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如果FSD進入中國,有望加速中國電動汽車的智能化進程。
一方面,特斯拉作為行業領軍者,有望借FSD加強中國消費者對智駕功能的認知,擴大市場容量,深耕高階智駕功能並以此為差異化賣點的車企有望率先受益。
另一方面,自動駕駛芯片、域控、傳感器等供應鏈有望整體受益於高階智駕滲透率提升,建議關注自動駕駛芯片廠商。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FSD入華在即?數據采集資質和超算中心是落地關鍵。
此前,因地圖測繪等數據敏感性問題,特斯拉未能在中國獲取數據采集資質,FSD也因此遲遲未能落地。
據外媒報道,2023年5月12日,上海市經信委領導在參觀特斯拉上海工廠時表示,上海將進一步深化與特斯拉的合作,推動自動駕駛等功能板塊在滬佈局,被認為是國內相關部門首次釋放『願意接納FSD』的信號。
而據經濟觀察網報道,5月31日,馬斯克訪問商務部,網傳照片顯示,馬斯克直接將特斯拉ModelX停在商務部門口,而此前特斯拉在國內通常被禁止進入黨政機關,進一步引發行業熱議。
據第一財經報道,百度智能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在上海車展期間曾表示,FSD很可能在2024年進入中國市場,並在2025、2026年迭代至較高水平。
中信證券認為,『FSD入華』是整體趨勢,但距離真正落地還有兩道門檻:
1)數據采集資質:2022年9月,自然資源部下發的《關於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維護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的通知》明確規定,高精地圖測繪(對地理信息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傳輸和處理),隻能由具備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甲級資質的單位進行(目前僅19家);且導航電子地圖編制隻向內資企業開放,向境外傳輸相關測繪數據也必須提前進行審批。
地圖數據高度敏感,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盡管有關部門口風放松,但特斯拉究竟該如何獲取相關資質仍是個未知數,或與中國企業進行合資,或在上海進行試點,但想要短時間大規模鋪開並非易事。
2)超算中心:純視覺路線對於圖像的處理更依賴大量的數據采集和模型訓練,因此特斯拉在美國自建超算中心Dojo並自研D1芯片,以大幅提升FSD的訓練效率。
而在中國,即使特斯拉獲取了數據采集資質,也大概率隻能在中國本地進行模型訓練,數據不得傳回美國。
這意味著想要達到與美國同等的訓練效率,特斯拉需要在中國建立類似於Dojo的超算中心,同樣需要一定的開發周期和成本。
特斯拉優勢何在?國內主機廠與特斯拉的主要差距在於處理大規模數據的工程化能力,即『數據飛輪』的建立。
中信證券認為,特斯拉的核心優勢在於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工業化數據訓練流程,包括數據收集、訓練、標註、黑白測試等流程閉環,以及超算中心dojo等基礎設施。
盡管國內主機廠也在構建類似的『數據閉環』,但想要搭建這樣一套高度自動化、流程化的系統工程絕非一蹴而就,需要的不僅僅是了解框架的工作原理,還有超強的工程實踐能力以及多年的打磨迭代。
即使是小鵬、華為等國內領先玩家,在『數據閉環』方面或也落後特斯拉2-3年的時間。
例如,一輛10V配置的汽車每秒產生的數據量大約在100M左右,無法全部上傳雲端,因此必須在車端通過相關軟件將這些非結構化的原始數據進行實時處理,在轉化為結構化數據後再進行上傳。
該轉換過程直接影響了上傳數據的質量和後續數據的可用性,在算法層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此外,僅從數據量角度,中國車企中智能駕駛自研能力相對突出的造車新勢力,在汽車銷量和車隊規模方面目前仍不及特斯拉。
也因此中信證券認為,一旦FSD落地中國,『飛輪』在中國開始運轉,特斯拉與國內主機廠在『數據閉環』方面的差距或愈發明顯,留給國內廠商的時間窗口或將迅速收窄。
在2023年1月25日發佈的4Q22 Shareholder Deck中,特斯拉表示FSDBeta版本在北美地區(美國和加拿大)的部署車輛已達40萬輛,對比特斯拉截至2022年底在北美累計銷售約170輛車,滲透率超20%。
此外,在5月的特斯拉2023年股東大會上,馬斯克表示FSDBeta版用戶的累計行駛裡程已接近2億英裡(約3.2億公裡)。
『鯰魚效應』?FSD入華將整體利好中國電動汽車的智能化進程,在加強消費者教育、擴大市場的同時加速車企優勝劣汰。
從消費者角度,目前智能駕駛在購車的考量因素中排序相對靠後,而特斯拉作為行業領軍者,對市場教育有主要作用,此前對中國純電汽車市場的推動就是一大例證。
因此該行認為,FSD入華或可顯著加強中國消費者對汽車智能化的認知,同時培養消費者對智能駕駛的日常需求和使用習慣,中國前裝智駕市場有望大幅擴容。
從中國主機廠角度,該行認為,在特斯拉完成消費者教育後,輔助駕駛乃至高階智能駕駛在車企淘汰賽中的權重或有所上升。
一方面,對於重視智駕功能的高端車型,車企有望受益於消費者對智能駕駛認知的提升,尤其是FSD高昂的售價(目前中國6.4萬元、美國1.5萬美元)將進一步打開中國車企的想象空間。
盡管特斯拉的智駕能力領先於國內主機廠,但考慮到中美道路環境和駕駛習慣有較大差異,FSD在入華初期或會『水土不服』,需要一定時間進行本土化『數據閉環』的搭建和算法模型的訓練適配。
因此該行認為,國內主機廠仍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和本土化優勢,接下來能否把握所剩不多的時間窗口加速打磨智駕產品、卡位消費者心智將至關重要。
而另一方面,年初以來車企價格戰由特斯拉發動後,行業進入一輪洗牌和出清周期。
對於受價格戰沖擊較大的中低端車型,如果特斯拉將極高毛利的FSD引入中國後,不排除對整車進一步降價,包括推出更低價格的Model2/Q(定價或在15-20萬元區間)。
若特斯拉『極致性價比硬件+高毛利FSD軟件』的模式能在國內規模化落地,中低端車型的成本壓力將進一步加劇,通過第三方供應商提供一個低價但合格的智駕產品或成為自研能力較弱主機廠的主流選擇,但這或也會削弱他們在智能化新賽道獲取溢價的可能。
風險提示:FSD受資質、算力等影響遲遲無法落地中國;FSD中國選配率不及預期;FSD在中國大幅調低售價,擠壓中國車企空間;FSD在中國出現重大安全事故;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