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韓國媒體《每日經濟》發表文章稱,今年4月,德國和美國汽車制造商的高管試圖在時隔4年舉行的上海車展上把握勝局,但卻面對中國電動汽車品牌威脅其市場份額的嚴酷現實。
由於電動汽車的崛起,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增長54%,超過了德國的汽車出口。
中國今年有望超越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這種轉變在上海車展上很明顯,中國消費者更喜歡中國制造商比亞迪和蔚來的新車型,而不是BMW、大眾和梅賽德斯-賓士的產品。
與配備先進電池和傳感器的中國產新型汽車相比,德國制造的電動汽車似乎已經過時。
德國工程師歷經數十年打造的內燃機在電動車革命中面臨被棄用的危機。
考慮到汽車行業占德國就業率的4%,德國可能面臨美國等高收入國家在2000年代初經歷的『中國沖擊』。
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西方制造商不得不與中國企業展開激烈競爭,從紡織品、家具、服裝等低附加值產品,到計算機、電子產品等先進產業。
從2000年到2010年,中國產品占美國進口總額的比例增加了25個百分點,這改變了美國的經濟和社會以及政治。
經濟學家曾預測,通過增加對中國的出口可以彌補美國進口中國產品導致的相關產業減少帶來的工作崗位減少和經濟影響,但這一預測出現了偏差。
即使是找到工作的勞動者,也要忍受工資的減少。
中國產品進口增加也對2016年美國大選產生影響。
唐納德·特朗普在與中國產品競爭的生產基地北卡羅來納州、賓夕法尼亞等地提出『美國優先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為大選勝利奠定了基礎。
有證據表明德國已經在經歷『中國沖擊』。
去年之前,德國是汽車凈出口國。
但僅從與中國的貿易來看,歷史上首次從中國進口的汽車數量多於出口到中國的汽車數量。
德國傳統強勢的機床領域情況也類似。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中國工業化的快速推進,靠的是大量進口機械,尤其是作為德國經濟核心的汽車和機床。
在過去的30年裡,德國在中國通過與當地企業的合作投資培養了中國工人,並且轉讓了部分技術。
但現在中國已經成為產業強國,不需要德國的幫助了。
目前,中國與德國相比有兩個優勢。
第一,在技術創新時期,過去的經驗毫無意義。
中國不需要擁有內燃機技術來在電動汽車市場上戰勝德國。
現有的系統和技術反而會阻礙創新。
其次,中國市場巨大,可以增加生產並迅速降低成本。
特別是通過這個過程,學習和成長都很快。
這是中國在電動車用鋰電池市場成為全球領導者的秘訣。
這也是目前中國在性價比更高的鈉電池領域開發中處於領先地位的原因。
過去有幾個因素幫助德國避免了『中國沖擊』。
起初,中國進口商品與德國從土耳其和希臘等低工資國家進口的商品競爭,減少了非德國國家的就業機會。
作為回應,德國公司能夠通過將生產網絡擴展到中歐和東歐來提高生產率並降低成本。
隨著中國對優質德國汽車和機械的需求飆升,德國尤其受益於多年來中國蓬勃發展的經濟。
但隨著中國繼續擴大經濟影響力,德國無法再逃避其他國家經歷過的負面影響。
德國政策制定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以避免重蹈美國那樣慘痛的後工業化進程。
德國可從中國電池公司和韓國等亞洲芯片制造商等吸引外國直接投資《FDI》。
此外,還可以通過本國企業與以色列人工智能《AI》初創企業之間的合作投資與中國競爭。
這將使德國在自動駕駛汽車所必需的AI技術方面消除與中國的差距,並使德國工程師具備保持全球競爭力所需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