作用原理也是如此,2017年獲FDA批準時,被開發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
周凌昀是一名藥企的工作人員,長期跟進藥品相關項目。
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所有GLP-1類藥物,最初都是朝著降糖方向研發的,並不涉及減重。
研究人員在臨床實踐中,發現這類藥還有減重的妙用。
『GLP-1類藥物能減緩胃排空、增加飽腹感、降低食欲,這都有助於體重減輕』周凌昀說。
2021年3月,《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一項研究對『每周註射一次2.4毫克司美格魯肽能否減重』進行臨床試驗驗證。
研究人員共招募1961名未患糖尿病受試者,這些受試者按照2:1的比例隨機分配至司美格魯肽註射組和安慰劑組,開展68周的治療,他們的身體質量指數《BMI》為30或≥27,但有一種與體重相關的合並症。
結果顯示,司美格魯肽註射組體重平均減輕14.9%,體重數平均減輕15.3公斤,服用安慰劑的人體重平均減輕2.4%。
身體質量指數BMI《千克/平方米》,是篩查超重和肥胖的指標。
大部分歐美國家將成年人BMI≥25定義為超重,BMI≥30為肥胖;國內建議將成年人BMI≥24診斷為超重,≥28為肥胖。
基於顯著臨床試驗結果,司美格魯肽減重適應症獲FDA批準上市後,受到各界人士的追捧,目前,Wegovy已經在美國、丹麥和挪威推出。
據諾和諾德2022年度財報數據,去年全年收入約250億美元,凈利潤約78億美元。
業績增長驅動力主要來自GLP-1類藥物。
GLP-1類藥物全年收入約118億美元,主要又由司美格魯肽貢獻。
2021年6月,FDA曾發文指出,Wegovy是一種處方藥,獲批規格2.4毫克/支,每周註射一次,適用於BMI≥30患有肥胖症,或BMI≥27的超重成年人。
使用時,藥物劑量要在16~20周內逐漸增加至每周的2.4毫克/次,以減少胃腸道副作用。
在GLP-1類藥物中,司美格魯肽並非首個入局的藥物。
2014年和2015年,諾和諾德的另一款藥物——利拉魯肽的肥胖或超重適應症分別獲FDA、歐洲藥品管理局批準,成為首個用於肥胖和超重成人慢性體重管理的GLP-1類藥物。
2020年12月,利拉魯肽的減重適應范圍,拓展到青少年肥胖人群。
利拉魯肽需每天註射一次,使用上並不便利。
與司美格魯肽抗衡的同類減肥藥——美國禮來公司的替爾泊肽,目前已披露國內最新的III期試驗進展。
2022年5月,其獲FDA批準用於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是全球首個獲批的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多肽《GIP》和GLP-1雙受體激動劑,每周註射一次,也被業內視為GLP-1類藥物的二代產品。
同年10月,替爾泊肽獲得了美國FDA快速通道資格認定,可用於治療成年人超重、肥胖以及與體重相關的合並症。
據禮來2022年財報數據顯示,替爾泊肽在美國上市後,7個月實現近5億美元的銷售額。
2月6日,禮來官網發文稱,替爾泊肽在中國肥胖或超重成人中開展的III期試驗中,達到主要終點和所有關鍵性次要終點,總體安全性與先前試驗報道相似,未發現新的安全性信號。
2022年4月,禮來發佈的替爾泊肽全球Ⅲ期臨床試驗顯示,為期72周的治療後,受試者平均體重減輕最高達22.5%,約24公斤。
這是迄今為止,通過藥物減肥的最佳臨床效果,超過司美格魯肽。
在周凌昀看來,現有減重藥物,減重率達到15%基本算『天花板』水平。
從目前已公佈的臨床數據看,替爾泊肽比司美格魯肽效果好一些。
周凌昀分析,一款藥品在市場上的短期銷量,不一定完全和療效成正比。
一方面,司美格魯肽在中國市場有先發優勢,隨著後續口服版本藥物上市,使用更方便,銷量還會有所增長;另一方面,隨著時間推移,司美格魯肽價格會變得更低。
多重因素作用下,替爾泊肽進入市場後,市場銷量能否趕超司美格魯肽,還未可知。
伴隨著單靶點GLP-1產品陸續上市,國外開始佈局GLP-1雙靶點,甚至探索多靶點長效制劑。
禮來除了現有的替爾泊肽外,還佈局了三靶點的減重藥,即有更加顯著的降糖、減重療效及綜合代謝改善效果。
諾和諾德除了研發多個適應症的司美格魯肽,還在研制新型雙靶點的減重藥物,後者已獲得國家藥監局藥物評審中心的臨床試驗默示許可。
諾和諾德和禮來的GLP-1類藥物目前占據中國GLP-1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國內廠商在該靶點也積極佈局,多家藥企已提交多個GLP-1產品的上市申請。
周凌昀分析,從糖尿病適應症來看,GLP-1類藥物前景很好,且相較胰島素,這類藥在保護心血管方面效果更好。
今後,隨著更多同類藥物進入市場,GLP-1類藥物必然會逐漸蠶食國內現在的胰島素市場。
濫用和短缺
『有沒有人要司美啊?我買了兩支3毫升劑量的,還有一支剩餘的,因為3月底去泰國,想低價賣出』在一個31人的『打卡劑量分享』微信群裡,除了日常打卡註射多少量的司美格魯肽,也有人想低價出售手頭閑置的藥物。
《中國新聞周刊》以打卡記錄為由加入兩個司美格魯肽的微信打卡群。
記者發現,一個超過200人的微信群裡,不斷有新人加入,大部分人目前體重多在100斤~130斤之間,很多人將自己群備註改成『目前體重-期望體重』。
群裡大多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基本為女性。
每天活躍著的數十名網友,發出上千條信息。
在小紅書、微博等國內社交平臺,隨手打出這款藥名,便會出現不計其數的帖子和討論內容,包括手把手教如何準確註射藥物的視頻。
在國內,司美格魯肽隻獲批2型糖尿病適應症,獲批劑量規格有1.5毫升和3.0毫升兩種。
這意味著,微信打卡群裡,嘗試使用司美格魯肽減肥的人,都在超說明書用藥。
《中國新聞周刊》以購買者身份聯系銷售司美格魯肽的張誠。
來自安徽宣城的張誠體重達180斤,也在用這款藥減肥。
據他介紹,他用藥後一周瘦了9斤,一些100~110多斤的非糖尿病患者,也從他那裡買藥。
張誠說,他手裡的藥保真,可以掃碼識偽,並發送了追溯碼驗證通過的截圖。
《中國新聞周刊》詢問藥物來源,他含糊稱,來自當地一家三乙醫院,因為管得不嚴,未患糖尿病的人也能買到。
武漢市一家三甲醫院的藥師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他所在醫院,藥房基本可以保持司美格魯肽的供應,目前沒有過度缺藥。
基本只要掛號,患者就能開到藥,無論是否患有糖尿病。
不過門診開藥時,每個患者每天最多隻能開一支。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主任委員陳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糖尿病治療藥物被『濫用』為減肥藥,一方面,說明減重需求很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使用人群忽略藥物可能的不良反應和適應症。
日常門診中,陳偉經常遇到要開司美格魯肽等藥物減肥的患者。
『一般先勸阻,但有很多人會說,我馬上就要得糖尿病了,想自費購買』陳偉說,規范的醫療機構中,開司美格魯肽,醫生會先告知藥物不良反應,並檢查患者是否存在甲狀腺結節、胰腺炎等既往病史。
巨大減肥需求下,司美格魯肽2型糖尿病適應症的標簽被逐漸模糊化,已影響到糖尿病患者的正常用藥。
凌瀟的母親今年55歲,住在江西省贛州市,患有2型糖尿病,同時還伴有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
由於司美格魯肽對心腦血管有保護作用,凌瀟母親從去年10月份開始使用這款藥。
對凌瀟和家人而言,每次買藥都很難。
3月25日,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贛州市隻有一家醫院能開司美格魯肽,家人每次去醫院開藥,都會被告知沒藥,隻能等醫院走臨時采購途徑進藥後再買,醫院一般隻采購1.5毫升的小劑量版本。
凌瀟回憶,去年11月,因新冠疫情嚴重,醫生一次性給開了4支小劑量的司美格魯肽。
在凌瀟印象中,最初每周一次用量0.25毫克,後來每隔一個月,醫生會加藥量,最後加到1毫克/次。
醫生曾建議母親換能保證用藥的其他類似藥物。
『因為藥不夠、買藥難,母親隻能降低自己的服藥劑量,從原來1毫克/次又調回0.75毫克/次』凌瀟說,今年3月中旬,她的家人連續跑醫院四五天之後,為母親開到4支小劑量司美格魯肽,預計夠用2個月。
2021年,司美格魯肽的糖尿病適應症被納入醫保,小劑量1.5毫升/支的統一單價降至478元,大劑量3毫升/支價格為890元。
凌瀟母親通過醫保報銷買司美格魯肽,實際支付148元/支。
《中國新聞周刊》注意到,目前在醫藥電商平臺,下單購買司美格魯肽,價格遠高於從醫院購買價格。
小劑量的平均售價在600元/支以上,大劑量的平均售價約1000元/支。
即便如此,國內願意購買這款藥的人依然趨之若鶩。
在前述200多人的打卡微信群,多數使用司美格魯肽減肥的人,會從京東、淘寶購買,如果有認識的人在醫院或藥店工作,才會從這些渠道以更低價格買入。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普外科主治醫生朱滿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除了醫療機構,還有很多線下灰色渠道也能買到這類藥,比如小診所,甚至資質不全的美容院等。
《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到,前述30多人的微信打卡群裡,不止一人有過買藥被騙的經歷。
司美格魯肽的熱銷、濫用非國內獨有。
據諾和諾德去年年報數據,其糖尿病護理產品銷售額增長56%,肥胖護理產品的銷售額增長101%。
在2022年的年終財報電話會議上,諾和諾德稱,每周都會開出近4萬份新的Wegovy處方。
2022年3月31日,FDA將Wegovy列入藥物短缺清單,目前該藥物仍然短缺。
隨著Wegovy的全球熱銷和短缺,許多依賴這種藥物減肥的患者將注意力轉向Ozempic《諾和泰》,又進而導致Ozempic在全球范圍短缺,Ozempic被FDA列入藥物短缺清單。
澳大利亞治療用品管理局官網2月16日發文稱,2022年4月以來,其已收到數百條因Ozempic短缺受影響人群的評論和問題消息。
今年3月13日,歐洲藥品管理局發佈官方聲明表示,Ozempic將面臨較長時間短缺,預計短缺將持續整個2023年。
周凌昀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種短缺是『一哄而搶』式的購買造成的。
一款藥物從生產開始,藥廠一定會基於適應症預測相應市場規模,如果產能無法跟上實際需求,就會產生缺貨。
澳大利亞治療用品管理局2月6日發文稱,司美格魯肽需要在獨特的環境中才能生產出來。
周凌昀分析說,Wegovy制備工藝很復雜,不是靠簡單增加工人數量,就能實現藥物產量大幅增長。
多個國家對這類藥物的監管隨之收緊。
2022年5~10月,澳大利亞治療用品管理局、諾和諾德,以及澳大利亞糖尿病協會等相關衛生專業組織多次組織會面,就Ozempic短缺的問題發表聯合聲明,建議醫生開藥時選擇其他替代藥物。
澳大利亞治療用品管理局也強調,Ozempic等處方藥不能在澳大利亞向公眾做廣告。
據歐洲新聞電視臺3月3日報道,3月1日,法國藥物安全機構估計,過去一年法國約2185名非糖尿病患者使用Ozempic,意味著大約1%的國家健康保險覆蓋的Ozempic處方被『濫用』,這些超適應症處方正在排擠需要用藥的糖尿病患者。
目前,法國藥物安全機構正加強監督措施。
『Ozempic face《諾和泰臉》』
國內醫療機構注意到諾和泰的短缺問題。
一些醫院會將超說明書用藥備案納入到醫院的院內目錄中,另一些醫院為了優先保障糖尿病患者用藥,要求僅內分泌科醫生可對糖尿病人和肥胖症患者開此處方藥。
去年6月28日,廣東省藥學會發佈《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目錄《2022年版》》,新增37條用藥信息,降糖藥物司美格魯肽被納入目錄。
目錄中提到,司美格魯肽的超說明書用藥可參見FDA說明書,即治療27≤BMI<30合並至少一項肥胖並發症的患者,或BMI≥30的單純性肥胖患者,可選擇司美格魯肽。
朱滿生等從2016年起,開始負責醫院減重代謝外科的相關工作,主要涉及肥胖和糖尿病的外科治療。
朱滿生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廣東省藥學會對這款藥用於減重的超適應症進行了備案,隻給那些達到臨床指征,且沒有禁忌症的病人開。
陳偉所在的北京協和醫院也對司美格魯肽做了超說明書用藥的備案。
他說,『臨床藥品使用中,超說明書用藥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比如為了拯救病人生命可以短期內突破使用,但不應成為非適應證人群的常規用藥』
司美格魯肽並非人人可用的『減肥神器』,購買有限制條件,用藥後也有不良反應。
朱滿生注意到,『即便在使用藥物的人群中,也有約20%~30%人群無法實現減重效果。
很多人在盲目嘗試司美格魯肽等GLP-1類減肥藥』
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3月8日發佈司美格魯肽的最終指南,建議英國國家健康醫療服務體系(NHS)推廣使用Wegovy。
對於適用人群,NICE建議,包括至少患有1種體重相關的疾病且BMI至少為35的成年患者,或者BMI在30~34.9之間,有1種與體重相關的合並症且有資格轉入專科體重管理服務的患者。
NICE藥物評估主任海倫·奈特表示,減肥對於一些人來說是很大的挑戰,這就是為什麼像司美格魯肽這樣的藥物廣受歡迎的原因。
委員會建議,司美格魯肽最多隻能連續服用兩年。
據美國廣播公司2023年1月報道,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教授、肥胖醫學專家及該藥物的試驗研究者羅伯特·庫什納曾表示,人們可能需要無限期使用Wegovy維持減肥效果,這一事實引發了人們對長期使用的擔憂。
根據諾和諾德披露的臨床試驗數據,司美格魯肽起到明顯減重效果的時長是68周,即 1年4個月。
常見副作用嚴重程度為輕度至中度,主要包括胃腸道疾病,如惡心、嘔吐或腹瀉、胃酸反流等,這些副作用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而減輕。
諾和諾德官網信息提示,Wegovy可能導致甲狀腺腫瘤、胰腺炎、膽結石、腎衰竭、抑鬱或自殺念頭等嚴重副作用。
前述司美格魯肽減肥打卡群裡,有人表示打完針出現低血糖、胃反酸、胃脹等不良反應,也有本身患有甲狀腺炎的女生打完針後去體檢,發現甲狀腺炎情況變嚴重。
『有的人用藥後,副反應嚴重,甚至連水都喝不下去』朱滿生給患者開藥前,會讓患者先進行甲狀腺的超聲檢查等多項指標查驗。
甲狀腺結節一共分為六類,分類級別越高,結節惡性程度就越大。
如果患者甲狀腺結節已經達到四、五類,意味著存在癌變可能,朱滿生不建議這類病人再用司美格魯肽。
使用諾和泰用於減肥的人,可能還沒想過,用藥後可能出現面部老化和下垂問題。
『一名50多歲的病人突然變得很瘦,甚至需要對皮膚組織進行填充。
我會看著她問,‘服用’諾和泰多久了?一般都會得到肯定的答復。
這是現在1%的人減肥首選藥』在1月24日《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裡,紐約一名皮膚科醫生分享他的感觸。
這名皮膚科醫生每天都能在辦公室看到這樣的患者,他用『Ozempic face《諾和泰臉》』來形容這種現象。
在凌瀟印象中,她母親從開始用這款藥到現在有大半年時間,體重從開始用藥時的150斤降到128斤。
快速消瘦給她母親帶來了臉部、頸部皮膚松垮,食欲下降,甚至飲食困難等問題。
除了副作用,使用減肥藥不得不面臨的另一個問題便是停藥後的體重反彈。
朱滿生接診過的患者中,有人用藥後減重二三十斤,也有人用藥後一斤也沒減。
陳偉在臨床中接觸過一些患者,用了這一類藥物後,甚至會出現停藥後體重反彈的現象。
據路透社3月30日報道,諾和諾德公司的一位官員3月29日表示,停止使用 Wegovy 等減肥藥的患者可能會在大約五年內恢復原來的體重。
去年4月發表的諾和諾德資助的一項研究數據顯示,患者在停止使用該藥物一年後,體重恢復了三分之二。
『神藥』能扭轉肥胖危機嗎?
『僅靠藥物,無法終結肥胖危機』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副主任、全球健康研究院院長、中國營養學會肥胖防控分會主委王友發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他以高血壓為例進行類比,『高血壓控制藥物很多,效果也好,價格不貴,但這麼多年,高血壓依然是一座大山』。
減肥藥方面,人們探索的腳步從未暫停過。
曾風靡一時的『網紅』減肥藥西佈曲明於2000年在國內獲批上市,成為減肥輔助治療藥物,用於BMI≥30的患者,或BMI≥27,且有2型糖尿病或血脂異常等其他肥胖相關風險的患者。
之後,有研究發現,西佈曲明會增加非致死性心梗等嚴重心腦血管風險。
2010年起,西佈曲明制劑和原料藥在國內的生產、銷售被叫停。
同年,FDA要求藥品制造商自動將這款藥撤出美國市場。
目前,國內唯一獲批可用於減肥的藥物隻有奧利司他,這款藥是FDA、歐洲藥品管理局和中國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的唯一非處方減肥藥。
但奧利司他也有不容忽視的副作用。
2015年,發表在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的《糖尿病天地《臨床》》上的一篇文章指出,據FDA統計,1999~2009年10年間,約有4000萬人用這種藥物,期間有13人發生嚴重肝損害,其中2人因肝衰竭死亡、3人需要肝移植。
FDA遂於2010年5月發佈警告稱『使用奧利司他可能引起罕見但嚴重的肝損害風險』。
『藥物有應用人群和適應證。
看待減肥藥,不能一味隻看藥物當前的效果,要看藥物的長期作用』陳偉分析,一些新批準的藥物往往一開始效果很好,但隨著使用時間和范圍的擴大,逐漸出現明顯不良反應甚至嚴重的安全事故。
通過上市後評估,也許會發現藥物本身不良反應的危害程度大於其減肥作用,也有可能因此退出市場,『神藥』會跌落神壇。
《中國新聞周刊》梳理發現,在司美格魯肽減肥適應症獲批上市前,從1997年至2020年,已有至少7款減肥藥因導致心臟瓣膜嚴重受損、引起出血性中風、引發抑鬱症或自殺觀念、增高癌症風險等安全隱患而退市。
『基於現有的臨床數據,替爾泊肽和司美格魯肽看起來比較安全,沒有太大副作用,但用5年、10年之後會對人體產生怎樣的影響,現在還無從知曉』周凌昀分析。
『肥胖是一種流行病』據美國知名文娛雜志《Variety》2022年9月報道,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臨床營養學主任李兆平警告,這些註射劑是治療盒子裡的工具之一,並非萬能藥。
截至去年9月份,對這些註射劑的最長研究隻有不到兩年時間,『很多問題都沒有得到解答』。
在朱滿生看來,現在的減肥之風有點舍本逐末,大家都想躺平減肥。
國內目前關於肥胖的所有專家共識和指南,對減重的建議都是以飲食和運動為基礎。
GLP-1類藥物停藥後,如果沒有對飲食和運動有效管理,很有可能導致食欲反撲,比以前吃得更多,導致比減重前更胖。
陳偉認為,一直以來,國內醫療體系沒有為肥胖買過單,肥胖是否算是疾病尚無定論。
此外,現有管理機制不夠完善,沒有很好引導有需求的人群如何管理自身體重。
在他看來,肥胖歸根結底是攝入過多能量,又消耗過少能量的結果,所有藥物隻是輔助實現減少能量攝入或加強能量消耗,這也是這類藥物存在的重要價值。
未來,隨著藥物市場不斷擴大化,人們獲得GLP-1類藥物可能會變得更容易。
到那一階段,如何更合理應用、規范使用藥物的重要性不亞於藥物研發。
『不怕有減肥藥的‘炮彈’,就怕亂打‘炮彈’,關鍵在於加強醫生和患者的用藥規范意識』陳偉說。
《文中周凌昀、凌瀟、張誠、張蒙均為化名》
記者:牛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