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維大叔將一輛滯留在山頂的單車搬下山。
截圖來自網絡
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深圳共享單車一運維大叔將一輛滯留在梧桐山頂的單車搬下山,歷經4小時。
隨後,某平臺上不少用戶發起『抬共享單車上山』挑戰,吸引一些人跟隨模仿『玩梗』,紛紛將單車抬上山。
對此,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呼籲文明爬山,共同維護景區秩序。
共享單車是用來方便市民出行的,不是用來抬的。
抬共享單車上山,是耗時、耗力的活動,不是一般人能夠完成的。
老實說,這樣的挑戰不是耐力和體力的最好證明,也沒有多少價值和意義可言,更不是社會需要的正能量活動。
而這樣的模仿,核心問題在於,如此擅自占用單車資源,必然影響其有效利用率,導致市民出行不方便。
特別是,這容易導致車輛部件壞損,無法正常使用。
另一方面,還需要運維人員勞神費力將山頂的共享單車抬下山,其中艱辛可想而知。
如此模仿『玩梗』,忽視了公共利益,是一種徹頭徹尾的不文明炒作行為。
隨著這樣做的人越來越多,有必要厘清這樣的問題:共享單車不是私人物品,誰都沒有權利擅自改變它的用途。
『抬共享單車上山』挑戰,並不是『怎麼扛上去的,就怎麼扛下來,別坑運維人員』就可以的。
不否認,跟風『玩梗』固然有趣,但並非『萬物皆可成梗』。
遺憾的是,網絡跟風很流行,部分人為了博眼球,想方設法采取各種操作來嘩眾取寵,偏離了尋找樂趣的初衷,以至於行為過度娛樂化,這一點尤其值得警惕。
模仿『玩梗』不隻是為了標新立異,也不是為了博眼球,真正的目的在於享受樂趣。
為了模仿而不顧道德與公共利益,是沒有價值和意義的。
對於公眾來說,碰到低俗、惡俗、粗俗的網絡模仿,不妨多想一想是否合適,不要跟風就上。
而作為自媒體平臺,也要履行監督責任,加強監管,不讓『抬共享單車上山』這樣的跟風模仿風靡,更不鼓勵這種行為,也是應有之義。
在充滿創意與無限可能的時代,模仿『玩梗』無可厚非。
但文明旅遊天天講,公眾在享受的過程中,也要知道,個人行為需要對他人和社會負責,不能因為跟風、模仿而失去理智和判斷力,給別人帶來困擾與不便。
換言之,模仿『玩梗』也需要更多的自我約束和責任意識。
說到底,挑戰抬共享單車上山,落下的是文明素質。
『玩梗』怡情,但也得講個邊界。
撰稿 / 李萬友《職員》
編輯 / 劉昀昀
校對 /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