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迎『寒冬』投資與回報不成正比寫到最後
自動駕駛是智能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有人持悲觀態度,那便是比亞迪。
此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稱自動駕駛是忽悠,是被資本裹挾和炒作的一個概念,最終就是一個高級輔助駕駛。
隨即,遭到不少行業大佬的反對,其中包括餘承東、何小鵬等人。
那王傳福真的說錯了嗎?從目前情況來看,其實有一定的道理。
5月份,號稱『卡車自動駕駛第一股』的圖森未來,收到了納斯達克的停牌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不是圖森未來第一次收到類似通知了。
今年3月份,因未及時提交財報數據,不符合上市規則,遭到警告。
除面臨退市風險以外,還陷入裁員風波。
據悉,圖森未來將重組其美國業務並裁員30%,這將影響約300名美國員工。
與此同時,阿裡正在調整自動駕駛業務。
具體而言,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全部並入菜鳥集團,達摩院不再保留相關業務和團隊。
同樣,另一邊的跨界玩家也遇到了困難。
其中,蘋果早在去年便宣佈放棄推出『L5級』全自動駕駛車輛。
而集度方面,近日被傳出其自動駕駛負責人王偉寶離職的消息。
有專業人士指出,預計2023年將成為中美兩國開始撤出資金密集型的L4級別自動駕駛業務的一年,全球可能僅有少數公司堅持此業務。
自動駕駛對汽車行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在推動的過程中,其難度不亞於造車,甚至比造車更勝。
造車盡管燒錢,至少能讓車企看到希望,通過後續銷量的提升,可止住燒錢的窟窿。
而自動駕駛就像一個『無底洞』,瘋狂砸錢還看不到出路。
以通用汽車為例,旗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Cruise平均每天虧損超過500萬美元,去年就燒掉了19億美元。
而導致虧損擴大的主要原因是與商業化有關的開發成本增加。
通用汽車財大氣粗,無懼虧損。
但其他企業不同,不得不通過放棄自動駕駛業務,從而遏制虧損。
據資料顯示,2019年,Uber每月就為自動駕駛砸進高達2000萬美元的資金。
由於研發投入過高,盈利希望渺茫。
在2020年,Uber將旗下自動駕駛部門ATG出售給Aurora Innovation公司。
及時止損的Uber,在2021年第一季度實現了虧損收窄。
從上述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自動駕駛的燒錢程度。
至於說看不到希望,因為實現高階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需要克服諸多難題,比如,數據難題、算法難題、安全難題、可靠性難題以及法律法規難題等。
目前已有車企克服了技術方面的難題,但是由於法規和應用標準層面的制約,再加上消費者的質疑,在短時間內很難實現大規模商業化落地。
眼看著高階自動駕駛落地遙遙無期,資本更是對其喪失信心。
據數據顯示,2022年自動駕駛領域融資總額超200億元,同比上年的932億元下降約80%。
這意味著,無法通過融資回血的自動駕駛公司,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資金壓力。
高階自動駕駛落地之路,道阻且長。
但辦法總比困難多,不少企業紛紛改變策略,將重心轉向L2級輔助駕駛,以此作為自動駕駛規模化的流量入口,拉動規模化盈利。
同時,還能通過L2數據反哺,助力L4級泛化能力提升。
總之,無論結果如何,能夠繼續在自動駕駛之路前行的企業,也未嘗不是一種勝利。
純電車
純電汽車專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