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特斯拉CEO馬斯克乘私人飛機抵達北京,開啟時隔三年後的訪華行程。
在中國行期間,馬斯克與中國外交部、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三位部長見面。
中方的高規格接待,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然而不到半個月,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訪華,在北京與中方領導人會晤,這個情況更讓國際社會重視。
會不會面,會面什麼人,在什麼時候會面,都很有講究,特別是現在中美博弈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比爾·蓋茨能與中方領導人會晤,情況非常不同尋常。
同樣是美國企業家,為什麼比爾·蓋茨能會面的人,馬斯克見不了?個人認為,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比爾·蓋茨不是簡單的『美國企業家』或『美國財閥』,他是一個時代的標志人物,是一個符號,而且是中美合作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為世界電腦行業的傳奇人物,比爾·蓋茨可以說是互聯網時代的一個符號。
現在,人工智能程序ChatGPT出現,很可能帶領人類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但這款程序也是起源於微軟。
在政治方面,現在美國總統拜登參加美國大選時,微軟是其『第四大金主』。
盡管蓋茨已經離開微軟,但他依然在美國政商界有巨大的影響力。
對中國,蓋茨也非常了解。
據不完全統計,從1994年起,比爾·蓋茨訪華超過20次。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階段不同,蓋茨訪華的重心也在變化。
1994年,比爾·蓋茨首次訪華,目的是宣傳微軟的Windows95計算機操作系統。
此後13年,比爾·蓋茨訪華10次,基本都是宣傳微軟的產品,為打開中國市場鋪路。
可以說,蓋茨前10次訪華,是為了給微軟進入中國『奠定基礎』。
現在,微軟在中國的影響力,是其他外企望塵莫及的,或許隻有蘋果勉強能與其相提並論。
然而從2009年起,蓋茨訪華重點變為推銷技術,主要方向是核能。
隨後,蓋茨又將重點放在慈善項目上,在中國十年如一日投資。
長達近30年的時間,比爾·蓋茨見證了互聯網在中美的騰飛,看到了中國強勢崛起的過程。
因此在2018年,時任中國外長王毅稱比爾·蓋茨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這是一個很高的評價,夠得上這個資格的人不多。
雖然馬斯克在中國投資很多,也替中方說了不少客觀的話,但相比蓋茨與中國近30年的『交情』,他還顯得有些『稚嫩』。
中國人講究人情世故,蓋茨這種老熟人顯然更受歡迎。
此外,馬科斯和比爾·蓋茨的性格差異,也決定他們是『不一樣的人』。
馬斯克性格直率,在社交媒體上更是想說就說,不僅多次抨擊美國拜登政府,還曾在臺灣問題上發表言論。
此外,馬科斯在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航天技術、數字貨幣等多個領域都有『涉獵』。
這些情況表明,馬斯克不是一個能出現在國家博弈層面的人。
蓋茨不同,他非常清楚中美合作的重要性,而且多次公開贊揚中國在脫貧、氣候變化、環保等方面作出的貢獻。
在與美國激烈博弈中,中方越來越清楚一個事實,那就是要『找對人,找真正的決策者』蓋茨這種美國政商界影響力很大的人物,自然是很好的對象。
中方還明白,雖然美國政界在對華政策上逐漸失去理智,但強化對美國商界的接觸,就能給中美關系『上保險』,使得兩國不至於『全面脫鉤』。
在會見蓋茨時,中方領導人表示『中美關系基礎在民間』,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美國政界已經把『對華強硬』視為『正確路線』,輿論也充斥著『詆毀抹黑中國』的言論。
在這種背景下,比爾·蓋茨這位在中美合作中耕耘數十年的人訪華,顯得更有意義。
看到蓋茨,就讓人想到中美合作曾經的『黃金年代』,但時間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