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道歉了,之前它憑什麼如此豪橫??

@特斯拉

最近,一張照片刷爆了朋友圈。

又見『爬上車頂維權』,但這一次被鬧的對象,是備受中國消費者追捧的特斯拉。

照片中一個維權女子,被特斯拉的保安抬手抬腳給扔了出去,而拍照片的路人,也被保安摔了手機,撕爛了衣服。

最終,該維權女子因擾亂公共秩序,被上海公安青浦分局行政拘留了5天。

出現這一幕的背後,是因為在4月19日,上海車展的頭一天,兩名維權女子身穿『剎車失靈』的T恤,站在特斯拉展臺的車上大喊維權。

一個女孩子站在車頂大喊大叫,確實顯得不夠優雅,但倘若她不這麼幹,又有誰能在乎她的訴求呢?

與特斯拉在中國煞費苦心的營銷相比,它對車主以及媒體的態度,則相當傲慢。

當天,特斯拉官方作出了回應:『近期的負面消息都是她貢獻的,我們沒有辦法妥協。

我們的調研顯示,90%的客戶都願意再次選擇特斯拉』

對產品的問題,特斯拉隻字不提,先指責維權者的行為是故意鬧事,再甩出一句,特斯拉供不應求,你不買自然有人買,少你一個不少,多你一個不多。

真不愧為大廠,說話就是這麼牛氣。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女子不顧臉面地爬上了特斯拉的車頂?面對中國的消費者,特斯拉為何如此豪橫?

走投無路,爬上車頂

此次車展維權事件要從一場交通事故說起。

2019年,張女士《此次事件維權女》買了一輛白色特斯拉。

今年2月21年,張女士的父親開著特斯拉,車上還有母親和侄女。

路上突然發現剎車失靈,由於制動失效,導致撞了兩輛車,最後撞上水泥隔離墩才停下來。

事故導致張女士父母受傷住院。

開車出事故本是常事,但特斯拉的處理卻叫人忍無可忍。

首先,特斯拉堅稱,是由於車主超速才導致事故發生。

卻拿不出有力的證據。

而當地的交警部門並未認定為超速。

在沒有到現場勘測,就直接宣佈了調查結果,並對外宣稱,車主不配合第三方事故鑒定。

而張女士擔心的是,所謂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也是特斯拉指定的,難免不受其影響,做出有利於特斯拉的結論。

在此前,特斯拉已經幹過類似的事情,保不準這一次會『故伎重演』。

於是,張女士要求退車退款。

如果因為剎車失靈引起的事故,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張女士的要求完全合理,並不過分。

但特斯拉卻不吃這一套。

要求讓保險公司先修車,修好了車,把車賣了,就把賣車錢給張女士。

顯然,張女士不能同意這個方案。

『這種剎車有問題的車,修好了,再賣給別人不是害別人嗎?』張女士說。

在此之前,有媒體報道稱,特斯拉官方二手車存在偷賣事故車的現象。

還有車主反饋,自己在特斯拉官方二手車平臺上,買到了事故車輛。

看來,特斯拉已經不是頭一次這麼幹了。

隻不過,這一次,他們遇到了一個『硬茬』。

被激怒的張女士決定和特斯拉死磕到底。

她在特斯拉體驗中心門口,坐在車頂上維權,在車展上雇了兩位模特進行維權,直到這次在上海車展上,沖上展臺,爬上特斯拉的車頂,上演了開頭的那一幕。

對老車主的多次維權行為,這個女總裁考慮的不是如何解決問題,而是揣測車主的行為是否有人指使。

她甚至懷疑,國內的媒體對特斯拉是針對性的,認為媒體是特斯拉的敵人。

網上也有部分人認為 ,與之前的『西安賓士女坐在引擎蓋上維權』相比,此次上海車展維權行動,看上去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行為。

對此,張女士回應稱:我們敢引起注意,就敢提供證據,看到特斯拉官方『決不妥協』的回應,張女士表示,『我們也決不妥協』。

特斯拉在中國的『豪橫史』

從2014年正式進入中國算起,特斯拉已經深耕中國市場7年之久。

2014年,馬斯克到訪中南海,態度謙遜地提出了一系列特斯拉想要在華發展的建議:特斯拉充電樁進入中國、給予特斯拉不同於燃油 汽車 的關稅、和國內車企公平競爭。

那個時候,中國關於電動 汽車 的改革並未完成,所以,在改革完成前,Model S仍需要與傳統燃油車一樣,繳納25%的關稅。

盡管有所抱怨,面對中國龐大的市場,馬斯克也隻能夾著尾巴做人。

不過,自打特斯拉在華建廠之後,其品牌優勢和價格優勢讓特斯拉一下子就『爆』了。

尤其是Model 3入鄉隨俗,同之前的知名車型無二,售價也一路叮鈴咣哐下降,從最初的35.58萬元,最低降到了24.9萬元,整整降價30%。

殺到這個價位區間,特斯拉的潛在客戶增長了不止一個數量級,也讓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角色,瞬間鯰魚變鯊魚。

盡管國內的造車新勢力異軍突起,但似乎也沒有能力阻擊特斯拉這條大鯊魚。

特斯拉在中國賣的是真好。

根據乘聯會最新公佈的數據,特斯拉3月在中國市場共交付35478輛電動 汽車 ,其中Model 3達25327輛,比2月增長85%,創下單月最佳銷量紀錄。

至於1月初才在開賣的Model Y,3月銷量達到10151輛,和前月相比大增119%,也是國產Model Y單月銷售量首次破萬。

與此同時,特斯拉在中國惹下官司,則一件接著一件。

到目前為止,有據可查的相關安全事故至少在200起以上,造成14人死亡、82人受傷,因失控造成的安全事故占比超90%。

對待消費者維權投訴以及車輛質量問題,特斯拉的態度不僅傲慢而且一向是甩鍋處理,要麼是電網不行、要麼是開車的不行,要麼就是地不平,但總而言之,從來不說自己的車不行。

口碑崩壞後的特斯拉,還能走多遠?

然而,一邊是崩塌的口碑,一邊卻是特斯拉創造的銷售神話。

似乎再惡劣的售後服務,也無法阻擋大家買特斯拉的熱情。

甩鍋、態度不好、不專業的售後、甚至『眼睜睜說瞎話的公關領導』。

也僅僅被特斯拉定為個案。

並不影響特斯拉在車主群體本身的利益。

因為在這個價位,特斯拉的確提供了比燃油車更好的駕駛體驗。

人們在用嘴在吐槽,用人民幣在投票。

但作為一款電動車,品質差、價格高、保值性差、售後惡劣,為何仍能在中國風生水起,必然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與蘋果手機一樣,在中國,特斯拉已經不是一個車企那麼簡單了。

特斯拉的全產業鏈在上海落地,能夠帶動中國成百上千的企業發展。

一輛特斯拉,外部主要由外飾、內飾、車身、底盤、充電,內部則有動力總成系統、中控系統、電驅動系統幾個部分組成。

以特斯拉的充電系統為例,單一個充電系統就分為高壓電纜、充電線、充電器、充電樁幾個部分。

而僅僅一個充電樁的組件,就能帶動二十多家公司的業務。

一輛完整的特斯拉,則帶動了上千家公司的運轉。

所以,特斯拉的全產業鏈在中國已經顯得尤為重要。

除了帶動全產業鏈上的公司發展,同時,還具備了產業集聚的效應,為了節約運輸成本,特斯拉正將電動車核心產業公司集聚在一起,而產業集聚必然帶來人口規模的增長和就業人群的吸收。

事實上,特斯拉銷量居高不下的另一個隱藏原因,是先入為主,搶先占據消費者心智。

最初,特斯拉入華時,是頂著全球第一大規模電動 汽車 企業的光環,一進來,就采用高端定位戰略,逐步積累了品牌效應。

而那些國產電動 汽車 ,往往被消費者認為是特斯拉的模仿者。

這種印象的形成,短時間內不可能輕易抹掉。

即便國產電動 汽車 與特斯拉同樣優秀,售後也做得更好,服務更周到,在資金足夠充裕的時候,很多消費者仍然會選擇特斯拉。

這就是第一品牌的效應。

但正如新華社評論的那樣,面對消費者所反映的問題,不應該隻強調客觀因素,消費者對於產品質量和服務的關切,車企應當更加認真,直面問題。

奉勸特斯拉一句: 盡管特斯拉前期積累了強大的品牌勢能,但如此傲慢地無視中國消費者的感受,恐怕好日子也快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