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2022年,在一場與美國國防部官員的對外座談會上,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被問及如何打敗中國。
他的回答讓全場嘩然。
為什麼會這樣?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個事件背後的故事。
一、特斯拉與馬斯克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是一位享有盛譽的科技企業家、發明家和慈善家,曾經在美國的若幹大型科技公司中擔任重要職務。
如今,他以其廣泛的創新業務,包括特斯拉、SpaceX和SolarCity等,打造了一個全球知名的商業帝國。
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位傳奇人物。
1964年,馬斯克出生於南非的普勒托利亞,母親是加拿大籍模特,而父親則是南非鉑金礦業公司的工程師。
受益於良好的家庭氛圍,他從小就表現出了對科學和創新的極大天賦,在青年時就開始嘗試編程與科技方面的創作。
1995年,馬斯克進入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但是並未完成學業就離開了。
之後,他開始了在矽谷九年的工作生涯,先後就職於Zip2、PayPal和SpaceX三家公司。
馬斯克一直致力於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更低的碳排放來改善世界。
比如創建的SpaceX公司成為第一家使用可回收火箭技術進行商業用途發射的公司,並成功地將目標送入太空。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馬斯克創立了特斯拉汽車公司,致力於生產更清潔、擁有更高效能源的汽車,並成功推動美國社會向可持續能源方向轉型。
特斯拉公司推出的產品以可持續能源的電動汽車為主,可以說,在這項技術上,特斯拉汽車幾乎沒有對手。
它旗下的模型包括從緊湊型轎車到SUV的全系列車型都有涉及,尤其是特斯拉汽車的高性能、豪華模型,被美國相關專家譽為『世界上最快,最先進的汽車模型』。
特斯拉汽車不僅擁有創新的技術,而且使用新穎的營銷策略:通過大量的直營店和在線渠道進行銷售
特斯拉公司選擇了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自己的專賣店,通過展示型的銷售方式和與消費者直接互動的交流方式,這與傳統陳舊的經銷商銷售模式不同。
可以說,特斯拉汽車通過新穎的銷售方針使目標用戶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特斯拉的產品。
另外,在公關和營銷方面,特斯拉公司遵循著一種看似反傳統的營銷模式。
該公司摒棄了傳統的廣告宣傳,而是通過運用社交媒體和個人關系來擴大品牌知名度。
同時,特斯拉在全球公認為是環保產業中的佼佼者之一,其電動汽車所使用的鋰離子電池與太陽能方案等技術都體現了特斯拉車對環境的支持和重視。
其中,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項目是讓顧客在行駛途中、長時間出行或離家遠的地方能夠更便捷、高效地充電,使得電動駕駛更普及化。
除了特斯拉,馬斯克還成立了SolarCity公司,在美國多個城市提供居民安裝太陽能系統的服務。
此外,他還投資於AI和神經技術領域,計劃實現人與智能技術之間的無縫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領域取得成功並不容易,特別是太空探索、汽車制造和可再生能源等領域始終存在挑戰。
然而,不同於其他企業家僅僅專註於其中少數一兩個領域,馬斯克同時在多個領域中都有所突破,通過把焦點放在優化設計和提高生產效率上,使其企業的產品最終成為具有世界級的特色品牌。
當然,關起門來,自產自銷,終究無法成為全球中舉足輕重的企業。
馬斯克深諳此道理,於是積極地嘗試與他國進行經濟往來,其中就包括擁有較大市場的中國。
但是,他作為美企業,一舉一動都難免沾有政治色彩。
二、美國與中國
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美國逐漸把中國視為強力的競爭對手,並試圖遏制中國的崛起的步伐,並將其視為長期的戰略目標。
比如,互聯網專利科技、汽車制造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等等,都是當前中美之間產生摩擦的關鍵領域。
隨著中國在這些領域的新興企業發展迅猛,以及中美對峙加強,兩國之間圍繞這些領域的競爭與摩擦也不斷升級。
而中美之間的科技紛爭首先要歸於透明度問題。
比如美國認為中國的科技開發可能涉及到未經許可使用美國專利技術……
這些傳言愈演愈烈,引起聯兩國網友激烈討論。
同時,在中央指導和政策鼓勵下,中國的互聯網巨頭開始突圍出海,進軍西方市場,使得美國企業通過競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與壓力。
前不久,中美兩國在5G網絡的潛在發展及其安全潛力合作上產生了分歧,美國將中國的華為公司列入限制清單,限制美國企業與華為進行交易。
從表面上看,美國政府是基於網絡安全考慮采取行動。
但是,這一譴責標志著中美之間正在圍繞世界領先科技競爭逐漸激烈,也體現了美國試圖擁有該領域把握話語權和穩定占據制高點的地位的決心。
在汽車制造方面,美國也從關稅和法律層次對中國進行深層級『狙擊』。
2018年3月份,美國政府突然宣佈了對中國進口產品增加關稅,並隨後對2000億美元的商品征收巨額關稅。
這導致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系日益緊張,也招致了中國政府的反對與強烈譴責。
在此背景下,汽車制造業成為了中美貿易爭端的一個重要焦點。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對於中國汽車企業進入美國汽車市場也存在較大的限制。
2019年12月份,美國通過立法限制美國政府購買或使用中國品牌的通訊設備或服務,而這些產品在之前是通過美國安全審查機制認定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禁令也對中國互聯網公司華為開發的5G技術產生直接影響。
要知道,汽車新能源化是未來汽車行業總體發展趨勢,而且目前中國市場是新能源汽車市場中份額最大的。
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的研究與建設提供了足夠的優惠政策,鼓勵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同時對傳統油車加征一定程度的稅,促進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良好發展。
這種強有力的鼓勵政策的實施使得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斷增長。
而在此過程中,美國處於相對劣勢。
雖然特斯拉公司成功進入中國市場,但是隨著中國汽車企業的技術逐漸成熟並推出可與特斯拉拼搶的新產品,已經對特斯拉公司為首的美國廠商構成了嚴重威脅。
不僅僅是汽車新能源,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國和美國的合作與矛盾也一直是全球能源領域關注的話題。
比如,太陽能電池板是目前最常用的太陽能發電設備,而中國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接近壟斷地位,並以遠低於其他國家產品近50%的價格進行銷售。
這使得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一度成為了世界各地推廣太陽能發電的首選設備。
然而,在此背景下,一些美國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廠商憤憤不平地起訴中國廠商,認為中國政府為相關中國企業提供了巨額補貼,所以中國企業能夠以非常低的價格銷售其公司產品,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平等競爭。
因此,在不久之後,美國政府規定對中國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征收高額反傾銷稅,該規定引發了中美的貿易爭端。
隨著時間推移,中國出現了大量蓬勃發展的太陽能電力項目,如軌道交通體系,超級運輸系統等綠色和智能能源項目。
中國的新能源技術日益成熟,而中美之間的可再生能源貿易問題也逐漸加深。
近年來,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等計劃的成功實施,中國企業涉足並積極參與跨國可再生能源市場,同時在世界各地尋找合作夥伴,制定並實施合作計劃,以維護其在國際市場上的一席之地。
然而,這些項目也引起了美國政府和媒體的關注,由於一些所謂的與規范不符或爭議解決的問題,美國政府展開調查和談判。
其中,中電投在歐洲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如英國海上風力發電項目就受到美國的特別關注。
根據路透社報道稱,美國商務部對中方投資的英國海上風力電站項目進行調查,美政府也先後發佈了多項新規定,包括禁止任何類型的測量或制圖軟件從中國向外輸出使用等一系列不合理的反擊性措施……
總之, 中美兩國在互聯網專利科技、汽車制造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競爭和摩擦越來越大,雖然存在一些合作,但也充滿了挑戰。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全球化的時代,這些矛盾也越來越尖銳。
所以,當美國空軍上將約翰·湯普森問馬斯克如何打敗中國時,許多人都很好奇,想要知道馬斯克的答案。
三、 創新與多樣性
電視畫面顯示,當上將湯普森向馬斯克發問時,馬斯克並未立即回答,而是笑了一下,接著說:『我認為,我們需要持續的‘激進的創新’』 。
這個簡潔但富有啟迪性的回答,讓全場為之震驚。
因為他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提出更多技術或明確的戰略建議。
但背後蘊含的道理卻令人深思。
馬斯克解釋說:中國『有許多聰明、勤奮的人在做很多偉大的事情』。
而他的這番言論與美國空軍采購主管威爾·羅珀不久之前的提議相呼應。
威爾·羅珀表示創新是下一個戰場:快速,無所不在的機器與機器之間數字化通信對於贏得21世紀戰爭至關重要,甚至擔憂地表示:『如果我們不能以數字化的速度前進,那我們就輸了』
簡單來說,在當前全球化的競爭中,創新是關鍵因素。
對馬斯克本人而言,在美國成立一系列高科技公司,並推動太空探索、交通運輸和再生能源等領域的轉型,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對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來說,要想真正在所有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必須要有合作共贏的大家風范。
如果一個國家要成為領導者,那麼需要極其豐富的創新能力,然而,即使有最先進的技術,也不足以保證成功。
相反,一個國家如果能夠鼓勵敢於冒險創新的人們,從根本上嘗試解決那些大問題,那可能會更容易取得成功。
而且,在這個千變萬化的時代,戰略計劃隻有在將創新與非凡的企業家精神相結合時,才會落實到地面上。
因此,我們把眼光放得更遠一些,建立良好合作和利益共贏的正向循環關系是成功的關鍵,這就意味著不再僅僅看中即時效益,而是註重長期價值和融合在一起的戰略願景。
例如,在美國和中國發展油氣資源開采方面的合作,即使地緣政治差異很大,但兩國政府和企業都能夠找到方法解決分歧,以實現共同利益。
另外,馬斯克強調了多樣化的重要性,認為隻有凝聚多樣化的意識和力量,才能在全球市場上實現成功。
在特斯拉這樣的公司中,無論是在員工構成還是產品設計上,都充分體現了多樣性。
在這方面,中國其他國家更具潛力,因為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經濟發展迅速,蘊藏著多樣的人才、文化和思想,這是一片充滿無限可能性的沃土。
後記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創新已經成為多數國家和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必備條件。
無論是在經濟、科技還是社會文化領域,都離不開創新的推動和引領。
隻有不斷創新,才能不斷突破自身的局限和挑戰,才能走在時代的前沿,成為變革者而不是被變革的對象。
在未來的發展中,創新將繼續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並引領全人類向更加繁榮、更加美好的未來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