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最終幻想』又來到夢碎關口,馬斯克前期餅畫太大吃不下了?

一.引子

在2022年最後一天,馬斯克創造了一個歷史第一: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個損失2000億美元的人《馬斯克的財富在一年前的高峰時期身價3400億美元並居於全球富豪榜首位,目前其財富縮水至1370億美元》。

表面上來看,這是由於馬斯克買推特、救推特,不斷出售手上特斯拉股票造成的;但問題是,如果特斯拉本身”沒有問題”,市場對於馬斯克的拋售應該是照單全收,而是不是越賣越低。

有意思的是,特斯拉2022年四季度在全球交付了超過40萬輛純電動車,創出歷史新高,全年仍高速增長47%,不論規模和增速都是無可爭議的全球一哥。

究竟是什麼讓市場對特斯拉不再充滿幻想?

二.產能地獄2.0

2017年至2019年,特斯拉曾經深陷Model3『產能地獄』中,客戶退款、裁員、債務危機、馬斯克睡工廠打工、公開失聲痛哭……

但是到了2019年,隨著上海工廠開始動工,特斯拉轉身成為萬億市值,並在2020年被納入標普500指數;2021年馬斯克成為地球歷史上最富有的個人……

短短幾年間的神反轉,比過山車還刺激。

但是2022年8月拜登簽署的一項法令,讓特斯拉再度回到產能地獄2.0的夢魔。

今年8月份拜登簽署了所謂的抗通脹法案,其中包括對電動車制造的新要求:之前只要滿足電動車在加拿大、墨西哥或者美國組裝的條件,就可以獲得7500美元的退稅;現在要求從2023年1月起還要滿足兩條額外標準才能獲得退稅:

1.電動車鋰電池中50%的附加值都必須在北美自貿區內生產或組裝;

2.鋰電池中40%的關鍵礦物,必須從區內或與美國有自留協定的國家采購。

更狠的是,法案要求從2024年起,某些國家提供的電池部件,將不符合補貼要求;2025年起,就連使用某些國家提供的關鍵礦物的電池也將不符合要求。

2022年年底,特斯拉主動向美國客戶提供7500美元的折扣,正好跟2023年1月起”生效”的退稅金額相對應,這難道是巧合麼?

圖:8月份之後,特斯拉的股價開始一路向南,這也是”巧合”麼?

特斯拉的『最終幻想』又來到夢碎關口,馬斯克前期餅畫太大吃不下了?

現在特斯拉的問題已經不是建工廠的問題了,而是整個電動車供應鏈的問題;特斯拉就像一隻在兩隻大象打架中的小螞蟻一樣,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三.喪失美國市場份額的恐懼

即便沒有供應鏈問題,特斯拉在未來的市場份額也將出現問題。

目前特斯拉占美國電動車市場的份額為71%,排名第二的福特才占6%。

但是這一格局在2023年很快就會出現顛覆性變革。

2023年目前預計將成為美國電動卡車的元年。

目前美國路上接近60%的車都是輕型卡車,目前的銷售流量也是乘用卡車占據75%——可以說,得電動卡車者,得美國汽車市場的天下;誰能占據電動卡車的天下,誰才是真正的王者。

特斯拉的Cybor Truck的交付時間一延再延《目前為止已經晚了兩年1》,現在最新的上市時間為2023年年中;這也是Cyber Truck最後的大限了:因為2023年將有數個電動卡車上市。

目前市面上隻有福特電動卡車,但是到了2023年這一市場將充滿競爭:不僅特斯拉的Cyber Truck要上市——Rivian R1T,通用雷佛蘭的Silverado EV,大眾的緊湊型SUV 《SUV在分類上也屬於輕型卡車》等等。

整個美國的競爭圖景變得更加擁擠,而且這些電動車『新冒者』,產能都全部放在美國本土,更能滿足美國”新規”在未來的要求;如果綜合考慮這些方面,特斯拉已經基本喪失了在美國市場的先發優勢。

換言之,特斯拉目前71%的美國電動車市場占比份額,在未來隻能下降。

四.前期餅畫得太大

當然,這不是說特斯拉未來就會被擠出市場,特斯拉目前來看,其絕對產量還是會繼續上升的;但現在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產量問題,而是市場份額問題.

實際上,當特斯拉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的時候,市場相信的是這樣一個『大餅』:未來10年特斯拉將實現1萬美元的營收,這是個什麼概念呢?2019年全年的全球汽車產業的總營收培近3萬億美元,但是這3萬億美元有重復的計算成分:其中包括了整車生產商和零部件生產供應商的所有營收。

換言之,特斯拉1萬億美元的”定價”,內含的是未來占據全球約50%的汽車生產銷售份額:2019年,大眾的營收隻有不到2800億美元,豐田也差不多是這個數級。

1萬億美元的營收大約是相當於大眾、豐田、戴姆勒、福特還有通用這些目前的主流

汽車生產商加起來的所有營收總量。

換言之,1萬億美元的目標就相當於特斯拉一家獨大,占領未來電動車市場50%以上的份額。

這張大餅並沒有考慮到其他生產商的動態『反擊』,而隻是靜態推演式地畫大餅。

如果說前期1萬億美元的市值對應的是未來10年1萬億美元營收的前景,那現在的『打折』更加接近現實:僅僅在2022年年中的時候,特斯拉預計2022到年底,特斯拉產能將達到200 萬輛。

再過10年,特斯拉累計交付量或超1億輛。

實際上,到2022年年底,特斯拉產量僅約為137萬輛。

任何市場都沒有『絕對價值』的觀念,所有的價值都是『相對價值』。

除了特斯拉本身畫的餅太大外,整個行業的餅也畫過頭了:現在全球約12億輛車裡面,隻有1600萬輛是電動車;按照現在的進展速度,IEA預計到2030年,隻有22-35%的汽車銷量是電動車,即便按照銷售占比的上端估計,屆時全球道路上最多隻有14%的車是電動機。

如果到2050年完成零碳目標,2030年之前新車銷量中電動車至少需要占60%!現在電動車銷售不僅看不到加速《供不應求》的跡象,反而出現了打折促銷——現在的情況是:中國的電動車銷量占比全球最高21%,歐洲隻有12%,美國隻有6%。

如果全球共同努力,到2030年還是有可能實現裡程碑目標;但是目前全球的供應鏈卻正在向愈發割裂的方向前進。

市場此前預期的宏大全球電動車圖景,也開始變得”不靠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