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大圓柱的釔為3,真把自己當特斯拉了?

釔為3從技術標準上來說是有一些意思的,比如說率先用上46大圓柱電池,也裝備了全新的電驅系統,同時空調系統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升級。

這些升級的背後,能夠看到江淮在新能源板塊上的突進速度。

用上大圓柱的釔為3,真把自己當特斯拉了?

所以在技術上,從特斯拉挖走一大批工程師的江淮,從內部一直標榜自己是中國特斯拉,尤其是在此次釔為3發佈之後,使用了和特斯拉所謂的同款大圓柱電池包之後,更是將自己技術地位放在第一梯隊。

的確,釔為3開創了一個國產車大圓柱電池包新時代,但這個新時代的最終受益者,未必是釔為。

入門小車拼的是成本和工藝,誰能夠在精致程度上跑贏對手,誰就能夠在銷量上做到最好,目前小型電動車市場的王者是比亞迪海豚《參數丨圖片》以及五菱繽果。

在技術上,兩臺車是沒有拿出過多的『溢出』特性來打動消費者。

比如說比亞迪,定價11萬左右的海豚在尺寸、續航、配置、科技表現上都做得很好,而定價11萬左右的海豚在隻是比10萬左右釔為3貴一萬的基礎上,做到了尺寸更大、續航更長、科技感更飽滿三大優勢。

對於用戶來說,10萬和11萬預算如何選,比亞迪的品牌拉動能力是一定能讓懸吊著江淮Logo的釔為3落入下風。

釔為3存在一個非常明顯的市場問題,就是潛在用戶群體消費需求和釔為3標榜的技術價值,存在嚴重脫節問題,也就是在銷售環節,溝通成本非常高。

理想能夠成功,是因為溝通成本非常低,用戶要的就是冰箱彩電大沙發,能夠在第一層面打動消費者,而釔為的核心問題在於,使用了技術更加復雜的大圓柱高成本電池,集成度更高的電驅以及空調系統也都是主流。

但核心的問題是,用戶看的隻是細節設計、做工、空間以及價格。

特斯拉之所以使用大圓柱電池,是因為從一開始就使用成熟的日本電池制造工藝,電池的確是一個影響續航、充電效率、安全的重要板塊,但更重要的板塊是BMS控制策略,也叫電池管理系統。

從最早的18650升級到現在的4680電池,不用電池包的原因是特斯拉重新設計BMS的成本太高。

江淮從一開始就使用圓柱電池,就是因為從特斯拉過來一批核心工程師,工程師團隊擁有一定意義上的BMS經驗,這也是江淮從ieV4上就使用圓柱電池的原因。

特斯拉使用圓柱電池的原因是,圓柱電池能夠用更大的電流來保持快充快放技術,推動特斯拉的超充發展速度。

但放在充電功率本就不快的釔為3上,是明顯的技術過剩,因為帶來另一個最大的問題,是46系目前的高生產、采購成本,讓原本能夠繼續下調價格的釔為3,價格其實還是有些虛高。

技術亮點放在入門小車上,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一方面, 小車的高成本不利於銷售工作推進,主要是溝通成本非常高,比如說看似具有尺寸優勢的釔為3,其實從尺寸、價格、配置、續航四個角度來看,並未比比亞迪車型更具有優勢。

另一方面,小車提前透支技術儲備,不利於高端車型發展,本身釔為3的利潤空間並不大,那麼後期的其它車型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從目前的市場反饋和聲量來看,釔為3表現不錯,但核心的問題是向左有更小尺寸的繽果,向右則是號召力極強的比亞迪車系。

釔為3想要靠技術來打動消費者,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能夠花10萬預算選擇入門電動小車的人,對溢出的技術並不關心,它們更關心的是口碑、細節、價格和性價比優勢。

由於過高的技術標準透支了釔為3向下、向上的發展空間,所以釔為3大概率還是一臺叫好不叫座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