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去醫院看病,從掛號、交錢、開藥、繳費、拿藥到報銷,全部在智能設備上完成。
偌大的醫院裡,到處都是智能機器,隻有幾位志願者在幫助老人服務,以前大量的服務人員不見了。
這讓我再次想起馬雲和馬斯克的對話。
愛預言的馬雲老師在2020年10月的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年會上進行過最後一次公開演講,對後疫情時代的數字化經濟發展進行了大膽預言。
未來十年,是傳統行業推進數字化的最後十年。
如果你不進行變革,十年後你一定是數字化脫貧的對象。
馬雲一直要警示人工智能對職業市場的沖擊。
最近,chatGPT出來後,馬斯克憂心忡忡地說,大部分職工可能被取代。
從目前看,馬雲和馬斯克的神預言是正確的。
我們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已經滲透至生活和職場的方方面面。
我們查閱新一版職業大典,600多種傳統職業已經悄悄消失了。
已經到了畢業季,作為父母要為兒女的工作發愁了。
孩子要找工作了,也說明父母老了。
那麼,在孩子的職業規劃上,父母到底應該發揮什麼作用呢?我覺得要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如果父母在一定領域有影響力、有資源、有決定權,那麼,可以把孩子安排到自己權力輻射范圍之內,力爭在退休之前,幫助子女進入中層,讓孩子少走十年彎路。
第二層次:父母沒有第一層次父母的運作能力,但有閱歷、有知識、有判斷力,熟悉當今社會和職場的潛規則,懂得未來社會發展的規律,可以指導子女進行職業規劃。
第三層次:普通的父母,既沒有運作能力,也沒有高遠的眼光和長遠的格局,自己都沒混明白,能指導新一代的年輕人嗎?瞎指導不如不指導,你的眼光還不如子女,就別胡亂指點了。
那麼,不管什麼樣的父母,都有一顆『望女成鳳、望子成龍』的心!不管父母有什麼層次的見識水平,能幫就幫,不能幫就少指點,但是,這五種職業,但凡子女有正經工作,就不要讓子女從事了,給多少工資也別幹,幹得時間越久越被動,將來想轉行都來不及了。
【一】三性崗位人員。
什麼是三性崗位?目前,很多企業,尤其是一些國企,都在招勞務派遣制員工,安排在臨時性、替代性、輔助性《三性》的崗位上。
常見的三性崗位,主要有保安、保潔、司機、勤雜、理貨、收銀等崗位。
還有一些企業,變通操作『三性』崗位,違規把很多一線操作崗位《比如,加油員、作業工、流水線工人、操作員,等等》,甚至一些主體崗位《比如,通用性的程序員、推銷員、銷售員,等等》也變成了成勞務派遣崗位。
這些崗位人員,被替代性強,收入低,受身份限制,看不到成長的希望。
【2】勞務派遣制員工。
勞務派遣制,是一個二十年前引進的『洋玩意』,在國內土壤上應該是『水土不服』的。
從本質來說,它就是一個變相『欺壓』員工的措施。
企業既然缺員,就應該招聘正式員工。
為什麼大量招聘勞務派遣工呢?企業的根本出發點,就是降低用工成本,逃避管理責任,回避勞務、工傷、辭退等風險。
說白了,就是為了欺壓這個群體。
很多求職者和他們的父母並不知道勞務派遣的概念,有時候,一些無良的企業還故意欺騙求職者,說什麼勞務派遣與正式工同工同酬,其實,勞務派遣制員工根本不是企業的員工,而是第三方勞務公司的員工,充其量是企業的『二等員工』。
身份問題,制約了勞務派遣制員工的發展。
【3】業務外包工。
如果說勞務派遣工是企業的『二等員工』,那麼,業務外包工就是『三等員工』。
為什麼近年來湧現出大量的業務外包工呢?這是因為2016年出臺了進一步規范勞務派遣用工模式的通知,糾正企業大量使用勞務派遣員工,造成員工之間的不平衡,要求勞務派遣制員工隻能用在三性崗位且不能超過用工總量的10%。
那麼,很多企業用勞務派遣員工占比高達90%,怎麼辦呢?他們創造了一個新的用工模式,就是所謂的『業務外包』。
什麼是業務外包呢?如果說勞務派遣制,勞務公司向用人企業派遣的是勞務《人員》,那麼,業務外包,就是勞務外包公司向用人企業承攬了業務《項目包》,人員隻是『業務包』裡的業務量,而不是『人』。
所以,業務外包工對於用人企業來說,根本不是一種『員工』,而是一種『工作量』而已,連三等員工都算不上。
受到身份限制,轉正幾乎不可能,職業發展的前途非常渺茫。
【4】容易被編碼的職業。
馬雲和馬斯克等互聯網、高科技大佬都預警過:未來大數據、機器人、數控機床、人工智能系統將取代很多職業。
那麼,優先被取代的是什麼職業呢?從根本上講,有兩類,一類是簡單地、重復的勞動性職業,一類是容易被編碼、編程的職業。
第一類容易理解,比如,生產車間操作工被數控機床替代了,流水線上的作業工被機械手臂取代了,固定線路的司機被無人駕駛取代了,收銀員被掃碼機器取代了,理貨員都能被機器人取代了,等等。
但是,第二類容易被編碼的職業,大家還暫時缺乏危機感。
但這一天早晚要到來。
比如說,現在的很多體育新聞,並不是體育記者采寫的,而是新媒體『中央廚房』像預制菜一樣加工出來的。
很難想象,文字記者、文字編輯都能被人工智能取代,還有什麼職業不能被取代呢?
我們知道以前大量消化女性就業的職業,很多都被人工智能取代了。
比如,以前高大上的翻譯,並不需要這麼多人了,用一個手機軟件就夠用了。
以前高大上的審計、審核、查驗、理賠、報銷、櫃員、會計、出納等等職業,它們都能被編碼,用人工智能取代,隻留20%的人工審核就可以了。
【5】影響健康的職業。
前不久,有一位程序員加班加點,突然猝死在出租屋裡。
前幾年,網上熱議『工作996、生病ICU』,引起了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大報都批評了一些『血汗工廠、榨汁公司』,現在總算收斂了一些。
後來,網上又熱議『騎手被困在算法裡』。
騎手拼命奔跑,也跑不過算法,累到吐血,也別想多賺錢。
當然了,外賣、快遞、跑腿、滴滴、專車,等等,這類職業,靠的就是勤勞,看上去多勞多得,但簡單重復,沒有成長,容易出現交通事故,更容易累垮了身體。
可以趁年輕幹幾年,千萬不要幹長時間。
PS:以上的忠告,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但凡你能找到正經工作,就不要從事或不要長期從事以上這5種工作。
未來的社會,選擇真的大於努力。
從小就要好好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