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技術是當今汽車和交通領域的熱門話題,也是未來出行的重要發展方向。
在這一領域中,滴滴出行是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的一家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出行平臺,滴滴出行不僅提供網約車、順風車、公交、自行車等多種出行方式,還致力於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用戶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的出行服務。
在近日滴滴自動駕駛開放日以及第二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活動上,滴滴發佈了多款創新產品,同時展現了在技術、硬件、量產以及新業務探索方面的進展,引起熱烈反響。
『全家桶』亮相,持續為自動駕駛賦能
在活動上,滴滴帶來了一套自動駕駛『全家桶』,全面展現了其創新實力,具體產品包括:
滴滴無人駕駛概念車DiDi Neuron:這是一款完全顛覆傳統車型的未來服務概念車,車內擁有機械臂,可以實現車內外的多種服務,如提行李、遞水、叫醒等,最大程度優化乘坐體驗和運營需求。
DiDi Neuron還去掉了駕駛位,車內大屏交互系統有會議、遊戲、街景介紹、氛圍選擇等功能,讓乘客可以享受更舒適和個性化的出行空間1。
「北曜 Beta」激光雷達:這是一款由滴滴和北醒公司聯合研發的國內首個2K圖像級高精度激光雷達,據了解,北曜 Beta激光雷達擁有每秒300萬高點頻、超512線、橫向120°及縱向25.6°的超大視場角等性能特點,還增加了可調節分辨率功能,支持常規模式、視場角聚焦高清、局部高清、全局高清等四種模式,不僅能在200m外感知輪胎等低反射率物體清晰的輪廓,還可以根據場景需求自適應地調節局部區域或全局的分辨率。
三域融合計算平臺「Orca 虎鯨」:這是一款由滴滴自主研發的行業首個量產化三域融合計算平臺,用於打造車載超級中央計算單元《SCCU》,能夠將智能駕駛域、智能座艙域和網聯域三域融集成至一體。
相比於上一代硬件,虎鯨計算平臺成本下降88%,整車空間體積減少74%,核心元器件數量減少了61%,線束數量減小了3%,相當於後備箱能再多容納一個 20 寸行李箱。
除了上述產品,滴滴的創新業務KargoBot也正式亮相,據負責人韋峻青介紹,基於滴滴自動駕駛的雲平臺和技術中臺能力,KargoBot自2021年開始持續推進幹線貨運的無人駕駛技術研發和針對大宗商品的商業化運營。
創新性研發了混合無人化解決方案HDS《Hybrid Driverless Solution》。
該方案由配備人類駕駛員搭載輔助駕駛方案的領航車輛,以及多輛L4級自動駕駛卡車構成,能大幅提升對商業運營中各類長尾場景和復雜交互的處理能力。
目前KargoBot擁有超過100臺自動駕駛卡車,已在天津和內蒙之間開始了常態化的試運營。
這些新產品、新業務,展現了滴滴出行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地位和創新能力,也為用戶帶來了更多的驚喜和期待。
不過,產品隻是滴滴自動駕駛業務的冰山一角,那麼除產品外,滴滴自動駕駛究竟還有哪些顯著優勢?
滴滴自動駕駛實現行業領跑,憑借什麼?
滴滴出行能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領跑者,主要在於其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海量的數據資源、強大的技術研發和廣泛的合作夥伴。
市場需求方面,滴滴自動駕駛可以提供更多的出行選擇,如免費體驗、混合派單、貨運物流等,吸引了更多用戶參與。
根據滴滴自動駕駛COO孟醒介紹,目前自動駕駛網約車每小時完成單量正逐步增加,去年每小時完成單量占網約車平均完成單量的81%,今年已提升至93%。
數據方面,滴滴出行多年來的數據積累,為自動駕駛提供了豐富的技術支持。
滴滴自動駕駛CEO張博表示,經過了過去六七年的核心技術的研發,目前滴滴自動駕駛已經掌握了包括感知、預測、決策、控制、大規模的仿真系統、大規模的機器學習平臺等L4級自動駕駛的全棧核心技術,且已經完全實現自主可控。
研發人才及相關合作方面,目前滴滴自動駕駛團隊已達1000人左右,並繼續招募優秀人才,研發更多創新產品。
滴滴也表示,將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投入上不遺餘力,全力奔跑。
此外,滴滴自動駕駛還與廣汽埃安、比亞迪等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發可投入、可規模化無人駕駛新能源車型。
總體而言,滴滴出行能在自動駕駛領域取得持續發展,離不開其積極滿足市場需求,不斷進行技術研發和創新,同時與多個夥伴建立了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
在這樣的基礎上,滴滴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前景更加值得期待。
加速商業化落地,滴滴自動駕駛未來可期
滴滴發展自動駕駛業務,主要受到滿足用戶需求、提升運營效率、促進社會進步等因素驅動。
而從整個自動駕駛領域來看,百度、小馬智行、小鵬等一眾公司都在進行一場難度堪比『造火箭』的技術比拼,動作不斷。
沒人知道這場競爭何時結束,或許10年,或許更久。
它考驗的不僅僅是技術實力,還包括資金實力、商業化運營能力等等。
這可能才是滴滴蹚進這潭深水的原因。
滴滴要做自動駕駛,肯定不是說說而已。
實際上,滴滴也對這項業務寄予了厚望,其相信,通過不斷地創新和努力,自動駕駛技術將成為未來出行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用戶、合作夥伴和社會帶來更多的價值和福祉。
而作為網約車出行服務的補充,滴滴自動駕駛的送駕裡程、送駕時長、每小時單量等體驗和效率指標都在持續向網約車靠近。
在開放日活動上,孟醒表示,自2020年6月上海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載人示范應用啟動,滴滴首次面向公眾開放服務至今,滴滴自動駕駛已開放運營超1000天,實現了零主責安全事故,成功解鎖學校門口、地攤、夜市等復雜城市場景。
另外據了解,滴滴自動駕駛首款量產車型計劃於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網絡,實現全天候、規模化的混合派單。
而且,目前滴滴自動駕駛已經在上海嘉定區提供24小時自動駕駛出行服務,並計劃在今年內擴展到更多城市。
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用戶可以通過滴滴出行平臺,隨時隨地享受到無人駕駛車輛的出行服務。
同時,為了推進商業化落地進程,滴滴自動駕駛還將探索更多合作項目。
目前,滴滴在自動駕駛領域開展了與百度 Apollo、瑞信Capital等的合作,以及對美國自動駕駛公司Cruise的收購,以逐步提升自動駕駛的智能化水平。
後續隨著更多合作項目的推進,以及自動駕駛法律法規的完善,滴滴有望真正實現自動駕駛業務的商業化落地。
結語
總體而言,滴滴自動駕駛的未來發展面臨著許多挑戰,但隨著城市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滴滴自動駕駛將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通過圍繞用戶需求,繼續加強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完善自動駕駛服務網絡,滴滴自動駕駛將在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上,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相關服務也有望受到更多用戶的認可和使用。
來源:松果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