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張霖鬱
編輯/ 黃大路
設計/ 趙昊然
題圖/ 張 萌
三家德國車企財報的風格體現了各自的調性。
規模最大、截至3月31日擁有67.69萬名員工的大眾汽車集團,財報用詞通俗易懂,內容詳盡,但缺乏一點精致感;BMW集團的財報,從字體到版式,保持了高端品牌該有的質量,文字體現出『BMW之悅』的親和力;賓士集團的財報裡,最大程度傳遞了精確和高冷,而這種高冷是從極簡的文字而來。
5月初,這三家均發佈了2023年第一季度的財報。
大眾集團共交付乘用車203.9萬輛,同比上升7.5%;BMW集團交付58.81萬輛,同比下降1.5%;賓士集團共交付乘用車50.35萬輛,同比增長3%。
三家車企中,BMW是唯一同比下降的企業,原因主要來自亞太地區,大概率是因為中國市場。
BMW集團第一季度在中國交付19.5萬輛,和2022年第一季度的20.9萬輛相比,下跌了6.6%。
相比之下,大眾集團一季度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更為低落,南北大眾以及大眾集團在華其他渠道總銷量為64.40萬輛,與去年同期實現的75.34萬輛相比,大幅下降了14.5%。
但因為北美和歐洲西部等市場的強勁表現彌補了中國市場的頹勢帶給大眾集團的負面影響。
賓士是唯一在中國一季度打勝仗的品牌,共交付19.1萬輛,同比微增2.6%。
整體來看,除了歐洲東部以及中國市場,這三家車企在全球其他地區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有些市場略降忽略不計》。
歐洲東部目前仍處於投資風險地區,該地區包括了烏克蘭和俄羅斯。
銷售收入方面,大眾集團全球一季度實現了761.98億歐元,同比2022年的627.11億歐元,增長了21.5%。
這裡的銷售收入並沒有包括中國的南北大眾,這兩家合資公司一季度共實現6.25億歐元銷售收入,同比下降24%。
BMW集團實現全球一季度368.53億歐元的銷售收入,2022年為311.42億歐元,同比上升了18.3%;賓士集團全球一季度實現375.16億歐元,2022年為348.58億歐元,同比增長8%。
雖然BMW銷量超過賓士,但從銷售收入以及利潤看,賓士整體的盈利水平超過了BMW。
大眾集團的體量和賓士、BMW不在同一量級,但歐洲企業共同面臨的因俄烏戰爭產生的通貨膨脹、能源價格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導致大眾集團的盈利水平下降,它原有的規模優勢無法幫助其進一步降本,這也導致大眾集團的利潤在絕對數上並不能與賓士、BMW拉大差距。
賣得多,不一定賺得多,這是大眾集團當下的真實寫照。
豪華品牌如賓士、BMW以較高的單價、相對低的銷量實現與銷量規模更大的車企相同的盈利水平,這解釋了為什麼國內廠家這兩年紛紛推出高端品牌。
2023年一季度的財報顯示,在盈利能力上,賓士保持了老大的位置。
最賺錢的賓士
賓士一季度息稅前收益《EBIT》為55.04億歐元,同比增長5%;相比之下,BMW略低,為53.75億歐元。
凈利潤方面,賓士2023年一季度為40.11億歐元,去年同期為35.86億歐元,同比增長12%;BMW一季度凈利潤為36.62億歐元,去年同期為101.85億歐元,同比下降64%。
BMW凈利潤驟降。
細看去年一季度財報,裡面有一項其他經營成果《other financial result》為85.31億歐元,這筆收益讓BMW集團去年的凈利變得奇高無比。
汽車商業評論就此數據咨詢BMW集團,他們回復,『這筆數字是2022年2月22日,華晨BMW跟BMW合並財務報表後帶來多種形式的一次性收益,包括現金收益』
如果去年不加入這筆收益的話,BMW集團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將翻番。
大眾集團2023年一季度的稅後利潤為47.3億歐元,去年同期為67.43億歐元,同比下降29.9%。
稅後利潤的下降與銷售成本、物流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的上漲有關。
賣得越多,相關成本越高,導致稅後利潤減少。
賓士的業績與康林松《Ola Källenius》掌舵有關。
作為梅賽德斯-賓士集團董事會主席,他其實是財務出身,學的是金融和管理,2018年下半年接管戴姆勒集團後,他便開始著手產品結構以及價格的調整,高價高利潤是他的目標,從目前賓士的盈利能力來看,這一目標正逐步落地,執行得還不錯。
大眾滲透率墊底
根據乘聯會數據,4月中國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為49.5%,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為35.5%,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4.1%。
與國內情況相比, 三家德企的滲透率普遍不高。
BMW還算相對領先。
2023年一季度,BMW集團全球新能源車共銷售11.05萬輛,同比增長23.2%,和總銷量58.81萬輛相比,滲透率為18.77%;賓士新能源車共銷售了9.17萬輛,同比增長23.92%,和總銷量50.35萬輛相比,滲透率為18.2%。
大眾集團純電加上混動車型,總銷量為19.68萬輛,新能源滲透率為9.6%。
大眾集團在新能源方面,基本押寶在純電技術路線上,相對而言,BMW和賓士都有混動車型,占比都基本在40%以上。
再看下純電車型的滲透率。
BMW一季度共銷售了64647輛純電車型,2022年同期銷量為35289輛,同比增長83.2%,滲透率11%;賓士純電銷量為51639輛,去年同期銷量27360輛,同比增長89%,滲透率為10.2%;大眾集團純電車型銷量為141023輛,去年同期為99224輛,同比增長42%,滲透率為6.9%。
這幾項數據由此看出,BMW和賓士正飛速跟上新能源轉型的節奏,這兩家定位在豪華市場的跨國車企轉型速度不相上下。
而大眾集團,起步早,但轉型速度仍不理想。
新能源技術路線上,大眾基本押註在純電,這也使整個新能源車型滲透率偏低。
從一季度報表來看,即便和賓士、BMW相比,大眾集團也處於落後的狀態。
今年4月上海車展期間,大眾集團董事會主席奧博穆《Oliver Blume》帶領100多位董事會成員、各品牌各業務口的高管包機來滬參觀,隨後CARIAD董事會大部分成員被解雇,他們真正的焦慮,是因為尚未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來應對暫時落後的轉型局面。
來華的原因之一,是在內部拉齊這種焦慮感。
另外,一季度的財報顯示,大眾集團銷售收入中,奧迪和保時捷占比34.4%;經營成果《financial result》中,奧迪和保時捷占比則高達61.65%,而大眾品牌以及集團旗下其他乘用車品牌隻占30%不到。
奧迪和保時捷的財務表現掩蓋了大眾以及其他品牌的真實現狀。
另外,一季度南北大眾在中國市場兩位數的下滑也增加了大眾高層的焦慮。
燃油車整體下滑,而ID車型的銷量無法迅速上量彌補燃油車數量的損失,這是南北大眾目前失利的原因。
研發投入與現金流
三家跨國公司都在加大研發投入。
大眾集團一季度投入了50.71億歐元,同比增長16.3%,占銷售收入6.7%;BMW投入了18.05億歐元,同比增長15.1%,占銷售收入4.9%;賓士投入24.7億歐元,同比增長25%,占銷售收入6.6%。
研發主要投入在新能源車型、數字化、自動駕駛以及其他有利於轉型的項目上。
從研發占比看,大眾集團是最多的,占銷售收入的6.7%,但和去年相比略降。
賓士在財報中表現出來的研發決心似乎是最大的,實際它的研發占比也不低,6%,略略低於大眾集團。
BMW相對在一個標準的區間裡,4.9%。
從經營現金流來看,BMW一季度為69.77億歐元,遠高於賓士的37.3億歐元,大眾集團則為59.63億歐元。
三家中,一季度投資活動現金流凈額為正數的隻有大眾集團,數額為53.71億歐元。
賓士一季度的投資活動現金流凈額為-29.44億歐元,BMW為-23.57億歐元。
投資活動現金流凈額為負數,意味著兩家公司正在進行一系列的產能投資、建廠、金融理財等與投資相關的支出事項,總額超過了流入的投資現金流數量。
籌資活動現金流凈額,這三家都是負數,說明籌資活動的現金流流出高於這一活動的現金流入。
大眾集團、BMW和賓士分別是-39.06億歐元、-43.62億歐元、-7.98億歐元。
籌資活動現金流流入一般包括公司發行債務、發行新股權等融資活動,籌資活動現金流出包括償還債務、支付利息、股權償付等。
此次一季度三家公司籌資活動現金流凈值均為負數,相關專家分析可能與去年美聯儲和歐洲央行持續加息,融資成本增加有關。
加入去年底現金流凈值,大眾集團、BMW和賓士的現金流凈額分別是71.34億歐元、171.78億歐元以及173.93億歐元。
三家的預判
對於今年餘下三個季度全球車市以及中國市場的判斷,三家的看法非常不同。
大眾集團對整個市場的判斷保持樂觀。
他們認為歐洲、北美、南美以及亞太區都將有所增長。
但他們認為歐洲西部,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等國家會增長強勁,北美、南美、亞太地區也會顯著增長,大眾沒有對中國市場進行明確預測。
大眾集團2023年的銷量目標是乘用車實現950萬輛,他們2022年全年實際銷量為826萬輛。
相比之下,BMW集團對宏觀經濟的預估相對保守,他們認為俄烏沖突產生的通貨膨脹、利息變動以及能源價格上漲仍是影響汽車市場的因素。
BMW認為歐洲市場2023年將微增,中國市場隨著疫情的結束,也將穩步增長。
BMW看好的是美國市場,預判會增長強勁,重要的是,BMW車型在這個市場將有穩定的價格。
歐洲市場因為供應鏈問題去年積壓了不少訂單,所以整體銷量不會差。
他們認為人力成本增加、原材料短缺、物流成本上漲在歐洲仍會持續。
BMW對自己的預測是旗下三大品牌總量會增長。
汽車業務方面,息稅前收益率預計達8%-10%。
和前兩家相比,賓士極為冷靜,偏悲觀,他們對整個2023年全球經濟並不十分看好。
他們認為市場隻是微增,包括歐洲和美國市場,中國將從疫情的影響中逐步復蘇,略有增長。
與大眾和BMW截然不同的是,賓士並不指望2023年自己乘用車銷量有所增長,他們預測與2022年持平,調整後的銷售利潤率目標達12%-14%。
2023年營收目標也隻與2022年持平,息稅前收益略低於上一年,這是賓士的理性期待。
對於這三家實力雄厚的德國企業來說,面對當下的轉型階段,錢和時間,他們或許更需要時間。
2023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滲透率是他們看重的指標。
雖然,此次財報裡顯示的是前三個月的數字,不能完全預判全年表現,但對於車企而言,每一季度的表現都將直接影響全年業績。
加入軒轅之學 成就新汽車人
巨浪班——頂級產業鏈創新課程
鈴軒班——頂級供應鏈創新課程
金軒班——頂級營銷創新課程
軒轅之學與裡昂商學院共創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