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還能火多久??

特斯拉的股票,真的值這麼多錢嗎?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對特斯拉未來價值的評估,給出了一個很有趣的模型。

方舟投資管理公司創始人凱西·伍德對《巴倫周刊》說:

凱西·伍德對特斯拉的未來價值描述如下:

看起來,這是一個很厲害的利潤率結構,遠遠超過僅僅制造 汽車 。

這樣一來,特斯拉的股價如此高,似乎也說得通了。

但是,類似的機會,對於其他電動車廠商而言,甚至對於尚未正式入場的那些巨頭們,是不是也一樣擺在面前呢?

最近,電動車企業特別火。

蔚來股價創出 歷史 新高,市值上攻突破500億美元大關,超過BMW,超過通用 汽車 ,遠遠拋開福特 汽車 。

理想 汽車 和小鵬 汽車 ,也緊隨其後,股價高得不像初創公司。

還有資深選手比亞迪,自稱是『電動車裡的華為』,認為早晚會超越『電動車裡的蘋果』特斯拉。

這世界變化真快,就在去年,人們還在問:

特斯拉還能活多久?

華爾街做空特斯拉的投資大佬們一直耿耿於懷,堅持不退場,認為特斯拉的火爆隻是泡沫。

就在去年底,蔚來 汽車 的股價最低跌到了1.19美元,

似乎就在這大半年來,新能源 汽車 來了一個大反轉,蔚來 汽車 股價幾乎漲了40倍。

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們的火爆,我想大概有《且不限於》如下幾條:

1、中國占了新能源 汽車 市場的半壁江山;

2、國貨品牌的崛起;

3、政策的支持,以及資本和消費者敢於嘗新;

4、智能化的電動車成為中國消費者的新玩具;

5、新能源 汽車 公司從零開始,反而沒有負擔;

6、企業創始人就是產品經理,用互聯網思維來造車。

起初,人們普遍懷疑,外行造車,真的行嗎?

這些半路出家的沒有技術背景的家夥,如何去和那些有百年 歷史 的 汽車 競爭?

後來人們發現,那些 汽車 大企業,原來是一群恐龍。

《終極新能源時代》一書對此作出了分析:

豐田 汽車 在電動 汽車 方面慢人一步的原因之一是,其受到了巨大的金字塔結構中的供應商的束縛。

日本 汽車 制造業有80萬人,其中60萬人都是從事零部件制造相關產業。

汽車 產業巨大的金字塔形的產業結構,成為豐田本田們的沉重負擔。

因此,這些企業在從燃油 汽車 向電動 汽車 的轉向中,顯得猶豫不決。

同時,傳統 汽車 行業依賴於售後服務賺錢,也讓顧客越來越不滿意。

為什麼傳統廠商轉身那麼慢?《終極新能源時代》還給出了另外一個原因:

想要在百年一遇的大變革時代中生存下來,必須做到『簡單思考、迅速行動』。

回頭看看,特斯拉的成功並不是僅僅依靠其先進的技術,其采用的電動機和其他工廠一樣,電池用的也是通用品。

特斯拉用的是互聯網快速迭代的思路,重視設計,市場上對標精準,簡單聚焦做爆款。

還有一個原因, 特斯拉和蔚來 汽車 們,是數字化時代的『 汽車 原住民』 ,創始人使用的也是互聯網的話語體系,而傳統廠商們則顯得有點兒格格不入。

我自己的一點切身感受是, 未必新生代有多厲害,而是老家夥們太不爭氣

你用一下傳統豪華車令人發指的交互系統,就會感慨,這幫家夥為什麼連個導航都做不好。

所以,本文的標題《特斯拉還能火多久?》,也可以換為:

電動車還能火多久?

我記得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前,倍受懷疑的巴菲特做過一個演講,他以二十世紀初的 汽車 行業做類比,來隱喻人們對互聯網的狂熱。

他列出一份長達70頁的清單,包括了美國所有的2000家 汽車 公司。

巴菲特的觀點是:

雖然 汽車 對美國產生了巨大的正面影響,但卻對投資者產生了相反的沖擊。

芒格對互聯網的態度則是:

所以, 互聯網會讓美國的企業少賺錢而不是多賺錢。

但是,對於好賭的投資人而言,巴菲特這套『老派保守』的投資思路可不適用。

新能源,自動駕駛,共享網絡,這麼好的主題,這麼大的想象空間,這麼性感的未來,這麼好的籌碼,怎麼能視而不見呢?

也許沒誰能看準最後哪幾家公司可以跑出來,那就『買下整個賽道』。

當年連『共享單車』都能賭,聰明人當然覺得自己不會是最後一棒。

人類在任何時代都需要一個超級商業主題,泡沫從來不是問題。

我們要的是想象和籌碼。

那麼,最後跑出來的,到底是哪類公司?

文章開頭說了一個投資人對特斯拉的預期利潤模型:

物理商品的售價+服務的利潤+網絡及AI服務的利潤。

上一個這種類型的公司應該是蘋果,市值過兩萬億了。

蘋果手機賣得貴,服務利潤還在快速增長。

現在全世界最大的公司,幾乎都是『雲服務』公司。

類似於微軟的Office365,奈飛的月費,再包括蔚來 汽車 的電池月費,以及設想中的特斯拉自動駕駛服務的月費。

b、雲服務的技術那一頭,是人工智能。

然而,模型再好,也要回到商業的本質。

好的公司,一定要有定價權,也就是擁有某種形式的壟斷。

從目前看來,電動車的『壟斷性』還很模糊。

如果以智能手機類比,電動車是系統+硬件,基於AI的自動駕駛,還要加上一個: 共享網絡中車輛的密度

以及,傳統廠商會殺個回馬槍嗎?可以預見的是,市場最後的贏家會很少,寡頭化將比燃油車時代更加厲害。

現在電動車賺的錢,一部分是行業轉移的財富,一部分是未來想象的財富。

財富轉移之激烈,讓人想起了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裡斯坦森提出的『 破壞性創新 』。

克裡斯坦森在《創新者的窘境》一書中系統地研究『大公司為什麼會失敗』。

他提出『破壞性創新』這個新概念,並得出了一個結論:

越是管理卓越的公司,在『破壞性創新』時刻到來的時候,就越難以擺脫困境。

超級大公司被不起眼的小公司擊敗,這一景象幾乎出現在所有的行業,從百貨、金融、電腦硬件到互聯網。

如今,在電動車領域,『破壞性創新』顯得更加殘忍。

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什麼成立沒幾年的電動車公司,市值遠超老牌 汽車 企業。

作為『破壞性創新』的實踐者和受益人,貝佐斯和馬斯克反復強調組織的『Day1』和『創業精神』,其公司本身也在『自我破壞』,不斷加速進化。

我們也會注意到,現在領跑公司,創始人都是『產品經理+商業操盤手』,並且受益於互聯網對傳播效應的壟斷。

總結

最後,總結10條:

1、『破壞性創新』賺的錢,首先來自於財富的轉移,而非重新發明輪子。

2、從硬件到服務,從網絡到AI,商業的利潤模式正在發生巨大變化。

3、新貴公司會利用已有的基礎設施賺錢,但從價值上卻是掠奪者,摧毀者。

4、物理世界的價值,與數字世界的價值,不僅是融合,也是控制權的爭奪,和權力的交替。

5、商品如飛刀,出手而不脫手。

商品在商家賣出去之後,才開始真正為公司創造價值,而不僅僅是其硬件售價的價值。

6、物理世界的商品會越來越好,越來越便宜,但其本身並不構成壟斷性,而是為了構成『飛刀出手後』的網絡效應。

7、壟斷性要麼出現在人的大腦網絡裡,要麼出現在數字網絡裡,要麼出現在時間網絡裡。

9、這是一個『信仰』和『懷疑』難以辨明的時代,你不能全信馬斯克,也不能忘掉巴菲特。

10、我們既要想辦法跟上浪潮不被拋棄,又要謹防自己被浪潮中的泡沫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