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要 | Tesla Bot 的真與偽。

活動紀要 | Tesla Bot 的真與偽。

主持人:

遠川研究所所長 董世敏

連線嘉賓:

立方知造局 聯合創始人/主編 唐曉園

覓途咨詢 創始人/主管合夥人 劉悅

庫卡《KUKA》 全球產品經理 劉欣宜

半個多月前,『精力旺盛』的馬首富重申將在9月底推出Tesla Bot,人形機器人能不能改變世界還說不清,但是足以影響A股,讓機器人板塊掀起漲停潮。

熱鬧的背後總有不同的聲音,Tesla Bot的真偽,引發業內的熱議,同時也帶動了對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關注與討論。

為此,遠川研究所,聯合”立方知造局”,邀請數位專家一同探討了機器人產業。

會議紀要部分內容分享:

一、關於中國機器人產業

《1》中國機器人市場的整體景氣度情況如何?

中國市場已經成為並且持續占據全球工業機器人的第一大市場。

新增銷量及市場增速持續保持第一,人口紅利拐點和制造業升級為工業機器人需求提供穩定的增長需求。

《2》外資品牌和本土品牌的份額情況?

從2017-2021的數據來看,過去五年,隨著工業機器人裝機量的高速增長以及RV減速機和HD減速機配套的銷售需求的快速增長,外資品牌在整體的需求增速上一直占據著穩固的市場地位,而本土品牌在過去的十年的市場競爭中,也完成了基本市場份額的積累。

本土的工業機器人大概已經接近30%的市場份額。

總體而言,中國工業機器人本體市場本土品牌經過多年產品技術優化及下遊行業應用積累開始在汽車之外的一般工業具備應用規模,但高端機器人技術水平與外資品牌相比仍有差距。

《3》本土機器人的產業集群?

縱觀整個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集群,過去十年已經開始形成了各個大區配套的整體的佈局,以江浙滬為主的華東地區,已經形成了本體到核心部件最完善的生產、銷售、物流配套為一體化的一個產業集群的聚居地,集中了全球四大和第二梯隊的一些日系的工業機器人企業,這個區域的機器人的配套實力非常強大。

華南地區以本土四大之一為代表,以及本土一批新勢力的工業機器人,圍繞著電子3c產業,催生了很多本土的機器人企業在華南地區發展壯大。

華南地區以松山湖為代表的工業機器的產業集群非常有發展前景。

二、關於Tesla Bot

《1》特斯拉機器人的優勢?

首先,從技術創新的角度,特斯拉成熟技術的整合能力是比較強的,包括了特斯拉在汽車和火箭領域的一些技術積累。

不管是電磁技術還是新材料技術,特斯拉都有一些研發投入和積累。

因此,特斯拉機器人在研發的可復制性上和成本上具有一定的優勢。

其次,從產業協同的角度,特斯拉機器人的落地具有良好的先天條件。

汽車產業它本身對於吸納機器人技術有非常優越的先天條件,不管是從安全標準接口的定義,還有工程素工程師的素養來看,汽車比較容易承接機器人這個技術。

世界第一臺工業機器人也是在汽車行業區誕生的。

最後,從生態協同的角度,特斯拉的機器人符合整個馬斯克能源計劃的一個重要的一環,所以它在生態上是比較自洽。

同時對於公司在資本市場或者對馬斯克自己的話題度,也是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2》特斯拉機器人的局限性?

特斯拉機器人的宗旨是『友善消除危險,重復和無聊的工作』,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特斯拉機器人的工作條件。

特斯拉機器人大概率會在生產的條件和生產的環境裡面去執行一定的操作,因此具有場景限制性。

特斯拉機器人采用人類級的仿生手,預測未來是要應用於抓取工具對象。

仿生手它所抓取的對象就是取用放置、篩選、傳遞、整理等,所以這一塊符合前面所定位的這個應用場景,但是對於人類及仿生手這一方面目前可能不具備產業化條件。

《3》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的區別?

工業機器人就是隻針對於工業場景的應用,尤其是生產制造環節。

工業機器人是比較成熟的產業,因為它發展於汽車工業,從汽車工業裡面慢慢演化出來再復制到其他的行業。

服務機器人應用廣泛,對於服務機器人來講,很多是有行業,但是沒有形成一個比較成熟的產業。

像送餐機器人或者移動機器人相對有更接近產業的這個趨勢,但是總體來講服務機器人一直接受著一個它的應用場景是不是剛需的質疑。

三、關於國產化突破的環節

《1》現在國內機器人企業可以從哪些環節進行突破?

從產業鏈上下遊來看,目前中國本土公司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核心部件,另一類是機器人本體,從核心部件上來看,目前國內參與競爭比較多的是RV減速機和HD減速機。

1》RV減速機:目前還沒有到突破的節點。

這對於中國的制造業來講是一個挑戰。

現在還處於摸索階段,未來還需要很多的測試積累以及和很多下遊行業不停的磨合。

2》本體:國內本土的工業機機器人企業目前主要的應用場景還是在一般工業上。

增長需求比較快的一般工業上,像電子制造、3C還有一些半導體液晶等等這些行業,國內本土機器人已經實現了一些突破。

除了減速器以外,很多別的國環節產化已經推進的比較深了。

很多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商都已經開始做就地生產,就地采購。

很多外資品牌也在中國建廠,這也是屬於國產化的一個方面。

目前,本體的國產化從產品的競爭研發演變成了到對於整個行業垂直行業深度的理解。

對於一個機器人廠商來講,它不可能對所有的行業都專精。

這就是國產化存在的機會,國內企業可以選取行業的某一部分,以這個為一個基點來進行突破。

《2》國產機器人企業和外資企業的差距在哪?

機器人本身是一個復雜系統,細微的差距會演變成一個累積的差距。

外資品牌具有全系列競爭優勢,而國內品牌做的比較好的還是那種先以某個單品或者某一個系列或者是某一兩款明星產品去做這個基點。

因此國產機器人和外資品牌在產品競爭力方面還有差距。

四、關於如何去判斷不同企業的競爭力

《1》從投資者或咨詢公司的角度:

企業競爭力可以細分到很多的指標。

最基本的要去看一個企業的產品研發的能力。

要從經營上來看、從技術上來看、從銷售上來看、從它的資本運作方面來看以及和政府的關系上來看。

企業競爭力不是一個單一維度就能判斷出來的一個結果。

《2》從客戶和用戶的角度:

對於客戶或者是對於企業來講,他們最關注的就是四個維度:一個是價格,一個是質量,一個是服務,還有就是對於行業應用工藝的深度理解。

遠川研究團隊介紹

董世敏,筆名董指導,遠川研究所所長,對硬科技產業分析具有豐富經驗。

熊亞威,遠川研究所副所長,聚焦傳媒互聯網、快遞等領域。

劉芮,遠川研究所『科技組』 首席分析師,聚焦光伏、消費電子等領域,著有《危險的分工》等文。

楊健楷,遠川研究所『科技組』首席分析師,聚焦芯片半導體領域,著有《射頻芯片十年龍虎鬥》等文。

周振興,遠川研究所『新能源組』首席分析師,關注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領域 。

徐俊逸,遠川研究所『新材料組』首席分析師,聚焦鋰電、建材等領域。

許沁珮,遠川研究所產品副總監,負責研究產品化運營等工作。

吳文濤,遠川研究所產品副總監,負責研究產品化運營等工作。

如果你從事機器人相關領域的工作,歡迎和遠川進行更多交流,我們會組織高質量分享群,並開展線上、線下交流活動,互通有無、提升產業認知。

可以添加:dongstockdong,並註明姓名、工作單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