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自動駕駛公司佈局線控底盤,千億級市場有望迎來爆發。

『線控底盤是車輛智能化的一個硬件基礎和底層架構。

沒有線控底盤,談智能化都是空中樓閣』所托瑞安創始人兼CEO徐顯傑近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線控底盤直接關系到車輛的安全性、舒適性、操控性、通過性等。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汽車線控底盤市場廣闊,國內市場規模預計在2026年將達575億元。

據測算,預計2026年全球汽車線控底盤市場規模達1528億元。

國海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國際Tier1線控懸架佈局早,德國威巴克公司、AMK公司和Continental公司是線控懸架領域全球前三。

自主供應商目前大多集中於線控懸架的零部件供應。

該行預計,由於自主供應商技術快速追趕、響應速度較國外Tier1更快,且更加符合自主品牌主機廠降成本的需要,有望加速國產替代。

業內認為,伴隨著智能電動汽車的加速滲透,線控制動市場有望在未來快速增長。

目前,國內多家公司開始佈局線控底盤技術。

不過,受限於技術、商業模式、成本等因素,當前線控底盤的市場滲透率較低。

上海拿森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陶喆不久前指出,對於L3~L5級的高階自動駕駛而言,線控底盤的冗餘+安全是最為重要的兩個因素。

以制動系統為例,對於L3級自動駕駛,在90%的駕駛場景中,當出現單點失效時要求駕駛員10s之內就能接管,即便出現極端情況,駕駛員的接管時間也應該小於2分鐘,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第二套系統在最短時間內進行冗餘制動。

至於L4級自動駕駛,由於備份接管時間更長,對線控底盤的冗餘要求相對會更高。

多家自動駕駛公司佈局線控底盤,千億級市場有望迎來爆發。

在徐顯傑看來,從推廣線控底盤的瓶頸來看,在商用車領域最核心的問題是成本,商用車生產資料屬性強,成本敏感度很高。

『線控底盤賣5萬塊元已經很便宜的,乘用車和商用車的零整比基本上是4~5倍,這會把車價推升到20萬~25萬。

一個滿載49噸的重卡,新車價格落在30~40萬之間,再加上20~25萬的成本,車價就變成了五六十萬』

徐顯傑認為,要通過智能駕駛技術的應用去創造增量價值。

『我們推出了所托定義車,聯合大的貨主或者物流公司,以使用場景定義車輛形態。

不是將線控底盤技術賣給主機廠,產品的價格沒有變,我們向貨主收取技術服務費,給貨主提供的增量價值包括安全運營成本的降低、節能和後市場服務』徐顯傑對記者表示,通過幫助物流公司降低安全運營成本,降能耗、降後市場服務成本,使其支付服務費。

而目前,實現全面自動駕駛存在兩個技術路徑。

一類是循序漸進式方式,通過逐步升級做到完全自動駕駛;另一類是部分新興技術公司,它們會直接切入到L4級技術,實現一步到位。

傳統汽車主機廠更偏向於漸進路線,未來通過軟件升級,可使車輛實現更高級別自動駕駛。

『漸進式背後代表的就是每一步的產業化。

第一步從智能安全駕駛切入的。

第二步就是線控底盤技術。

第三步是構建一個基於大數據的智能駕駛生態』徐顯傑對記者表示,無論是乘用車還是商用車,想要在行業裡做到優秀,關鍵是實際路況下所積累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