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賓士EQE SUV上市,4款車型的售價區間為48.6萬元~63.06萬元。
作為一款基於全新EVA純電平臺打造,和GLE級別相同的中大型SUV,EQE SUV的頂配價格甚至夠不到GLE的入門價位,並且和同為中大型SUV的蔚來ES8相比,EQE SUV無論在入門價位還是頂配價格上,都比ES8更低一些。
這個定價,足以說明賓士在電動車領域已經徹底放下身段。
但奇怪的是,大家對這個售價並沒有特別驚訝,反倒是對蔚來ES6 36.8萬元的售價表示價格合理。
賓士在經歷了EQC優惠15萬元上下、EQS優惠20多萬元的巨額優惠幅度,但銷量仍不見起色的尷尬情形後,顯然對自己在電動車領域的定位有了清醒認識,最起碼在國內電動領域,有了清醒認知。
那麼,賓士如此定價,是在向新勢力示弱還是在向市場妥協?在我們看來,賓士的低價策略,很明顯是在向市場妥協。
作為傳統豪華品牌,賓士在科技化配置上始終走在行業前列,正如每次S級換代,都會讓整個汽車市場耳目一新。
因此對賓士來說,向新勢力示弱完全沒有必要。
隻是賓士如此定價,會讓新勢力在2023這個本就內卷嚴重的年份裡,感到無比焦灼。
此前,新勢力通過電動動力與BBA進行錯位競爭,因新勢力外觀造型普遍前衛,且更願意釋放車輛科技化配置,而電動動力又在根本上彌補了動力平順性,以及響應上的弊端。
所以,較長一段時間內,新勢力手握這些法寶的確夠格和BBA一較高下。
但當傳統豪華品牌剛開始轉身時,長時間的燃油車造車理念,使得BBA在技術釋放上較為保守,這就導致BBA的電動車輛往往不具備較高的智能化表現,但在舒適度和操控表現上,他們依舊強勢。
隻是對多數消費者來說,科技化配置通過視覺聽覺更容易感知,而底盤上的相關優勢,卻需要一定駕駛經驗才能夠體驗得到。
這種產品特性,也使得傳統豪華品牌電動車用戶群體發生分化。
如果首次購車選擇純電動車,很多消費者大概率會因為豐富的配置而選擇新勢力;但如果有一定駕駛經驗,且經過實際試駕感受之後,部分朋友就會舍棄配置,忠於傳統豪華品牌電動車,因為這些傳統豪華品牌在電耗、續航以及駕乘感受上,相比新勢力仍占有優勢。
那麼,賓士這次轉身,到底會給哪些品牌和車型造成壓力?
在我們看來,這個定價並不針對某個具體的新勢力品牌,他會對所有新勢力品牌形成無差別打擊。
此前,新勢力之所以能硬剛BBA,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深知BBA不可能將同級別車型的價位,拉低到和他們處在同一區間。
而且在配置上,豪華品牌以及超豪華品牌向來都非常吝嗇,盡管其技術層面能夠輕松達成,但豪華和超豪華品牌,往往會將部分配置做成單價比較高的選裝項,並且不會標配。
所以,即便正面硬剛,豪華品牌礙於本身產品體系的特征,往往沒有有效應對措施。
但賓士這次卻沒按套路出牌,在純電車型銷量受到打擊後,賓士痛定思痛,直接把中大型SUV價格拉低到向新勢力品牌看齊。
這一舉措意味著,賓士後期推出的純電動車型將會依照EQE SUV的定價形成一個階梯狀的價格體系,也就意味著後期尺寸或級別小於EQE SUV的純電車型隻會更加便宜。
但更低的售價並不是賓士的殺手鐧,EQE SUV全系標配了膝部氣囊、前排中間氣囊以及被動行人保護,這三項配置在Model X上根本沒有出現,在小鵬G9頂配車型上也沒有、隻有蔚來ES7配備了前排中間氣囊。
像L2級駕駛輔助、車載高德地圖、OTA升級、大尺寸液晶儀表和中控屏幕,語音控制功能等,新勢力經常作為賣點的配置,賓士這次一個不落的全都給EQE SUV配上了,並且還多出了全系標配的AR實景導航功能。
這一通操作下來,讓我們直觀感覺到,賓士在純電動車上的確用心了,而且實實在在放下了『賓士』的架子。
這下,壓力就來到了新勢力這邊。
如何跟放下身段,但品牌影響力又明顯大於自己的賓士進行競爭?這將成為新勢力未來一段時間內,最應該考慮的問題。
總結:
賓士和BMW純電車型賣得不好,除了配置問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就是賓士、BMW已經習慣了依靠品牌知名度做傳播推廣,這就在消費者思維中形成刻板印象,這倆品牌隻有油車,奧迪情況相對要好一些。
而現實情況也是如此,賓士4S店銷售顧問對純電車型的傳播問題非常頭疼,因為許多購買新勢力純電車型的消費者,壓根不知道賓士還有純電車型。
因此,當BBA加大純電車型宣傳推廣力度後,新勢力才會真正面對一個更全面的B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