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秒浮點運算67億億次,對於自動駕駛意味著什麼?

在毫末喊出『中國量產自動駕駛行業第一』之時,勿言毫末年少輕狂,固然是大樹底下好乘涼,也正是好風憑借力,送其上青雲。

這是自動駕駛的大時代,風口之上,毫末走了風尖上。

文丨王碩奇

編輯 | 深夜遊泳的小魚兒

毫末正成為中國自動駕駛市場的明星公司,高調,並聲量滿滿。

1月5號元旦假期剛過,毫末AI DAY來了。

這個時間點的發佈會,更像是一部年度總結報告和對2023年的趨勢預測。

每秒浮點運算67億億次,對於自動駕駛意味著什麼?

從整場發佈會來看,核心技術的進展主要有兩項:

1、與火山引擎聯合打造了每秒浮點運算達67億億次的中國自動駕駛行業最大智算中心雪湖·綠洲(MANA OASIS);

2、MANA五大模型實現全新升級,視覺自監督大模型首個實現4D Clip的自動標註。

乍一看,似乎也沒什麼,這個我們後邊細說。

相比這兩項技術展示,毫末對行業的預測和總結似乎更容易理解和關注。

毫末董事長張凱在分別在行業層面、技術層面和產品層面對自動駕駛的發展做出了預測:

行業層面:2023年自動駕駛將全面進入3.0時代;高級別智能駕駛將成為中端車型標配;全新一代芯片、傳感器進入市場,自動駕駛生態呈現更豐富多樣性。

技術層面:大模型在數據合成、知識提取等方面的能力將助力自動駕駛迭代速度實現量級提升;自動駕駛系統比拼將由功能競爭轉變為通勤效率競爭;超算中心會成為自動駕駛企業的入門配置。

產品層面:城市導航輔助駕駛進入重感知階段,大規模量產交付大幕拉開;智能駕駛的用戶體驗將從嘗鮮轉變為用戶依賴;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整體成本降至10萬元以內,將進一步改善生產關系。

人才領域,張凱判斷AI自動駕駛領域激烈的人才競爭將會延續到2023年。

而基於以上判斷,張凱在闡釋毫末2023年的發展規劃時,將其描述為『2023年四大戰役』。

最重頭的是『智能駕駛裝機量王者之戰』,毫末將完成多平臺、數十款車型、數十個項目的異步並行開發,通過智能駕駛流程化開發和標準化交付,進一步推進未來搭載毫末輔助駕駛產品的乘用車達百萬量級的目標;

其次是『MANA大模型巔峰之戰』,毫末將在智算中心助推下,將大模型的應用落地進行到底;

第三場戰役是『城市NOH百城大戰』,毫末城市NOH將有序落地到國內100個城市,引領城市導航輔助駕駛的大規模量產落地;

最後是『末端物流自動配送商業之戰』,毫末將繼續堅持5S合作服務模式,助力合作夥伴快速實現產品和解決方案落地,加速無人配送行業應用進程。

在各種場合的對外宣傳中,毫末已將自己描述為中國第一的自動駕駛科技公司。

能喊出這樣的口號,與毫末同時在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發力有關。

乘用車背靠長城汽車,其產品落地速度和規模確實無人能敵。

在物流配送方面,與北京地利之便不無關系。

01.

每秒浮點運算67億億次意味著什麼?

當前數據已經成為所有自動駕駛企業的核心資源,面對越來越多的數據爆炸,如何高效快速處理成為了最大的難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浮點運算的單位從億變成了億億。

在AI DAY現場,毫末智行宣佈智算中心雪湖·綠洲(MANA OASIS)正式成立。

毫末表示,MANAOASIS是目前中國自動駕駛行業最大智算中心,由毫末智行與火山引擎聯合打造,每秒浮點運算達67億億次,存儲帶寬每秒2T,通信帶寬每秒800G。

67億億次是什麼概念呢?

作為對比可以參考聯想公司為德國萊佈尼茨超算中心設計制造的排名全球第13的超算中心,其認證計算能力為1.9億億次每秒浮點運算能力。

海量的產品數據、超大規模的數據訓練、大模型的應用等,都對算力提出了更龐大的需求。

基於火山引擎豐富的大數據積累和底層技術,MANA OASIS實現的計算、存儲、通訊能力,讓數據更快速轉化成知識,以實現降本增效的目的。

在算力優化方面,毫末與火山引擎合作,部署了Lego高性能算子庫、ByteCCL通信優化能力、以及大模型訓練框架。

軟硬一體,把算力優化到極致。

在訓練效率方面,基於Sparse MoE,通過跨機共享,輕松完成千億參數大模型訓練,且百萬個Clips訓練成本隻需百卡周級別,訓練成本降低100倍。

有了這麼強的算力,毫末的大模型就有了更強的用武之地。

此次在毫末AI DAY,毫末的大模型也得到了強大的更新,MANA五大模型全新亮相升級。

其中,視覺自監督大模型,讓毫末在中國首個實現4D Clip的自動標註;

3D重建大模型,助力毫末做數據生成,用更低成本解決數據分佈問題,提升感知效果;

多模態互監督大模型,則可以完成通用障礙物的識別;

動態環境大模型則進一步使用重感知技術,降低對高精地圖依賴;

人駕自監督認知大模型讓毫末的駕駛策略更加擬人化,安全及順暢。

MANA五大模型全面提升了毫末感知和認知層面系統化的底層技術能力。

『在五大模型助力下,MANA最新的車端感知架構,從過去分散的多個下遊任務集成到了一起,形成一個更加端到端的架構,包括通用障礙物識別、局部路網、行為預測等任務,毫末車端感知架構實現了跨代升級』顧維灝表示。

這也意味著毫末的感知能力更強,產品力更強,向全無人駕駛加速邁進。

強大的算力,高效的數據模型,成為毫末持續閉環進化的一個重要基礎,這一基礎也成為毫末在技術領先上的底氣。

毫末智行CEO顧維灝表示:『MANAOASIS讓毫末擁有了超級計算能力,數據、算力充沛,毫末的技術產品能力將更加強大。

在‘MANA OASIS’加持下,毫末將沖刺進入自動駕駛3.0時代』

在張凱看來,『3.0時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要依據用戶真實使用場景中的數據,來驅動自動駕駛的迭代,以保證迭代的精準性,持續激發車輛智能駕駛系統的顧客價值,從而進入『產品越好用、用戶越愛用』這樣精準迭代的正向循環。

在他看來,1.0時代主要是依靠硬件,靠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以及車輛本身的線控能力來實現一些單車道自主巡航等功能,也叫硬件驅動時代;2.0時代在不增加硬件的情況下,依靠軟件加強了車輛的橫向控制,這時車輛的橫向控制和縱向控制還是解耦的,可以實現類似自主變道,主動躲閃等功能,又叫它軟件驅動時代。

02.

量產數量與技術之間形成高效循環

根據毫末的預測,2024年上半年,毫末城市NOH落地將達到100城,這是中國第一個可大規模落地的城市導航輔助駕駛,以重感知、大模型的技術路線及技術應用、用戶閉環的數據建設等方向保持領先位置,2025年毫末HPilot全面進入全無人駕駛時代。

毫末自出生以來,可以說從來不用擔心量產上車的問題,不過難能可貴的是毫末在拓展無人駕駛技術在自動配送方面的應用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張凱表示,2022年毫末持續穩居中國量產自動駕駛第一名,三代HPilot產品搭載至魏牌、坦克、歐拉、長城炮等近20款車型,輔助駕駛用戶行駛裡程突破2500萬公裡;毫末城市NOH是中國第一個可大規模量產的城市導航輔助駕駛產品,目前軟件封版達到交付狀態;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已初步完成商業閉環,交付超1000臺,小魔駝配送訂單量突破13萬單,商業化進程正全面提速;MANA學習時長超42萬小時,虛擬駕齡相當於人類司機5.5萬年。

其發佈的自動駕駛落地乘用車進展顯示:

2021年11月,搭載毫末智行高速NOH導航輔助駕駛的魏牌摩卡NOH智慧領航版正式上市;

2022年8月,搭載毫末智行城市NOH導航輔助駕駛的魏牌摩卡DHT-PHEV首次亮相,這是繼小鵬P5之後,又一款規模量產具備城市NOH導航輔助駕駛的車型;

2022年11月,第一批搭載毫末HPilot的300臺摩卡PHEV啟航歐洲,毫末智行也由此成為中國首個出海量產落地的自動駕駛公司。

這其的中意義在於中國量產的自動駕駛經過了歐洲嚴格的數據安全測試。

在2022年城市自動駕駛輔助成為智能汽車最前沿的落地技術之一,這其中隻有個別廠家開啟了小規模測試版本,而作為其中最年輕的毫末,短短幾年時間躋身到第一梯隊,速度不可謂之不快。

毫末智行至今成立剛剛超過1000多天,演繹出了中國自動駕駛的毫末速度,用過硬成績驗證了『漸進式自動駕駛路線』的正確性。

對於毫末而言,技術進步帶來了龐大的訂單,訂單又帶來了更多的數據,數據又催動了技術迭代,形成了穩定正向的循環。

而毫末什麼時候能夠拿到非長城系的乘用車訂單呢?

隨著技術的強大和獨立的運營,終有一天市場的天平會向此傾斜。

03.

毫末的勝負欲

事實上在整個自動駕駛行業終,有眾多的玩家,有百度這樣高階自動駕駛反哺L2+這樣的,有小鵬理想大量依靠高精地圖的,毫末似乎與各家的路線都不盡相同,堅持『重感知』的毫末似乎在未來能走的更快。

目前各大廠商都有自己的科技日,大部分一年一開,小部分半年一開,像毫末這樣一季度一次的AI DAY,可以說是全球僅此一家。

這也對毫末的速度和成果產生了更高的要求,畢竟每次的AI DAY都要有新的東西。

正如張凱對毫末全新品牌願景的描述:讓機器智能移動,給生活更多美好。

他說:『隨著自動駕駛技術逐步走向成熟,會有越來越多的機器終端具備智能移動的能力,這將極大改善人們的生產、生活和交互方式,讓人們能夠享受安全、高效、便捷的出行及物流體驗』

『技術成熟,更大的遠景』,這樣的字眼或許三年多來的成長讓毫末已經不隻是一家為長城賦能的公司。

在他們喊出『中國量產自動駕駛行業第一』之時,勿言毫末年少輕狂,固然是大樹底下好乘涼,也正是好風憑借力,送其上青雲。

這是自動駕駛的大時代,風口之上,毫末站在了風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