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需要的是自動駕駛,還是駕駛輔助?

2023年,需要的是自動駕駛,還是駕駛輔助?

自動駕駛的發展,或許已經接近臨界點。

前些年,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被總結為『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

當日歷翻到2023年,電動化的步伐在加速,而智能化卻似乎遇到了瓶頸,其最大的問題,就出在自動駕駛之上。

在原本的設想中,當汽車電動化實現技術突破後,智能化技術就需要進行突破了。

這裡的智能化,主要是指單車智能,也是高級輔助駕駛的一種體現,雖然現在很多品牌車輛已經搭載了高級輔助駕駛系統,但僅實現了L2、L3的部分自動駕駛,距離L4乃至L5的自動駕駛還很遠。

單車智能技術的提升,給自動駕駛的實現提供了技術儲備和實現可能,逐步提高單車智能的技術,一步步實現單車智能下的自動駕駛。

再疊加互聯化能力,例如V2X技術,將多變的道路信息傳送給已經實現單車智能的汽車,自動駕駛就可以更加安全、更加高效。

最終,如同科幻電影一般、無人駕駛汽車可以呼之即來,徹底的共享化就可以實現。

但在2023年的當下,自動駕駛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霧之中。

去年以來,特斯拉自動駕駛『靈魂人物』卡帕斯宣佈離職,蘋果大幅裁減自動駕駛測試員,福特與大眾自動駕駛公司Argo AI關停,另一家科技公司Embark燒光90億美金後黯然破產,自動駕駛科技龍頭Mobileye也一度市值暴跌……

曾經對自動駕駛充滿信心的特斯拉,如今也低調了許多。

FSD被冠以『完全自動駕駛能力』的名號——隻是一種能力,而非真正的自動駕駛。

並且在官網上明確標註:『車輛尚未實現完全自動駕駛』,還有待『進化與完善』。

回想幾年前,無論是傳統跨國巨頭還是特斯拉這樣的後起『新勢力』,都對自動駕駛信心滿滿。

2017年左右,沃爾沃的2025願景是『希望自動駕駛汽車到2025年時占其交付量的1/3』,通用的目標是2025年通過5G超高速網絡和高級人工智能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而福特當年不僅向Argo AI砸下10億美元,還一度申請了『可拆卸方向盤和踏板』的專利,似乎自動駕駛已經伸手可得。

如今距離2025隻剩下十多個月,這些曾經美好的願景幾乎註定將全部落空。

2017

2019

2022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可以從研究機構Navigant Research《去年被並購整合進Guidehouse》每年發佈的自動駕駛排行榜中窺見一斑——通過觀察2017年、2019年和2022年的榜單,不難發現一個顯著的變化。

從2017年的百花齊放,如今這一領域的競爭者隊伍正在逐步萎縮。

而這一技術的領跑者,從2017年時的通用、福特、雷諾-日產、戴姆勒,悄然變成了Waymo、Mobileyes和百度。

除了前面提到的主機廠之外,豐田、本田、現代、PSA、大眾、沃爾沃、BMW在2017年時還在這份榜單之上,而到了2022年,除了特斯拉、分別化身為『馬甲』Cruise和Motional的通用和現代,大多數主機廠已經從這份榜單上消失。

在西方跨國巨頭紛紛戰略放棄自動駕駛的同時,中國的自動駕駛研究卻呈現上升勢頭。

百度已經從跟隨者成為了領跑者,文遠知行、小馬智行也保持了競爭力並繼續上榜。

但與此同時,方興未艾的自動駕駛浪潮在國內其實也有所降溫——百度放棄了入局整車制造想法而專心於Apollo平臺;阿裡達摩院也大幅調低自動駕駛業務重視程度;而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等主攻L4的公司,則把方向轉向更易落地的L2,轉向嘗試成為Tier1供應商。

過去幾年的現實已經證明,自動駕駛的研發歷時很長且需要投入重金,而又很難在短期見到利潤,性價比著實不高。

即使是很早就在美國提供無人車服務的Waymo,每月有1500名乘客,但營收也不過才萬餘美元,和研發動輒以億計的投入相比可謂杯水車薪。

對於國內市場來說,無人車服務所需要的測試員和工程師,人力成本遠高於出租車司機。

再疊加上可能發生的事故所帶來的法律風險,十年內人們或許都無法見到大規模的無人駕駛成為現實。

自動駕駛或許還有未來,但至少在當下,自動駕駛仍然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而從自動駕駛降維到駕駛輔助,或許更符合當下的趨勢。

相比較不僅技術尚未成熟、法律法規也遠未解禁的完全自動駕駛,自動駕駛輔助的需求顯得更加現實和緊迫。

就在上周三,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佈,將要求所有新車安裝自動剎車系統《AEB》,以避免車禍發生——所有輕型車輛,包括轎車、大型皮卡和SUV,都應配備自動剎車功能,以避免在時速不超過37英裡《約合60公裡》的情況下撞到行人;此外,汽車應具備緊急制動功能,以避免在時速高達62英裡《約合100公裡》的情況下撞到靜止車輛或緩慢行駛的其他車輛。

同時,這些系統還必須能在夜間良好運作。

目前美國市場在售的新車中,AEB的配備率已近90%,但並非所有車輛都符合NHTSA所提出的新標準。

美國交通部副部長波莉·特羅滕貝格為此表示:希望這項規定能夠避免大量事故,這項新規定將提高汽車制造商的成本,他們通常會抵制各種新規定。

但目前該技術已經相當發達,是時候更進一步了。

盡管AEB並不能完全防止發生車禍,但至少可以通過降低速度來減輕事故的嚴重程度。

根據美國政府的估計,所有車輛都配備自動剎車系統的提議,每年至少可以挽救360人的生命,減少約2.4萬人受傷。

而自動駕駛技術降維反哺駕駛輔助,正是當下的新風潮。

實際上,百度早在3年前,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降維打擊』。

2020年,百度開始將L4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到輔助駕駛領域。

Apollo首先以自主泊車技術為切入點,逐漸擴展到各類駕駛環境,將L4級的Apollo Lite用在乘用車AVP和ANP兩套解決方案上。

百度AVP泊車系統目前已經和多家汽車廠商的10多個車型展開合作,高性價比的ANP2.0領航輔助駕駛也於2022年10月完成第一批量產交付。

去年上市的歐拉閃電貓《參數丨圖片》,其泊車就采用了百度方案,市場反饋良好。

但另一方面,降維而來的高階輔助駕駛,卻依然有應用層面的問題。

如今的車市極度內卷,年初的價格戰影響仍未完全散去。

主機廠們、特別是自主品牌對於成本愈發敏感。

在價格與成本雙重壓力下,與續航裡程、快充等技術相比,智能駕駛輔助似乎變得不那麼關鍵。

智能駕駛輔助可能帶來額外的銷量,但絕非首要和決定性的因素。

至少,相對簡單而成熟的AEB+ACC+LKAS已經足夠好用且可靠,在大多數消費者眼裡似乎並不比需要激光雷達加持、具備L3能力的系統差太多。

盲目追求硬件堆料,為眼下無法實現的技術願景砸錢,並不符合這個時代的汽車商業邏輯。

弄清楚什麼是消費者真正需要的,顯然更為重要。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主打智能駕駛輔助的幾個品牌和車型,如率先搭載激光雷達小鵬G9、智己L7等,雖然在技術上確實亮眼,但銷量和利潤卻並不樂觀。

反觀比亞迪和五菱,雖然在智能駕駛上沒有明顯的技術優勢,但卻並沒有妨礙他們收獲市場層面的成功。

2023年的今天,相對於成本高昂、技術尚未成熟的自動駕駛,更便宜、更好用的智能駕駛輔助,或許才是大多數中國消費者所需要的。

而這卻並不意味著自動駕駛沒有未來。

對於自動駕駛/智能駕駛輔助的成本,目前業內有一個粗略的共識。

其成本下限不低於整車的3%、而上限不高於5%——下限成本足以讓智駕功能正常使用,而上限則是消費者願意為這套系統支付的最高價碼。

按照這一標準,想要更高階的智能化在15萬至20萬元的主流汽車市場得到應用,其成本需控制在5000-10000元左右。

這一成本范圍,就目前來看還不太現實。

盡管激光雷達已經相比多年前的『一顆價格頂一輛B級車』有著大幅下降,但仍然耗資不菲。

以飛凡R7為例,其采用的Luminar雷達單顆成本就達到10000元,這也難怪該車定價區間達到了27.99-38.99萬。

即便是國產的高精度激光雷達,目前平均成本價也在3000元左右。

而配備了激光雷達,對芯片的算力的要求也會增強,為了與之配套,芯片也需要額外的成本。

Nvidia的Orin-X芯片目前單片價格400美元,同樣約合人民幣3000元。

但成本的降低依然符合預期。

元戎啟行DeepRoute-Driver 3.0智能駕駛解決方案今年3月正式發佈。

搭載該方案的智能駕駛汽車,在導航地圖覆蓋范圍內,可實現全域的高階智駕功能。

而該方案不僅不再依賴高精度地圖,沒有使用區域限制,其搭配單顆激光雷達的高階D-PRO方案,成本可低至1.4萬;而不搭配激光雷達版本的D-AIR方案成本更低至7000元。

激光雷達能夠提供安全冗餘,更高的分辨率能夠探測更遠距離。

但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純視覺路線,也同樣前景不錯。

大疆的千元級智能駕駛套件,全攝像頭純視覺方案、算力最低僅32TOPS,同樣能夠實現高速、城市領航輔助功能。

在五菱的10萬級小車Kiwi上,大疆的這套系統已經小試牛刀。

可能徹底顛覆市場的關鍵因素,或許還在特斯拉。

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FSD,將可能開放給其他汽車制造商使用。

馬斯克在與福特CEO吉姆·法利的一次交流中曾表示:『就像安卓作為一種通用標準可能對手機行業有所幫助一樣,我們可能會開放更多代碼的源代碼』

百度曾經把自己的Apollo看作汽車智能化領域的安卓,但現在來看,更可能成為這一角色的機會,或許依然屬於特斯拉。

馬斯克對於自動駕駛的定位,與國內玩家有著明顯的區別。

特斯拉將自動駕駛功能打包成一項賣點,這意味著這項技術具有商品屬性,它不再是一個宏大的概念,而是一個可以實際盈利的工具。

而特斯拉開源的舉動,不僅將讓自己的地位不可顛覆,更有望促進自動駕駛的真正實現——一如當年安卓推動了智能手機的遍地開花。

變革的關鍵點,或許很快就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