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自從比亞迪雲輦系統公佈一周以來,網上關於這套系統的相關話題就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其中大多數人的態度都是瘋狂點贊,但也有一些人暗暗『吃醋』。
這不,在比亞迪的發佈會過後不久,就有一行業大佬出來唱反調,想必大家都略有耳聞,他便是長城汽車品牌公關總監果鐵夫。
12日,其發帖表示:一個人家賓士多年前玩剩的技術,居然今天刷圈了,隻能呵呵了!
要說這種評價出自圈外人士或者普通網紅大V也就罷了,但作為一個大品牌車企的公關總監發表這樣的言論,確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多少有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味道。
公開資料顯示,果鐵夫是今年2月才加盟長城汽車擔任公關總監,其本身言論就比較高調,在高合汽車任職期間還曾『手撕』集度汽車,引發不少關注。
那麼雲輦技術是否真的是賓士不玩的『殘羮剩飯』?我看未必。
比亞迪的雲輦系統完全是由其全棧自研,是全球首個新能源專屬智能車身控制系統,標志著比亞迪成為了全國首個自主掌握智能車身控制系統的車企。
劃重點:是全國首個!
對此,比亞迪集團董事長王傳福表示:雲輦的誕生,改寫了車身控制技術依靠國外的歷史,填補了國內的技術空白,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
另一方面,雲輦超越國外技術水平,一登場就站上了行業領先位置,完成了從1到2的提升。
而這裡所提到的『國外技術水平』大概也是指的賓士S級《參數丨圖片》的MBC『魔毯』系統,我們來看看二者的主要區別在哪?先看看賓士在這項技術上的發展史:
1999年,賓士CL率先引入ABC主動式車身控制系統,可根據用戶控制、路況信息等對懸架系統進行主動調整,實現車輛更加舒適的乘坐性和操控性。
2007年,賓士F700概念車亮相,搭載主動式PRE-SCAN懸掛系統,可通過激光掃描儀探測前方路況,主動調整懸架軟硬和車身高度。
2013年,賓士發佈MBC主動懸架系統,利用攝像頭取代激光掃描儀來識別前方路況,調節懸架系統參數,實現『魔毯』般舒適的乘坐體驗。
比亞迪的雲輦過多細節就不再重復介紹。
簡單來說就是一套主動式車身控制系統,其最大的特點便是加入了『雲』概念,也就是智能化。
系統通過各種傳感器感知車身周邊路況,同時獲取車輛方向盤轉向角度、油門踏板力度、判斷駕駛員意圖等,再將這些信息回傳到智算中心,從而做出智能化決策,通過懸架高低、阻尼、剛度等調整,實現更加安全,舒適的駕駛體驗。
雖然賓士的魔毯系統和比亞迪的雲輦系統本質上都是通過識別路況,再進行車身調整,控制車輛的穩定性和舒適性。
但通過對比可以發現,二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智能化,雲輦系統主打的是垂直方向的細致化調整,還能夠進行大數據學習,不斷調整車身控制策略,從而實現最佳的車身控制狀態。
而魔毯系統似乎隻是依靠攝像頭、掃描儀等硬件設施的輔助來實現對車輛的調整。
可以認為,雲輦系統是比亞迪通過垂直整合又一次實現了技術的重大突破。
即便有借鑒賓士的成分,但早已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更何況『國內首家』這四個字的含金量有多重?既然有賓士的『珠玉在前』,為何長城等其他品牌沒有率先做到?未來可能會有第二家、第三家車企做到,但所有人印象最深的便是第一家比亞迪。
眾所周知,在國內汽車領域,垂直方向控制技術的發展一直是處於『卡脖子』狀態,硬件制造、系統集成、匹配驗證等核心技術均掌握在少數企業手中。
比亞迪敢為人先,歷時5年,耗資數十億才造就了今天的雲輦系統,打破了國外車企在此技術領域的壟斷,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實現了在垂直方面控制領域的關鍵性突破,這本身就意義非凡,甚至引發了央視瘋狂點贊!
因此,面對比亞迪如此重大的技術突破還引發長城公關總監嘲諷的事實,不少網友表示長城酸過頭了吧?於是瞬間開啟了反擊模式。
據悉,比亞迪目前已公佈了第一批雲輦系統升級表。
王朝品牌的漢、唐兩大家族預計將在2023年內通過OTA升級雲輦C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預計新老車主均可享受。
不得不說,這種雨露均沾的做法誠意滿滿,讓我們一起期待雲輦系統的落地表現吧。
『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