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審計院警告:歐洲面臨輸掉電動汽車電池競賽的危險。

①歐洲審計院(ECA)周一發佈的一份報告稱,歐洲各國有可能輸掉成為全球電池強國的競爭; ②歐盟的氣候戰略沒有考慮到,其是否擁有滿足電動汽車電池需求的能力; ③歐洲審計院表示,對於五種關鍵電池材料,歐盟的進口依賴度平均為78%。

歐洲審計院警告:歐洲面臨輸掉電動汽車電池競賽的危險。

財聯社6月20日訊《編輯 瀟湘》歐洲審計院(ECA)周一發佈的一份報告稱,隨著成本上升和競爭激烈,加之獲得原材料仍然是一個主要障礙,歐洲各國有可能輸掉成為全球電池強國的競爭。

該報告警告稱,歐盟可能無法實現氣候目標,因為這些努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電動汽車的普及,而鈷、鎳和鋰等金屬是生產電動汽車電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歐洲審計院是審計歐盟及其各機構賬目的機構。

該機構在最新報告中表示,2021年在歐盟註冊的新車中,近五分之一是帶有充電插頭的新能源車。

到2030年,預計將有大約3000萬輛零排放汽車駕駛在歐洲的道路上,需求將激增。

到2035年,歐盟將禁止銷售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車。

然而,歐盟的戰略沒有考慮到,其是否擁有滿足電動汽車電池需求的能力。

『歐盟(各國)渴望成為全球電池強國,以確保其經濟主權,但這會成功嗎?目前可能性看起來並不樂觀,』歐洲審計院審計負責人Annemie Turtelboom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Turtelboom指出,『我們面臨的風險是,歐盟要麼會錯過2035年的排放目標,要麼將會不得不通過進口電池實現這一目標……這將損害歐洲工業,並以非常高的價格從第三國進口』

過於依賴進口

歐盟的電池原材料供應渠道,高度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中,同時可能容易受到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

歐洲審計院表示,對於五種關鍵電池材料,歐盟的進口依賴度平均為78%。

『歐盟絕不能像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那樣,最終陷入對進口電池的依賴之中,』Turtelboom稱。

世界上大約三分之二的鈷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40%的天然石墨來自中國,同時歐盟還完全依賴進口精煉鋰。

中國占全球電池產能的76%。

在歐洲的開采將需要等待很長時間。

擁有歐盟內部最大鋰儲量的葡萄牙,預計要到2026年才會開始生產。

此外,歐洲審計院表示,歐盟在成本競爭力方面落後,部分原因是能源價格高,而歐盟委員會的數據仍是過時和不完整的,公共資金依然難以有效協調,導致了大量的重疊。

2014年至2020年期間,歐洲電池行業至少收到了17億歐元的歐盟贈款和貸款擔保,此外,2019年至2021年期間,授權的國家援助高達60億歐元,主要來自於德國、法國和意大利。

但審計師發現,歐盟委員會沒有對該行業的所有公共支持進行全盤規劃,這阻礙了相互間的協調和目標定位。

雖然歐盟的電池產能有望迅速發展,有潛力從2020年的44 GWh增長到2030年的1200 GWh。

然而,這一預測絕非保證,同時還可能會受到地緣政治和經濟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