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的未來,從富有情感的數字化開始。

未來的汽車,會變成什麼樣?更大、更多的屏幕,更高的算力,更好的智能化體驗,這些會是未來,但與現在的汽車相比,並沒有產生質的飛躍。

如果再更進一層,未來的汽車能否不再是『一問一答』式的語音助手,而是像《霹靂遊俠》中的K.I.T.T.一樣,具有情感色彩;車內不再以各式各樣的『大屏幕』為主體,而是將車前風擋變成一個巨大的『AR眼鏡』,作為人類連通數字化甚至是元宇宙的接口;車外不再通過LED燈效做迎賓與交互,而是能讓『屏幕』與車身材料融為一體,隻在需要顯示內容時展示出想要傳遞的信息。

BMW的未來,從富有情感的數字化開始。

這些看似離我們遙不可及的東西,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能與我們見面。

近期開幕的2023 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BMW亮相的一款新車令我們看到了BMW未來數字化的前景。

這款名為BMW i 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Dee》, Dee代表了Digital Emotional Experience,展示了BMW,甚至是未來汽車的另一種可能性。

一臺有情感的車

曾在蘋果公司任職的著名用戶界面設計師Bret Victor早在2006年就提出,好的軟件在處理信息時,會更貼近人類本來的方式,而不是電腦。

用人類的方式與機器交互,就像是語音交互一樣,不僅能提高便利性,而且還降低了學習成本。

這隻是第一層,這一層主要保證了用戶的基礎體驗。

而到了第二層,可以參考目前一些用於陪伴、照顧使用的家庭機器人,他們會盡量模擬人或寵物的外觀、神態與動作,在一些科幻電影中也經常能看到,即便是幾十年前的電影,人們也期待未來的機器人真的是『人』。

這是一種感情上的需求,基本上不是出於實用角度的考量。

第一、二層,即便目前尚未到大規模普及的階段,但目前的技術完全可及,已經有量產產品問世。

現在,人們已經開始了對於第三層的追求,人們需要交互的對象不再是冰冷的機器,而是富有感情的『人』。

這種趨勢與BMW一直以來的理念不謀而合。

BMW的設計師認為,設計一臺好的車,需要先從情感入手。

包含BMW在內的傳統品牌,一直以來都十分註重車輛『呼吸感』,從燈效到語音助手虛擬形象,都意在強調車的生命力與感情色彩。

在BMW i 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Dee》上,BMW展示了一種車的感情。

這款車具備多種不同的虛擬聲音、虛擬形象與名字。

同時,大燈和封閉式雙腎型進氣格柵共同組成了車外人機情感交互模塊,車能做出不同的『面部』表情,表達情感,如喜悅、驚訝或贊同等,用戶還可自定義個性化的歡迎場景,車輛可通過語言和表情與人進行更為自然的溝通與交流。

通過傳感器,車還能識別人的身份、位置,為駕駛員自動打開車門並表示歡迎,駕駛者的虛擬形象將被投射到側窗上,相當於將駕駛者與車輛同處一個『次元』當中。

在演示視頻中,可以看到駕駛者與車的交談,不再是語音交互時代的『一問一答』式的命令與執行,而是多輪次、更自然的對話,車甚至可以在經駕駛者允許的情況下,通過駕駛員的個人社交媒體,來進一步了解用戶的喜好與興趣,與用戶能產生更好地互動。

一臺具有情感的車,令人想起多年前的一部科幻劇——《霹靂遊俠》中的那臺會說話的汽車K.I.T.T.。

雖然令車擁有獨立的『意識』還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但讓車能有溫度、有情感,從BMW這臺概念車來看,或許離我們已經很近。

富有情感,讓數字化變得有溫度,但數字化的本質,還需要有更為強大的技術作為基礎。

車成為數字化接口——超大號AR眼鏡

AR、VR技術,是人類進入數字化世界的重要手段。

而BMW i 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Dee》則是打算成為現實與虛擬世界的橋梁、人們進入數字化的接口。

車如何實現AR的使命?相比車上的『大屏』,面積更大的車窗則是更好的載體。

在遊戲《賽博朋克2077》中,遊戲中的車窗都可由黑變透明,車窗還可以顯示更多行車信息。

這樣看似未來的技術,事實上也不用等到2077,目前車上的HUD雖然原理不同,但也完成了部分使命。

如果想要實現『消滅大屏』的願望,HUD的顯示面積還需要更大,並且需要讓車內其他乘員也能看到。

在BMW i 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Dee》上,BMW展示了更具未來感的新功能——BMW先進平視顯示系統《Advanced Head-up Display》。

它的顯示面積能夠覆蓋風擋玻璃的整個寬度,並且車內其他乘員也能在各種角度觀看屏幕上的信息。

如果僅是如此,則還不足以稱之為現實與虛擬世界的橋梁。

BMW先進平視系統具備與AR-HUD相同的增強虛擬現實功能,不僅可以實現最為基礎的駕駛輔助功能、導航,還可以完成虛擬場景與現實相結合,讓用戶可以進入另一個現實世界的數字孿生當中。

BMW在BMW iFACTORY戰略當中,構建了工廠1:1的數字孿生,或許在未來的BMW車當中,我們可以借助先進平視顯示系統進入工廠的數字孿生當中,看一看這輛車誕生的全經過。

BMW先進平視系統具備取代了『大屏』,車裡的各種按鍵也變得更加『隱密』。

沒有限制的設計

設計一輛車的內飾,此前需要考慮如何將實體按鍵、屏幕等部分與整體相融合,每一部分的材質、顏色、縫線都需要特別的設計,讓座艙整體看起來更加協調一致。

但大屏被整個前風擋之大的HUD所取代後,車內少了很重要的一項交互——該如何觸摸操作?這臺概念車帶來了混合現實交互界面。

車內所有觸控按鍵都可隱藏在內飾之下,駕駛者可通過這種觸控操作,決定在先進平視顯示系統上顯示的數字化內容以及內容的豐富程度。

用戶可以通過混合現實交互界面在五個層級中進行選擇,其中包含真實環境、駕駛信息、社交溝通、增強現實投影以及虛擬世界。

當然,車輛的車窗、車門控制也可以使用這些與內飾融為一體的虛擬按鍵來操作。

這項技術的正式名稱其實為Shy Tech,也稱作『隱形科技』。

顯示內容、虛擬按鍵都可顯示在各種材質的內飾上,也就是說,如果車內其他乘員需要使用娛樂屏,車內任何地方都能成為一塊『隱形屏幕』的容身之所,而這種技術可以實現車內的極簡式設計,讓整個內飾更加和諧與統一。

來到車外,BMW展示了另一項非常亮眼的設計。

此前BMW曾展示過一款名為BMW iX Flow的概念車,這款車以BMWiX為基礎,車身采用E Ink,也就是電子墨水材料,可以讓車輛在黑、白兩個顏色間自由切換。

而這一次在BMW i 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Dee》上,該技術則進一步升級,電子紙薄膜覆蓋整個車身,通過不同的電脈沖,車身可變顏色多至32種,並可獨立分區變換車身上每一部分的顏色。

不過,對於這項技術的正確理解或許與這款車的展示效果並不相同。

如果單純理解為車身變色技術,事實上這並不符合目前的法規。

但如果這項技術被應用於交互領域,則有很大前景。

目前不少智能汽車也開始在車外交互做努力,例如通過前大燈的燈語開啟迎賓效果,利用大燈進行投影,對其他交通參與者進行安全提示或傳遞禮讓信息,還有車企選擇在車外安裝LED顯示屏,來進行交互與傳遞個性化信息。

E Ink技術同樣可以用於車外交互,無論是對車主進行迎賓效果,還是與其他交通參與者進行安全交互,其效果都要優於LED屏幕或大燈。

原因在於,過多的屏幕、燈光會對車身整體設計造成影響,特別是大燈的數量、形狀與面積,更是會影響一輛車的顏值。

如果采用E Ink技術,在無需交互時可與車身保持同色,不會影響車輛的整體外觀設計。

這些技術令人更加期待次世代的智能汽車,但這些畢竟出自全球最尖端科技的展會——CES,它們到底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5的下一代BMW,我們將看見這些技術的影子

BMW i 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Dee》終究隻是一輛概念車,對它的理解或許需要更具想象力。

在CES上,BMW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這款車展示出BMW在未來軟硬件上的無限可能性,令BMW可以充分挖掘其數字化創新的潛力』並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齊普策還表示,這些技術當中,BMW先進平視顯示系統的技術或將首個登上量產車,實現落地。

據BMW集團介紹,從2025年起,繼承1960年代BMWNew Class精神的『新世代』車型也將在數字化、電動化和可持續發展領域樹立新標桿。

也就是說,這臺車上的部分技術與設計,最快將落地在2025年推出的BMW車型上。

這款BMW概念車或許不會得到整體量產,但它所傳遞出的技術與理念,將來會落地到每一輛BMW車上,未來BMW或許不會有一輛叫Dee的量產車,但會有整整一個時代的BMW,讓我們都能看到這臺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的影子,賦予不同產品獨特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