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降價,扯下電動汽車成本的遮羞佈——電動車的成本有多低?

特斯拉又降價了!最便宜的Model 3後輪驅動版降至22.99萬元,降了3.6萬元,其它各級別車型也有不同幅度的下降,最高降了4.8萬元。

這次降價,可以說是逆勢而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從今年的1月1日起取消,國內各新能源車企均宣佈上調售價,而特斯拉卻突然宣佈大幅度降價,這讓國內的新能源車企情何以堪?

這次降價還引發了國內部分特斯拉車主的『維權』,說特斯拉降價侵害了他們的利益,讓他們多花錢購車了。

對此我想對他們說:別丟人了,有一點契約精神好不好!不要讓美國佬笑話我們。

你是在買汽車,不是買保本的理財產品,哪個法律規定汽車的售價隻能升高不能降低?換位思考一下,如果特斯拉漲價了,你還能把上漲的差價給補回去嗎?

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特斯拉敢於降價,而國內的新能源車企卻都在漲價?

我們首先來看看,制造一輛特斯拉級別的中型純電動汽車的硬件成本需要多少錢。

電動汽車的三大件:電池、電機、電控。

其中電池的成本是最高的,以目前的市場行情來說,大約是1000塊錢一度電,比如配置60度電的電池,電池的成本大約是6萬元;電機加減速器總成的采購價格一般不超過一萬元;白車身的制造成本一般不超過兩萬元;其它的懸架系統、車身附件、內飾、電氣系統等,合計不會超過三萬元。

也就是說,一輛中型純電動汽車,硬件成本最高不會超過12萬元。

特斯拉降價,扯下電動汽車成本的遮羞佈——電動車的成本有多低?

如果再加上各種稅費以及人工成本、企業管理費用等,一輛中型純電動汽車,總制造成本最高不會超過15萬元。

如果是中大型SUV,成本會略高一些;如果是緊湊級以下的車型,成本會略低一些。

此外,不同的車企由於進貨渠道的不同,以及管理制度、造車工藝等差異,成本也會有所差異,一般來說,單車制造成本最高不會超過20萬元、最低不會低於10萬元,這就看車企的成本管理能力了。

但是汽車的售價並不是制造成本加車企利潤這麼簡單,車企還有研發成本,以及渠道成本、營銷成本等。

其中的研發費用,是非常高昂的,這個費用會平攤到每一輛車上去。

銷量越高,每一輛車上分攤的研發費用越低。

比如某款車型研發費用是五十億元,如果生產了十萬輛車,每一輛車上分攤的研發費用就是五萬元;如果生產了一百萬輛車,每一輛車上分攤的研發費用隻有五千元;如果銷量更高,或者到了產品末期,分攤到每一輛車上的研發費用可以忽略不計了,可以說是賣一輛賺一輛。

所以,車企都會追求銷量,就是想把研發費用分攤了,好讓汽車的成本降下來。

那麼特斯拉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呢?沒有具體數據,不好說。

不過我們可以從一些公佈的數據上看出一些端倪:特斯拉2022年第三季度營收近215億美元,營業利潤為37億美元,單車利潤約為9570美元(人民幣6.93萬)。

此外,在2022年9月,特斯拉在一場技術會議上透露,2017年特斯拉生產每輛車的成本平均為8.4萬美元,但在近幾個季度,已經降到了3.6萬美元。

在汽車行業,這是有一個非常恐怖的利潤率。

在燃油車領域,利潤表現最突出的是豐田汽車,單車凈利潤約為1200美元,僅為特斯拉9570美元的八分之一;在新能源車企中,比亞迪利潤率算是比較高的,單車利潤約為1466美元,折合人民幣1萬元;至於其它的新能源車企,就更不用說了,虧損的占絕大多數。

為什麼特斯拉的成本可以做得這麼低呢?有人說是減配。

這個還真不是。

在同級別車型中,除了內飾,特斯拉的用料可以說是最好的,安全性也是最好的;在駕駛操控方面,特斯拉也可以說遠超同級別競爭對手。

有人吐槽特斯拉的內飾,說這就是一個毛坯房,所以成本低,那麼你覺得決定一個房子價格的是裝修豪華與否嗎?其實,內飾再豪華的新能源車,在這方面也不會比特斯拉多花五千塊錢。

所以特斯拉的成本低真不是減配得來的。

特斯拉造車成本低最主要還是特斯拉在管理與設計方面有很多獨到之處,比如在整車集成設計、產線設計、供應鏈管理、工藝管理等方面,有無數的工程創新,可以降低很多無效作業,提升作業效率。

比如特斯拉的一體化鑄造車身,不僅強度高,性能好,成本還遠低於鋼板焊接的白車身。

此外,特斯拉在國內生產的車型,國產化率超過了90%,幾乎所有的零部件都在國內采購,也降低了物流成本。

還有就是,特斯拉的營銷費用是比較低的。

特斯拉特斯拉堅持不投廣告,幾乎沒有各種奇奇怪怪的營銷活動,而是將95%以上的資源投在了研發和生產上。

這也會降低特斯拉的成本。

但是這並沒有影響特斯拉的銷量,即使在輿論環境極差的情況下,特斯拉的銷量仍然可圈可點,特斯拉的口碑在車主群中反響也是很好的。

因為上述的因素,特斯拉的造車成本確實是比較低的,這種低成本讓特斯拉有了更為自由的定價權。

並且特斯拉定價堅持以成本導向,成本增加時價格會上調,成本下降時價格也會隨之下降,這在特斯拉歷次調價過程中也可以看得出來。

所以,不排除未來特斯拉還會繼續下調售價。

當然,這種調價,會給國內的新能源車企造成巨大的壓力,就看這些車企如何應對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國內這些新能源車企造車成本為什麼這麼高呢?即使售價高達四五十萬,還是虧損。

這主要是因為,這些新勢力造車沒有規模優勢,研發費用無法分攤;由於用量少,零部件供應商的價格也很難降下來;還有各種管理、工藝等方面的問題。

此外,這些新能源車企都有極其高昂的營銷費用,廣告做得滿天飛,各種眼花繚亂的營銷活動,也會增加造車成本。

還有就是,這些新勢力造車群體中,有一些車企並不是以造車為目的,而是以資本運營為目的,新能源汽車隻是他們的一個馬甲而已。

在汽車上不賺錢,在資本市場早就賺回來了。

這些車企,會在資本退潮後會及時撤退,留下一地雞毛,買這些車的人,就等著受苦吧!

2023年剛開年,特斯拉就給這些新能源車企當頭一棒,接下來的日子,隨著補貼的退坡,以及部分城市不再給插電式增程電動車綠牌,部分車企的日子會相當難過,甚至會有部分車企直接倒閉。

所以,我們購買新能源汽車,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