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矚目的商業明星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於5月30日下午落地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在北京度過了安排緊湊的約30小時行程。
5月31日晚,結束北京的行程後,馬斯克前往上海,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他『深夜誓師』,與員工進行合影留念。
作為一名商業大佬,馬斯克深切關注著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訪華當日,正值中國發射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
在飛船發射不到半小時,馬斯克就在微博並同步外網推特為中國點贊——『中國的航天計劃遠比大多數人意識到的更為超前』
在華期間,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在北京會見了馬斯克。
馬斯克向他表示:『中國人民勤奮、智慧,中國發展成就理所當然』
秦剛會見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圖源外交部網站》
馬斯克究竟何許人也?他締造如此龐大的商業帝國靠的是什麼?他又為什麼這樣關注航天事業的發展?
《青年文摘·彩版》曾在2022年第18期刊發文章《馬斯克:人類的前景終將是美好的》,感興趣的讀者不妨來讀一讀。
馬斯克訪華晚宴菜單封面,上面有兩匹馬,上方為特斯拉英文『TESLA』,下方則是漢字『一馬當先』與英文『Extraordinary』。
馬斯克:人類的前景終將是美好的
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管、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主辦的《中國網信》雜志日前刊登了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的署名文章《相信科技創造美好未來》。
在文章中,馬斯克分享了對科技與人類願景的一些思考。
他說:『隨著科技加速發展,有一天技術也許會超越人類的理解力和掌控力。
對此,有人樂觀,有人悲觀。
但我相信,只要我們不自滿,始終保持緊迫感,那麼在科技力量的推動下,人類的前景終將是美好的。
這就像是一個自證預言:如果人類想讓未來美好,就應該采取行動讓未來變得美好。
』
埃隆·馬斯克
縱觀馬斯克創立數家企業的每一步,他都在朝著科技推動人類進步的這個目標前進。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畢生都在下一盤大棋——電動汽車特斯拉旨在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轉變,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使星際連接成為可能,腦機接口公司投身醫療康復事業……如今,他甚至成功打造了一個以殖民火星為終極目標的龐大商業帝國。
雖然他高調,甚至不乏負面新聞,但在科技探索和創新未來方面,馬斯克始終走在前面。
一周7天都在工廠睡覺
馬斯克從小就對科技十分癡迷,10歲時開始自學編程,12歲時他成功設計出一款太空遊戲軟件,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5年,24歲的馬斯克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課程,但在入學後的第2天,他就決定離開學校開始創業。
2002年6月,馬斯克成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研究如何降低火箭發射成本,並計劃在未來實現火星移民,打造人類真正的太空文明。
兩年後,他又投資高端電動汽車特斯拉公司,成為董事長。
2005年,34歲的馬斯克身價就超過了3億美元,不滿40歲時,互聯網、清潔能源和太空探索這三個理想就近在眼前。
2018年年初,馬斯克迎來高光時刻,那年的2月6日,SpaceX公司研發的『獵鷹重型』火箭首發成功,還將馬斯克曾經的座駕——一輛櫻桃紅色的特斯拉跑車送上太空,進入環日運行軌道,成為第一顆跑車衛星。
『獵鷹重型』火箭是有史以來運力最強的火箭,它有可能是將人類送入深太空的最佳選擇,美國火星學會將其稱為『一場革命』。
獵鷹火箭和特斯拉超級跑車
但誰能想到,高光之後,特斯拉卻狀況頻出,多次發生安全事故,高管離職、股價下跌,一度瀕臨破產。
馬斯克陷入了人生中最艱難、最痛苦的低谷期,接受媒體采訪時,他一度情緒失控,聲淚俱下。
那段時間,他經常出現在超級工廠裡,黑著臉到處巡視,一旦發現問題就拉著人質問。
有時候,他也會在下屬面前表現出脆弱的姿態,甚至當眾落淚。
後來,他承認,Model3的量產是他一生中最困難的時刻,他甚至『一周7天都在工廠睡覺』。
特斯拉Cybertruck電動皮卡,形似一個大金屬塊
好在,經過不斷巡查和研究,馬斯克很快發現了問題的根源。
他迅速調整,重新部署人力,經過調整,特斯拉成功實現了一周內生產5000輛Model3的目標。
3個月後,就實現了3.12億美元的利潤,馬斯克從災難中站了起來,用純粹的意志力證明,唱衰他和特斯拉的人是錯誤的。
馬斯克,不愛錢?
從2019年開始,特斯拉的股價像坐火箭一樣噌噌上漲。
到2021年,馬斯克已經成為世界首富。
但對馬斯克而言,對金錢的渴望並不是他締造龐大商業帝國的最強驅動力。
目前,SpaceX公司估值已超過1000億美元,但馬斯克始終不願意讓它上市。
他在給全體員工的一封信中寫道:『SpaceX的最終目標,一直是創造能使人在火星上生存的技術。
如果成為上市公司會影響技術革新,那麼我們在火星方案成形前就不能上市』
馬斯克和他創辦的SpaceX
從盈利能力來說,SpaceX和特斯拉都算不上是同類中的佼佼者。
但馬斯克有足夠的意志力,能承受一次又一次心理上的過山車,因為他的精神家園和奮鬥的終極目標是宇宙深處的星辰大海。
在《相信科技創造美好未來》這篇文章中,他說:『我最大的希望是,人類在火星上創造一個自給自足的城市。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探索外太空,讓人類變成多行星生物?茫茫宇宙中,人類文明就像一支微弱小燭,宛若虛空中的一點微光。
當有一天,太陽膨脹導致地球不再宜居,我們可以乘坐飛船飛向新的家園。
屆時我們將成為星際公民,人類文明也將得以延綿不斷』
馬斯克火星城概念圖
2001年,馬斯克加入火星協會。
這是一個非營利組織,旨在向公眾和政府宣傳進行火星探索和在火星上建立永久人類基地的重要性。
火星協會聲稱,為實現火星移民,必須結合現有的人類科技,探索將人類送上火星的高性價比方案。
如今的SpaceX不斷改進設計和材料,將發射成本下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2021年4月,美國航空航天局甚至宣佈將其重返月球的計劃交給SpaceX負責,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
『等待』『堅持』和『長期主義』
從2018年到2022年,是什麼讓馬斯克走出至暗時刻,走上人生巔峰?審視特斯拉與SpaceX的起起伏伏,不難看出,答案是『等待』『堅持』和『長期主義』。
如果馬斯克將SpaceX上市,他無疑會獲得更多的財富和權力。
然而,普通人能夠想到的,他都沒有去做。
他不是一個體面的、光鮮的、『正常』的成功人士。
阿什利•萬斯在《矽谷鋼鐵俠》一書中寫道:『馬斯克是個肩負使命的人,而且始終如一。
他具有強烈的使命感,遠遠超乎我們多數人所能承受的。
而很可能正是這種人,才能將太空網絡的奇思妙想變成現實』
馬斯克又被人們稱為『矽谷鋼鐵俠』
在馬斯克的心中,一定有一幅人類美好未來的藍圖。
無論是特斯拉、腦機接口公司,還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這些企業創立的終極目標都是為了提升人類未來的生活品質,盡可能創造更多對世界的實用價值。
在後新冠時代,世界經濟下行的壓力不斷增大,局部國際沖突升級,氣候危機愈演愈烈,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遭到嚴峻挑戰,然而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要相信創新的力量,相信科技的力量。
正如馬斯克所說:『我們都希望能在早晨醒來時滿心期待著未來,為即將發生的事情歡欣鼓舞。
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和我們一起,投身於清潔能源、人工智能、人機協同乃至太空領域的探索,共同創造值得期待的明天』
《資料來源:《中國網信》《看天下》、搜狐網等》
即刻擁有——
歷史 | 人文| 美學 |科普|勵志
聯系方式
合作電話:010-57350596
郵箱:[email protected]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上標註。》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人世間》 中國青年出版社 梁曉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