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走在科技前端的人,馬斯克到底有多大的潛力呢?本文通過介紹馬斯克和他的三家有代表性的公司在做的事情,幫助我們透過馬斯克和他在2022年之後創辦的公司們,一窺人類未來的發展趨勢。
作為一個走在科技前端的人,馬斯克到底有多大的潛力呢?本文通過介紹馬斯克和他的三家有代表性的公司在做的事情,幫助我們透過馬斯克和他在2022年之後創辦的公司們,一窺人類未來的發展趨勢。
今天聊個不一樣的話題。
這幾天隨著ChatGPT的火爆出圈,我被科技的進步著實震撼到了,這家夥完全能聽懂我在說什麼,並且能給出一個非常靠譜的答案,這可能是當今世界最牛逼的自然語言問答式AI。
在感嘆科技的進步之快的同時,更偉大的是讓這一切發生的人。
今天要講的就是ChatGPT所屬公司OpenAI曾經的聯合創始人——埃隆·馬斯克。
由於過去二十年人類的科技發展實在太快了,我們在神經科學、基因科學、信息科學等領域都有著重大突破,像Google、Facebook、Apple、Amazon、Microsoft 等科技巨頭也都是在這段時間崛起壯大的,而馬斯克用科技改變世界的步伐比這些巨頭還要快。
如果人類真的會在二十一世紀抵達奇點,那麼馬斯克必然會是這個過程中極為關鍵的角色。
馬斯克大學時期的專業是物理學和經濟學,在1995年創辦了軟件公司 Zip2,並於 1999 年以 3 億美元被 Compaq 收購。
接著他又在 1999 年創辦支付公司 X.com,這家公司於一年後和其競爭對手 Confinity 合並並改名為 PayPal,最後在 2002 年以 15 億美元被 eBay 收購。
截至 2002 年為止,馬斯克就是一名透過科技創業迅速致富的企業家。
但是在 2002 年以後,他拿著他賺的錢做的每一件事,才真正讓我們看到什麼叫瘋狂。
如果要總結 2002 年以後馬斯克的目標,就是一句話:延續人類這個物種。
在通往這個目標的道路上,我認為沒有任何一個企業家比馬斯克具備更強的實踐力。
我認為去寫一個走在科技前端的人的視角和宏大藍圖,能讓我們看到人類有多大的潛力。
因此這篇文章,我將介紹馬斯克這個人和他的三家有代表性的公司在做的事情,並且加入一些我自己的想法,幫助我們透過馬斯克與他在 2002 年之後創辦的公司們,一窺人類未來的發展趨勢。
01 Tesla:使地球向可再生能源經濟體轉型
在近幾個世紀,人類大規模地使用化石燃料造成了二氧化碳濃度急劇上升,全球溫度也逐年升高。
就在此時此刻,如果地球的平均溫度上升3度,最高溫度就可能會上升至58度,進而造成大多數農作物和動物的滅絕。
如果我們不阻止全球變暖的勢態,地球很可能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要阻止全球變暖,人類必須將現在這個以化石燃料為主的經濟體轉型成以太陽能這類可再生能源為主的經濟體。
而在人類目前所有的產業當中,對化石燃料的使用占比最大的便是交通產業。
在接近一百年的時間裡頭,以石油驅動的內燃機汽車幾乎壟斷了整個陸上交通。
馬斯克認為,如果要讓人類盡可能快地拋棄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從交通產業下手,讓人們大規模地停止使用石油驅動的內燃機汽車,轉而使用由永續能源驅動的電動車。
馬斯克在 2004 年以 A 輪融資入股了僅成立一年、由 Martin Eberhard 和 Marc Tarpenning 創辦的電動車公司 Tesla Motors,成為該公司的最大股東。
2008 年金融危機時期,Tesla Motors 運轉不順,馬斯克決定親自扛下公司的 CEO 職位,並於接下來的十年帶領這家電動車公司,在已經接近一整個世紀沒有任何新創公司成功的汽車產業中殺出一條血路。
Tesla Motors 的目標是用最快的速度推出可以進軍大眾市場的電動車。
他們的商業策略是:先打造一款造價高昂、產量極少的電動跑車 Roadster《2008 年開始交車》,專門賣給喜歡彰顯環保的富豪。
接著用賺到的利潤打造一款中等價位、產量適中的電動車 Model S《2012 年開始交車》,賣給普通的有錢人。
最後再用上一階段賺到的利潤來打造一款低價、可大型量產的電動車 Model 3《2017 年開始交車》,推廣給普羅大眾,顛覆整個汽車產業。
在技術層面上,Tesla Motors 沿用了加州電動車公司 AC Propulsion 的電池管理技術,將幾千個小型鋰電池管理起來,取代大型笨重的鉛酸蓄電池,大幅提升了電動車的性能和續航力。
同時,他們在全美各地佈滿了超級充電站《Supercharger》,這些充電站每充十分鐘,就能讓 Model S 跑一百公裡。
為了降低電動車的電池成本,Tesla Motors 還興建了耗資 50 億美元的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每年生產 35 GWh 的鋰電池,這個數字跟當今鋰電池的全球產量是一樣的,這些鋰電池將於未來用在他們每年生產的 50 萬輛電動車上。
對馬斯克來說,要解決化石燃料造成的問題,真正要顛覆的並不是汽車產業,而是石油產業。
因此在 2014 年,Tesla Motors 直接公開了自家公司的全部專利,讓任何人都得以使用他們的技術生產電動車。
這種「公開自家核心技術」的做法會為 Tesla Motors 創造非常多競爭對手,但它卻將催化整個汽車產業朝著電動車的方向前進,加速地球向可再生能源經濟體轉型。
在 2016 年,Tesla Motors 更是決定將名字裡的 Motors 去掉,改名為 Tesla,並以 26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太陽能公司 SolarCity,正式成為一家可再生能源公司。
未來不管是超級充電站還是超級電池工廠,都將大量采用 SolarCity 的太陽能技術,幫助 Tesla 建立可再生能源的完整生態系統。
02 SpaceX:使人類成為多星球物種
全球變暖並不是人類這個物種所需要面對的唯一問題。
事實上,可能造成地球物種滅絕的事件可多了,光是我們目前所想得到的就有:近距離超新星爆炸《兩億五千萬年一次》、伽馬射線爆發《百萬年一次》、地球磁場反轉《百萬年一次》、超級太陽耀斑的出現《曾在許多恒星發生過》、外星文明對地球的征服《尚未發生但不無可能》、小行星撞地球《發生過非常多次》。
以上事件只要有任何一個發生,地球物種滅絕將會是板上釘釘。
單就小行星撞地球這個事件來看,在 1908 年就有一顆直徑 60 米的小行星在西伯利亞上空爆炸,夷平八千萬棵樹,威力相當於一千顆廣島原子彈。
在 1989 年,同樣大小的小行星與地球軌道擦身而過,想像一下它如果炸在都市上方會發生什麼事?
更別提我們如果像恐龍一樣遇到直徑十公裡、威力相當於十億顆廣島原子彈的小行星,以現在的科技水平人類可說是毫無招架之力。
在過去,地球至少已經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物種滅絕,時間大約是每一億年就會發生一次。
照著這個頻率,人類遲早會面臨第六次大規模物種滅絕,隻是我們不知道確切什麼時候會發生。
而一但我們知道發生的時間,通常也已經來不及了。
就算我們運氣很好、這些可能造成物種滅絕的事件都沒有發生,六億年之後地球仍然會因為太陽亮度增加所導致的二氧化碳災難而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換句話說,如果要避免人類在未來滅絕,我們必須在地球滅亡之前擺脫對地球的依賴、在太陽系滅亡之前擺脫對太陽系的依賴。
人類必須成為一個能在不同星球之間遷移和生存的多星球物種,而且我們必須從現在就開始做準備,因為沒有人知道下一次災難會在什麼時候發生。
要如何讓人類成為一個多星球物種呢?
對馬斯克來說,這一切的第一步,人類要先有辦法讓一百萬人移民火星,在上面發展出能夠自給自足的新文明。
要如何讓一百萬人移民火星呢?
答案是開發出能將大量人類送往火星,並且讓人類能在火星上正常生活的科技。
同時要確保在這樣的技術前提下,這個世界上有至少一百萬個願意去火星,並且負擔得起火星船票費用的人。
因此馬斯克在 2002 年創辦了火箭公司 SpaceX,眼前的最大目標就是解決這個問題。
馬斯克預估,如果要在地球七十五億人口中找到一百萬個願意移民火星、且有足夠經濟能力負擔船票費用的人,這個船票費用必須低於每人 50 萬美元,也就是加州一棟普通房子的價格。
然而根據 NASA 在 2004 年估計的數據,如果使用當時的技術將人類送往火星,平均每個人的成本會是 100 億美元,這個價格是 50 萬美元的 20000 倍。
這就是 SpaceX 所面臨的第一道難題:如何將火星船票的價格降低 20000 倍?
首先,在火箭發射的成本方面,大多數的航太公司都喜歡將工作外包,接到外包工作的承包商又會再把工作繼續外包出去,一份工作在經過一層又一層的外包鏈之後,最終的費用就會變得非常高。
因此 SpaceX 的第一個策略是自己生產超過 90% 的火箭零組件,透過大規模垂直整合降低成本。
SpaceX 製造出來的第一隻火箭「獵鷹一號」《Falcon 1》搭載了一臺他們設計的「梅林引擎」《Merlin》,在 2006~2008 年接連經歷叁次發射失敗後,終於在 2008 年 9 月 28 日成功發射。
這次的成功幫助 SpaceX 接到來自 NASA 的貨物運輸合約,此時獵鷹一號的發射成本隻有它的最佳替代方案的三分之一。
到了 2015 年,SpaceX 的火箭發射成本已經成功降到當下行業標準成本的五分之一。
根據馬斯克的估計,SpaceX 的發射成本在未來幾年仍會繼續下降,有望比整個行業標準還要低 10 倍。
在有效負載方面,2004 年時的火箭每次大約能載 3~5 人,而 SpaceX 的目標是將這個人數擴展到 100 人以上,如此就能將火星船票的價格再降低 20 倍。
以下是 SpaceX 近幾年在有效載荷上的急速進步:獵鷹一號發射成功後,SpaceX 在 2010 年又成功發射擁有九臺梅林引擎的獵鷹九號《Falcon 9》,將負責太空貨物運輸的龍飛船《Dragon》送入地球軌道。
到了 2018 年,SpaceX 繼續打破紀錄,成功發射搭載了 27 臺梅林引擎的獵鷹重型火箭《Falcon Heavy》,其單位有效負載的價格達到史上最低。
我們可以看到,透過垂直整合與提高有效負載,SpaceX 已經有很大的機會能將火星船票的價格降低 10 × 20=200 倍了。
只要再降低 100 倍,50 萬美元的票價目標就能達成。
對於最後這 100 倍,SpaceX 的解決方案是:打造「完全快速可重復使用的火箭系統」。
一但火箭能變得像飛機一樣,隻需要重填燃料和進行維護就能再次使用,那麼票價就能再次大幅度地降低,讓一百萬人移民火星也將不再是夢想。
令人震撼的是,這個難題也被 SpaceX 克服了。
在 2015 年 12 月 21 日,SpaceX 成功利用推進器著陸技術完成了獵鷹九號第一級的首次回收。
到 2019 年,SpaceX 已成功將獵鷹九號第一級回收四十四次,如今一級火箭的回收對於 SpaceX 來說已經宛如家常便飯了。
在接下來的火星殖民計劃中,SpaceX 將打造「行星際運輸系統」《ITS,Interplanetary Transport System》,搭載 42 臺最新研發的、推進力比梅林引擎強叁倍的「勐禽引擎」《Raptor》。
這個系統預計將在 2024 年一口氣載數百名人類乘客前往火星,並於出發後 80 天抵達,屆時我們將會見證一個在歷史意義上遠超人類登月的時刻。
當然,在人類抵達火星前後,SpaceX 會派出無人火星殖民運輸器,透過多次無人貨運任務將各種設備送上火星,確保火星的首批殖民者在網路通訊、能源、交通、水、氧氣、食物、居住設施、火箭燃料、醫療、建設、植物……等人類的生存需求上都能有充裕的供給與建設,幫助他們打造第一個火星城市。
以網路通訊為例,SpaceX 早在 2015 年就開啟了星鏈計畫《Starlink》,打算在地球低軌道上部署 12000 顆通訊衛星,讓超高速網路從天而降,不管你在北極、太平洋還是聖母峰上都能連上網路。
同樣的技術未來也將在火星實施,為火星上的居民提供無線網路服務。
以能源為例,SpaceX 將沿用大量來自 SolarCity 的太陽能技術,在火星上實施太陽能發電。
以交通為例,從 SpaceX 分支出來的隧道挖掘公司 The Boring Company 有著能實施地下三維交通的挖掘技術,Tesla 生產的電動車也將在空氣稀薄的火星取代內燃機汽車,成為火星移民的主流交通工具。
以水為例,火星南極有大量冰山,融化後足以形成覆蓋整個行星的 11 米深海洋。
將這些冰山融化不僅能提供人類需要的水,還能釋放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等溫室氣體,觸發溫室效應使均溫 −55 °C 的火星升溫。
以氧氣為例,我們可以利用現有的農業和生物學技術,在火星上栽培植物,並建造光合作用工廠,增加火星的氧氣密度,讓人們最終不需要帶面罩就可以在火星表面行走。
為避免占太多篇幅,剩下我就不一一展開了。
這裡我想強調的是:很多我們看似困難的問題,其實都早已有技術上的解決方案,隻是我們平時沒關注而已。
就算有些技術還沒出現,馬斯克和他的公司們也已經讓我們看到,身在這個科技指數級增長的世界,只要懂得將問題一步步拆解,我們能做到的事情往往超乎我們的想象。
當然,「讓一百萬人移民火星」並不是能一瞬間完成的事。
SpaceX 的計劃是先讓一小批人類精英前往火星開路,就像歷史上第一批殖民美國的歐洲人一樣。
隔兩年後,地球會派出第二批火星殖民艦隊,將新的移民送往火星,並將在火星上適應不良的人類接回地球。
再隔兩年,派出第三批艦隊,接著是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
在人類移民一波波登上火星的這段時間裡,SpaceX 將繼續致力於降低火星船票的價格,而火星上的人類也會著手建立第一個火星城市。
基本需求搞定了以後,火星上的人類便能開始發展吸引人的休閑娛樂和文化,火星對人類的吸引力也會越來越強。
當大家意識到「居住在火星」是可行的時候,願意出錢移民火星的人數就會大幅增加。
隨著願意移民火星的人逐年提高、火星船票價格逐年下降,火星上的居民將會越來越多,並在未來的某一天突破一百萬人,變成一個真正繁榮的城市。
最終,SpaceX 的目標是將火星「地球化」,改造成一個適合人類居住、即便地球切斷供給也能自給自足的美麗星球。
而在我們成功征服火星之後,我們將結合這些經驗與新科技進一步征服其他行星、衛星或小行星,甚至建立人造的太空居住地在宇宙中漂浮,為人類這個物種做大量的異地備份。
就算有某個星球或太空居住地的人類文明滅絕了,只要其他文明還健在,人類這個物種就能繼續延續下去。
屆時的宇宙文明相較於現今的地球文明,將會跟現今的地球文明相較於古希臘文明一樣。
人類將在真正意義上成為在宇宙中遷徙、擴張的多星球物種,而地球隻不過是我們的起點罷了。
03 Neuralink:使人類與人工智慧結合
要理解 Neuralink 這家公司,必須掌握的核心概念有兩個:腦與腦之間的傳播帶寬、人工智慧的威脅。
一旦你能將這兩件事情搞清楚,你就知道為什麼馬斯克要成立 Neuralink 了。
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叫「腦與腦之間的傳播帶寬」。
任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其實都可以被視為「一顆大腦將一份信息傳播到另一顆大腦」的過程。
而在語言發明之前,人類執行這個過程的效率是非常低的,我們隻能用一些手勢和叫聲來傳遞非常簡單的資訊,像是「吃」、「攻擊」等等。
一直要等到語言發明之後,人類才成功在不同的孤立大腦間建立一條較為高效的資訊傳播通道。
語言的資訊傳播原理可簡化如下:一個人將大腦中的腦神經訊號編碼成聲波,並將聲波傳出去。
當另一個人的耳朵接受到這段聲波後,他會將聲波解碼回腦神經訊號。
有了語言這個工具,人與人之間能分享的信息量就有了爆炸性的提升。
而所謂的「腦與腦之間的傳播帶寬」,指的就是兩個人腦在單位時間內,彼此之間能傳播多少信息。
語言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呢?
我們都知道,創造知識遠比學習知識難多了。
如果沒有語言,知識就難以傳承,這可能造成的結果是: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現在,我們的技術還停留在石器時代止步不前,因為每一代人都得重新發明石器和生火技術才有辦法生存。
正是因為有了語言,知識才得以代代相傳、愈積愈多。
每個人出生時都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享受他那個時代的全部知識,並在這些舊知識上繼續創造新的知識。
繼語言之後,文字的發明使人類得以將語言轉換成圖像符號保存在紙張上,突破口耳相傳的限制。
而當人類發明電腦,並將無數臺電腦連成網路之後,我們不僅能很高效且穩定的存儲資訊,還能在一瞬間將資訊傳到地球的另一端。
然而,也正是在我們有了網路以後,語言這個工具的缺點才開始逐一暴露。
首先,如果把語言的資訊傳播帶寬與網路相比,結果就像是拿一粒米跟一顆地球相比一樣。
再者,當我們在使用語言這個工具傳播資訊時,資訊的流失率是非常高的。
使用語言的過程本身就是在將大量的資訊壓縮成短短的幾行文字,當你現在在讀這篇文章時,這裡的所有文字就是從我的大腦壓縮出來的,而這個壓縮的過程本身就會造成大量的信息流失。
為了理解這篇文章,你的大腦會將這些文字解壓縮回神經訊號。
然而不同人的大腦在壓縮和解壓縮文字時使用的演算法都不一樣,所以你在解壓縮這些文字時,最後產生的理解一定會跟我自己壓縮前想表達的內容有非常多偏差,這就會造成第二次信息流失。
正是因為語言有低帶寬、容易流失信息等缺點,人與人之間互相理解才會變得如此困難。
想像一下你和別人用聊天軟體聊天,結果每次隻能傳送一個字,這個字還有很高的機率會變成亂碼,你覺得這樣的軟體溝通起來有效率可言嗎?
這就是 Neuralink 想解決的第一個問題:透過建立腦機介面,大幅度地提高腦與腦之間的傳播帶寬。
如果每個人都裝上了腦機介面,我們就能直接進行腦對腦的神經訊號溝通,而不需要把它壓縮成低效的語言。
當我想讓你看到一幅景象、聽見一段聲音、感受一道情緒、認識一個思想時,我只要將我的腦機介面透過網絡與你的腦機介面相連,這個信息的傳播不但帶寬超高,還可以將流失率最小化。
一但我們能為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本體感覺……所有感知對應的腦區都建立適當的腦機介面,我們能做到的絕對不會隻有腦對腦的溝通。
在這樣的技術之下,一個高完成度的虛擬現實體驗起來將跟真實世界沒什麼兩樣。
除此之外,我們甚至還可能突破我們感官的限制,感知到我們五官無法感知到的東西。
舉例來說,我們都知道人是感受不到磁場的。
但如果我們能研發出適當的磁場感測器,將偵測到的磁場分佈轉換成腦神經訊號,透過腦機介面送入我們的視覺皮質,不就能「看到」磁場了嗎?如果送入的是聽覺皮質,不就變成「聽到」磁場了嗎?
在沒有腦機介面前,我們隻能感知到波長 380~780nm 的光線和頻率 20~20,000 Hz 的聲波,這些光線和聲波形塑了我們現在認知的世界。
一但有了成熟的腦機介面,那麼只要能打造出適當的感測器和神經訊號轉換器,任何存在於自然界中的資訊都將被我們「看到」、「聽到」、「摸到」、「聞到」,這是多麼酷的一件事啊!
在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能破解「知識」在大腦裡的編碼,那麼「學習」就可以轉化成一種「安裝知識」的過程。
我們想學任何東西,只要把對應的知識透過腦機介面安裝到大腦就行了,人類的學習能力將達到一個過去從未達到的境界。
假設學習知識變得比以前容易一千倍,我們便有可能可以挑戰比以前難一千倍的問題。
現在我們已經了解到腦機介面的潛力了。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下第二個需要掌握的概念:人工智能的威脅。
掌握了這個概念之後,你才會真正看到 Neuralink 瘋狂的地方。
自從人類發明電腦以後,人工智能的領域也開始起飛。
我們這幾年來天天都在看人工智能打破紀錄,辦到我們過去認為這項技術不可能辦到的事情,像是在圍棋領域連續擊敗世界第一的棋手、在音樂領域創作出讓人們以為是巴哈作曲的音樂、在圖像領域生成大量跟真人沒兩樣的臉孔、在語言領域表現出超越人類的翻譯水平、在金融領域主導大量的投資決策、在藝術領域創作出不同藝術家風格的藝術作品……
當人工智能一步一步地在各個領域超越人類,甚至把人類遠遠甩在後頭、使得人類變成反過來向人工智能學習時,很多人開始擔心一個最嚴重的問題:擁有自我意識的超強人工智能會不會出現?如果超強人工智能出現了,並且擺脫我們控制、想要毀滅人類,我們有沒有抵抗的能力呢?
對於這兩個問題,馬斯克的答案很簡單:超強人工智能遲早會出現,且一旦失控,現在的人類完全不是它的對手。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馬斯克和矽谷創業孵化器 Y Combinator 的 CEO Sam Altman 在 2015 年創辦了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其中的一大目的正是希望在開發超強人工智慧的同時,也能保證它對人類是安全無害的。
當然,對馬斯克來說,成立 OpenAI 還遠遠不夠。
在認識了 Tesla 和 SpaceX 這兩家公司後我們不難發現,任何可能對人類這個物種造成威脅的因素都逃不過馬斯克的雷達。
不論人工智能安不安全,光是它「可能被打造出來」這件事就足以被視為人類的一個巨大威脅。
於是 Neuralink 出現了。
Neuralink 真正的終極目標,是在人類現有的腦幹、小腦、邊緣系統和皮質之上,再加裝上一層「電子腦」,將人工智能直接整合進我們的大腦。
一旦我們能做到這件事,人工智能便不會是我們的敵人,因為它已經成為人類組成的一部分了,這就跟我們不會說「腦幹和邊緣系統是我們的敵人」是同個道理。
有了這加裝上去的電子腦後,我們將會變成一種更高級的「賽伯格」《Cyborg》。
所謂的賽伯格,指的是將無機技術與有機生物結合後所形成的生命體。
在此時此刻,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是個普通人類。
但事實上,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每個人都早就已經是賽伯格了。
當你戴上眼鏡時,你就是在用技術升級你的光學感知;當你穿上衣服時,你是在用技術升級你溫度感知;當你在用手機跟朋友聊天時,你是在用技術升級你的社會感知。
換句話說,你透過眼鏡感知到外界的光線、透過衣服感知到周遭的溫度、透過手機感知到遠方的朋友,這些無生命的技術早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你感官的延伸。
假設你在早上醒來時,突然發現自己的右手不見,你會覺得恐慌、別扭、不適。
同樣地,如果你把眼鏡、手機、衣服通通丟掉,隻身一人空無一物,你也會產生非常類似的感覺。
你會覺得自己失去了身體的某一部分,並且很想趕快把這一部分裝回來,這就是你已經成為賽伯格的證據。
所以當 Neuralink 希望在人腦上面加裝電子腦時,概念其實也是一樣的。
正如同眼睛退化後要戴眼鏡一樣,在未來的人工智慧時代,透過為我們的大腦「戴上」一層電子腦來強化人類的思維能力將成為新的趨勢。
電子腦並不會取代你的大腦或占據你的自我意識,而是會在維持你的自我意識的前提下,大幅度拓展你的能力邊界。
你仍然會覺得自己在做所有的決策,但是你所感受到的思考會變得前所未有的暢通、高效。
我們將從現在的「原始賽伯格」逐漸升級成「高級賽伯格」。
那麼在技術上,要怎麼做才能為我們的大腦加裝上一層電子腦呢?首先當然要先建立可以讓人腦與電子腦相連的接口,並且確保兩者之間的信息流通帶寬足夠大。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 Neuralink 要打造高帶寬的腦機介面了。
相信讀到這裡,你已經看出馬斯克成立公司的邏輯了:對 Tesla 來說,要讓人類盡可能快地拋棄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首先得讓人們大規模地轉去使用由可再生能源驅動的電動車;對 SpaceX 來說,要讓人類成為多星球物種,首先得將太空旅行的成本降低到能讓一百萬人移民火星;對 Neuralink 來說,要讓人類與人工智慧結合,首先得打造高傳播帶寬的腦機介面。
我們可以繼續將這個「首先」放大來看:Tesla 要讓人們大規模地轉去使用由可再生能源驅動的電動車,第一步是打造一款造價高昂、產量極少的電動跑車 Tesla Roadster;SpaceX 要將太空旅行的成本降低到能讓一百萬人移民火星,第一步是打造幾乎從頭到尾都由自己設計、生產,發射成本遠低於行業標準的小型火箭 Falcon 1。
同樣地,Neuralink 要打造高傳播帶寬的腦機介面,它的第一步是打造體積極小、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可以用近乎無創的手術植入、能在同一個時間對大腦感應和寫入大量神經信號、並且可與外界進行無線通信的技術。
在 2017 年馬斯克召集了大量領域內頂尖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 Neuralink 後,到2019 年,這支團隊終於發表了他們這兩年階段性的成果:N1 Sensor。
每一個 N1 Sensor 上都接有 3072 個超微電極,這些超微電極分佈在 96 條比頭發還細、肉眼幾乎看不見、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細絲上面。
Neuralink 會透過 DARPA 開發的微手術機器人將多個 N1 Sensor 植入大腦,並讓這些超微電極細絲在腦中穿梭,即時地讀取和寫入神經信號。
這些超微電極最後會被匯集到一個感應線圈裡面,N1 Sensor 讀取到的神經訊號將在此處經由藍芽傳送到外界名為 Link 的穿戴式裝置。
所有對神經訊號的運算和解析都會在 Link 上面執行,Link 也可以回過頭來對腦內 N1 Sensor 上的微電極發出寫入指令。
如今 Neuralink 正在向美國 FDA 申請明年的人體實驗,打算在人類大腦兩側各安裝四個 N1 Sensor,其中三個接入運動皮質區《Motor Cortex》,一個接入體感皮質區《Somatosensory Cortex》。
他們的短期目標是用這項技術幫助大腦損傷、癱瘓、截肢、視障、聽障等患者恢復感官能力。
馬斯克的每一家公司在一開始成立時,總是會被學術界和工程界的「專家」視為癡人說夢的商業噱頭。
但將近二十年過去,我們一直在看到這些公司用實質的成果重重地打臉當初看衰他們的人。
我認為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並不隻是因為人們低估了馬斯克這個人,同時也是因為人們低估了技術發展的指數級增長現象。
即便在此時,仍有許多人不相信人類有辦法殖民火星、認為 Tesla 遲早會運營不下去、認為 Neuralink 想打造的高帶寬腦機介面和新一層電子腦不可能實現。
但我覺得我們就靜靜地看下去,等到海水退了,自然知道誰沒穿泳褲。
04 結語
這篇文寫到這裡,其實仍有些小小的遺憾,因為關於馬斯克和未來科技,還有非常多值得寫的內容,隻是很可惜的是,如果再繼續寫下去,不但這篇文章會變得太長,太多分散的主題也容易導致整體的脈絡失焦。
對我來說,這篇文更重要的目的是串連馬斯克在不同科技領域的想法,以此來呈現出這個天才在改變世界的過程中帶給我的某些重要感受。
所以如果你在讀完這篇文章後,能夠被馬斯克的追求極致、突破邊界的創新精神所影響到,我也算是心滿意足了。
最後的最後,我想在這裡傳達一個我認為很重要的信息:
人類持續發展的科技已經使我們愈來愈接近「不成功,便成仁」的階段,諸如星際旅行、人機整合、永生不死、加速實境、強人工智能等概念也已經不再是遙遠未來的科幻想像。
我們必須承認,科技進步的速度遠超我們的直覺感受,人類這個物種發生質變的時間點已經離我們愈來愈近。
如果小看科技進步的速度,當巨大的變革來臨時,我們很可能會缺乏準備。
而在這個過程中一但走錯任何一步,都可能導致慘痛的後果。
因此我們不該坐著等待未來到來,而是應該主動地去探究那些正在發生的科技變革,並試著理解這些變革對世界會造成什麼影響。
在五十年前,人類成功建立第一次網絡連線時,當時的大眾可能隻會覺得「把兩臺電腦接在一起可以幹嘛?」
但是在今天,網絡已經從根本上支配了現代世界的一切。
整個世界的經濟、政治、全人類的行為模式,沒有一個不受它影響。
隨著最近火爆全球的ChatGPT的出現,你應該已經意識到,科技的進步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甚至它可以取代一部分人的工作。
同樣地,很多可能成為「下一個網絡」的科技正在發生,如果我們沒有明確地去意識到這件事,很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下一代眼中的老頑固。
一旦世代間因為各自的頑固而無法溝通時,就可能爆發沖突。
而在擁有強大科技的時代,任何沖突都是非常危險的。
活在當下很重要。
但是在科技指數級增長的時代,花些時間關注未來的可能性,我認為是值得的。
因為如果真要說這個世界有什麼是不變的,那就是它每天都在改變。
就說這麼多。
作者:駱齊;公眾號:產品經理駱齊
本文由 @產品精英社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