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期待的特斯拉Model 3在經歷了漫長的產能爬坡後,於2019年3月成功登陸中國市場,獲得高度關注,成功引爆中型電動汽車細分市場。
那麼問題來了,特斯拉品牌下的『入門級代步車』到底香不香?且看下文。
這款試駕車型 本次試駕的是特斯拉Model 3 2019長續航全輪驅動版,官方指導價為45.5萬元人民幣。
日常駕駛體驗 這是邊肖對Model 3日常駕駛體驗的總結。
Model 3一開始就有慢走功能,不需要點油門就可以慢慢前行。
配合細膩的開合油門踏板,可以幫助駕駛者精準控制動力輸出,對新手來說非常友好。
中低速行駛時,Model 3的電機噪音已經被極度抑制,惱人的『鳴笛』聲在普通電動車中幾乎不存在。
隻有用心聽,才能得到一些突破NVH措施而『逃逸』的電機運轉聲。
當油門踏板被踩得更深時,Model 3終於展現了它的運動天賦:前後雙電機將數千個21700電芯提供的填充電流迅速轉化為258kW(351PS)的快速動力,四條米其林PS4輪胎將其轉化為從拳頭到肉的縱向G力。
Model 3的車速表歡快地超過了限速值,同時保持優雅得體的音量。
在100km/h甚至更高速度巡航時,Model 3的動力儲備依然令人滿意。
超車、變線時,動力是『按需』的,離腳很近。
同時,得益於底部75kWh電池組的『帶起後方』,Model 3車輛的穩定性和循跡性能已經達到甚至超越了同價位燃油車的水平。
車型3采用EPS電子助力轉向系統,具有可變阻尼和可變轉向比兩大功能。
雖然這兩個功能現在還不能稱之為黑科技,但特斯拉工程師已經把整個系統調整得非常線性細膩,不會因為過度輔助而產生『電子奶油味』,也不會有BMWE90 325i方向盤那種健身器材般的過度反饋。
一切都那麼有分寸。
松開油門踏板,支持兩級調節的動能回收模式被激活,孜孜不倦地回收車輛的巨大動能,回饋電池組。
值得一提的是,當動能回收設置在『低』模式時,減速和拖曳力非常合適,不會對乘員造成太大的困擾,適合在城市中使用;『標準』模式下的拖拽感也比大部分國產電動車靈活,表現出行業領先者應有的調校水平。
米其林PS4輪胎胎壓3.2-3.5Bar,扁平率隻有45,讓輪胎碰到障礙物會彈跳,這在一般車型上絕對是壞事。
但在Model 3上,極其硬朗的懸掛總成可以很好地抑制這種跳動,用油性阻尼吸收大部分沖擊力,頗像是和路面顛簸『打太極』,然後在技術上把它撞倒。
日常駕駛過程中,你會覺得這種懸掛和方向盤風格挺像的,既有剛性又有彈性。
它可能對年長的消費者不那麼友好,但對年輕的消費者來說,它已經是市面上最厚、最平衡的電動車底盤了。
如果你把Model 3高速扔到角落裡,你會對整個底盤的剛性印象深刻。
四個車輪和諧有力的托住瀝青路面,這是出色的底盤幾何和出色的避震設置演繹出來的曲線探戈。
車頭也跟著方向盤的輸入指令,指向轉彎方向,不需要過多的修正就能與駕駛者的思維無縫契合,相當運動。
極致動態體驗 樁試驗周圍的樁間距為18m Model 3在18m樁距的繞樁試驗中以53km/h左右的速度開始響,但得益於出色的懸掛幾何,很好地抑制了電動車常見的劇烈重心偏移,可控性極強。
不可否認的是,Model 3的底部電池組確實是一個優秀的壓艙物,讓車子更有貼地感。
幾乎不可能把Model 3翻過來。
但在60km/h的極限速度下,這個『壓艙物』的巨大慣性成了最大的負擔,操控感就像邊肖本人一樣滑稽,背著大書包費力地穿插在地鐵人群中。
在這樣的速度下,Model 3的底盤已經接近極限,對車手對路線的掌控力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否則汽車很容易因為側向慣性的『積累』而失去前蹄,導致ESP猛烈介入救援汽車。
總而言之,Model 3在極限繞樁性能上優於其他所有中型電動車。
整個底盤的平衡性讓人找不出任何毛病,值得一試。
加速/制動性能 當全『電』門加速時,你能明顯感覺到踏板有防傻設計,因為Model 3不僅會拒絕你『抑制轉速』的要求,而且在踩下全油門半秒鐘後,加速度才會完全產生,把頭猛烈地甩到頭枕上,像電影裡的慢鏡一樣誇大窗外的風景,最後給出4.76秒的成績。
在制動姿態的處理上,Model 3也呈現出老練的一面。
前懸掛牢牢支撐住車頭,整車姿態非常得體,沒有任何整車打滑或者下沉的跡象。
穩定的姿態也為後輪分擔更多的制動效能提供了條件,減少了前輪4活塞卡鉗中制動片的磨損。
最終Model 3做出了36.93米的百公裡制動性能。
超級充電站的體驗 在Model 3自帶的地圖中,駕駛者可以直接觀察各個超級充電站的位置,並支持一鍵導航。
不僅如此,導航系統還提供了每個超級充電站的占用水平、支持的最大功率和超時占用費等詳細信息,從而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
邊肖住在荔灣區,最近的超級充電站在沙面的白天鵝賓館。
充電站在工作日高峰時段有足夠的充電樁可用,但需要交停車費。
把車停在珠江邊,抬頭看看白天鵝賓館。
每一次充電都能受到文化的影響,特斯拉超級充電站的選址非常完美。
對於有思想的特斯拉來說,Model 3的充電口蓋可以通過四種方式打開:外部按壓、內部主屏幕點擊、手機APP打開、充電插頭感應。
而邊肖測的第四種打開方式在這個過充站根本用不上,隻有帶充電接頭的邊肖在風中凌亂。
連接充電接頭後,Model 3會經歷從車載電池到外接電源的轉換,斷路器發出的聲音相當機械。
此後,Model 3進入外接電源狀態,不會影響除駕駛外所有功能的正常使用。
就在邊肖驚訝於加班占用成本之高的時候,Model 3已經進入了最強充電狀態。
在實際輸入功率高達110kW,行程遞增速度超過700km/hr的情況下,30%-80%的充電隻需半小時即可完成,增加300km左右的續航裡程毫不費力。
要知道,這是在開空調,開車載娛樂設備的情況下實現的。
特斯拉的超級充電體驗無與倫比。
然而,在接近80%的電量(特斯拉允許用戶設置充電停止點,想要充滿需要手動設置,80%是日常駕駛的推薦設置)時,Model 3的充電速度將大幅下降至30kW,以延長電池組的壽命。
但在邊肖看來,此舉或許也有『搶客』的意味,以提高充電樁的利用率,服務更多車主。
外部細節審查 作為2019年銷售的特斯拉車型,標志性的無格柵前臉自然是標配。
圓潤的線條和精致的細節很容易讓人第一眼就對Model 3產生好感。
仔細研究Model 3的前輪廓,邊肖腦海中浮現出保時捷的身影.不得不說,前艙蓋的設計太保時捷了。
特斯拉的金屬logo以浮雕形式鑲嵌在艙口蓋前方,其犀利的造型能瞬間鎖定行人的目光焦點。
自從新款Model S取消了進氣格柵,特斯拉一站式家族式前臉設計收獲了不少好評,但是電池/電控/電機總是需要散熱,而且熱量還不小。
所以Model 3的前保險杠下方,有一個水平進風口,保證最基本的散熱。
作為目前的趨勢,全LED矩陣式自適應大燈出現在Model 3上。
在不規則形狀的燈腔中,有精致的LED日間行車燈眉,以及下方的照明組件,其中燈眉可以與翼子板肩線精確對齊,顯示了特斯拉對自身裝配水平的信心。
繼承自Model S的靈動弧線貫穿了Model 3外觀的方方面面。
作為一款兩廂轎車,特斯拉設計師巧妙地平滑了前行李艙和成員艙之間的連接,以營造出圓滑流暢的外觀,很難找到引人註目的元素。
短前/後懸掛長軸距的設計,加上低離地間隙和圓潤的車身線條,幾招就給國內電動車廠商上了一課,體會到了簡約就是美。
畢竟在特斯拉看來,要造一輛漂亮的電動車,絕不僅僅是用搞笑的方式把燃油車的底盤抬高,然後像鬼畫符一樣加入N個不合時宜的藍色元素,就可以糊弄過去。
特斯拉家族化設計的車窗線條(雖然邊肖不願意再提『家族』這個詞),在被施了更多青春的魔法之後,再加上五個塑料輪圈蓋,營造出一種活潑靈動的側面造型,讓Model 3看起來不像一隻四個輪子的大老鼠。
來到尾部,調皮的小鴨子尾巴和『落敗』的雙電機logo成為最大亮點。
特斯拉是第一個不在屁股上寫車名的車企。
畢竟特斯拉不希望你陶醉在簡約的外觀中發現這是入門級定位的Model 3。
類似於Model X車型的尾燈,線條筆直,背景熏黑,營造出與Model X完全不同的運動感,點亮後的效果更加搶眼,這也相當符合Model 3準運動車型的定位。
與早些年推出的Model S/Model X車型相比,Model 3雖然定位更加入門級,但在人體工程學、細節處理和整體工藝方面都有顯著進步。
之前車門鍍鉻條錯位、拉手彈跳、門框焊縫大等bug在Model 3上已經完全解決,整體做工對得起車價。
前行李廂 有意思的是,Model 3的前艙蓋合上時,並不能一步到位『砸』到位。
最後還是需要用力按壓靠近特斯拉LOGO的部分才能完成固定,與強調科技感的整車氣質不太相符。
尾艙的詳細說明 如前所述,雖然Model 3看起來像一輛掀背車,但它的後備箱打開的方式揭示了它實際上是一輛轎車的事實。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後備箱開口不大,但Model 3在放倒第二排座椅後依然可以提供類似兩廂車的巨大空間,而且由於備胎的取消,它還獲得了帶隔板的額外空間。
『買菜』屬性盡顯。
遺憾的是,即便是官方指導價為45.5萬元的長壽命全驅Model 3,依然未能標配電動後備箱蓋;同時後備箱蓋不僅翹得很高,而且要花很大力氣才能合上,真的很混亂。
內部細節審查 內外兼修都可以細化。
相比之前Model S/Model X車型粗獷豪放的風格,Model 3簡約的內飾設計更符合特斯拉的品牌調性。
一盤一屏就夠了,沒有其他視覺焦點。
手感無可挑剔的方向盤,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定制產品。
盤子的大小和厚度都剛剛好,包裹的皮革也有不錯的手感。
既有運動的舒適性,又有簡單的手感,就是這樣。
不要因為白白胖胖就覺得它是傻子。
這兩個手感極佳的滾球真的讓邊肖愛不釋手,可能是因為他們更早想到了電腦鼠標裡的滾球。
令人驚訝的是,這兩個滾球不僅沒有松動感,還具有上下左右四種調節功能。
它們可以在不同的菜單選項下調節娛樂系統/Autopilot自動駕駛儀/方向盤/左右後視鏡,頗有蘋果手機HOME鍵的魅力。
在方向盤後面,Model 3的轉向燈桿采用了類似BMW的兩段式設計,可以輕彈三次,也可以一直輕彈到底。
同時集成了雨刮和玻璃清洗功能。
另一方面,右側的臂桿操作和賓士比較熟悉。
唯一不同的是,它可以快速按下兩次來激活自動駕駛功能。
Model 3的油門踏板(或者應該叫『開關』)作為人車交流的重要部分,感覺上接近風琴踏板的腳,避免了很多電動車『低頭』踩油門的疲勞和安全隱患。
它與高度下降明顯、阻尼差明顯的制動踏板(其實是硬硬的)形成了第一個主動安全系統,避免了『油門一腳當剎車』的危險情況。
至於這個用502膠水粘在中控臺上的『iPad Pro』為什麼這麼結實,可能隻有特斯拉的工程師才能回答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塊屏幕可控選項多,操作體驗流暢,讓人佩服。
(畫外音:國內電動車廠商,趕緊學起來!) 屏幕左側顯示車輛的基本狀態,包括當前檔位、車速表、轉向燈開啟、車輛各個車門的關閉以及中控鎖的控制。
當然,還有一個不起眼的續航裡程標示總能讓電動車主們大吃一驚。
比如流暢的iOS設備的流暢度,完美的屏幕顯示效果,清晰的2-3級UI設計,對於習慣面對國產安卓車的小編來說,有一種撥雲見日,擺脫雜亂無章的感覺。
除了你必須瞇著眼睛瞄準速度計的大Bug之外,真的沒有哪怕一個物理按鈕的欲望。
空調溫度調節、前排座椅加熱、擋風玻璃除霧、音量調節等常用功能的圖標。
定期放置在屏幕底部,供駕駛員快速操作。
其中,空調溫度和音量的拖動和調節尤為棘手。
熟悉之後,基本上就可以扶著車架實現盲操作了。
人機交互的友好性和整體控制效率並沒有鍵盤驅動那麼不堪。
那麼問題來了。
當Model 3的路況良好時,駕駛員很容易調整這些選項。
但是到了哪怕是稍微顛簸的路面,除了底部常用的功能區可以通過邊框控制外,其他的菜單內容就像帕金森症一樣,可以選擇哪個選項完全是隨機的。
這款續航時間較長的四驅Model 3雖然不支持加速度壓倒性的『狂暴模式』,但輕松模式的動態響應已經可以滿足日常行駛工況的90%,標準模式下的加速也很令人滿意。
轉向模式和能量回收模式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隨時切換,各有所愛。
值得一提的是,Model 3的減速功能,類似於D擋的at變速箱,可以完全關閉。
有了Autohold功能,可以減少打滑的幾率,但如果能支持自定義降速就更完美了。
DIY塗鴉板、80s手持模擬器、高保真屁聲、壁爐燃燒等彩蛋。
可通過點擊屏幕上方的特斯拉LOGO獲得,這將立刻化解突如其來的尷尬氣氛,車內再次彌漫著歡樂的空氣。
在內飾材料的使用上,Model 3的設計師明顯受到了北歐家居風格的影響,采用了高級搪塑、金屬裝飾條、實木裝飾板等材料的拼接,給人一種小家碧玉的清新感覺。
老款蘋果6s耐力尿崩症?模型3可以幫你粗暴地治愈。
隻有在拋光鋼琴漆的磁性蓋板下面,有一個美孚 當然這兩個磁性蓋板還是挺有氣質的,你隻能優雅的合上。
如果你動作快.對不起,這兩個蓋板根本不會買你的賬,會反彈抗議你的行為。
和.關閉後蓋前記得放下手機充電托盤,不然會很尷尬. 當兩塊磁性蓋板和手機充電盤完全打開,你會得到一個體積震撼的扶手箱。
分分鐘可以『吞下』一個女士手袋/佳能5D3 24-70F4套機/iPad 2017平板。
用『海納百川』來形容並不過分。
令人抓狂的是,由於『黑卡』鑰匙隻是備用,特斯拉在中央杯架和中央扶手之間佈置了一個秘密感應區3354。
然而,問題來了。
當邊肖做性能測試時,卡片總是飛走。
不僅如此,Model 3每次停車P擋後想啟動,系統總要認證身份,邊肖還得老老實實拿回來扔在感應區,很麻煩. 由於杯架前的儲物格太『搶戲』,Model 3上的傳統中控扶手箱中規中矩,很容易被遺忘,但人性化的分層設計還是能得到邊肖的一個贊。
看到這裡,可能有讀者會問,為什麼Model 3沒有空調出風口?其實特斯拉工程師的腦洞太大了。
一是他們用一條橫貫左右的長條形作為主出風口,用多個內部隔板控制左右風向;他們還在拉長出風口下方設置了第二出風口,通過改變第二出風口的風量,對拉長出風口的風力進行不同程度的托舉,從而達到風力通用可調的效果,著實令人驚嘆。
更酷的是,你點擊中控屏幕下方的風扇LOGO後,可以隨時拖動實時氣流,實現朝哪個方向吹的操作,可以讓邊肖玩一年。
當然,酷似鐵板燒的座椅加熱開關也是一大亮點,非常適合『烤』後排的朋友。
正如我們在外觀部分已經指出的,Model 3的logo隻存在於內飾的一些細節上。
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四門的Model 3迎賓踏板。
這種『隻讓自己看,別人猜不到』的男人秀感貫穿在室內設計中。
值得一提的是,Model 3的車門阻尼較重,很像關閉後備箱蓋的風格。
『拉』門以正確關門需要比預期更多的努力。
習慣了日系車輕關動作的車迷們,也要習慣了。
寬大的真皮座椅,皮質表面細膩柔軟,內部支撐的形狀和硬度合理,很好的包裹了駕駛者的腰部和肩部。
但較短的坐墊長度和較小的上翹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腿部支撐力,對長期乘坐舒適性有負面影響。
有趣的是,由於Model 3采用了弧形設計的車頂梁,遮陽板也相應采用了弧形。
當邊肖第一次感受到它時,她感覺很棒。
普通款的上側拉/掀式化妝鏡蓋也換成了兩段式磁鐵蓋,讓人感受到設計師的用心。
通過中央大屏可以打開的扶手箱內部容積很一般,隻能放下一些票據和手套,但是裡面的植絨很精致,精細度令人滿意。
大氣的全景天窗在邊框的處理上和其他車型有很大的不同。
整個駕駛艙頂部隻有兩根金屬梁,沒有任何其他金屬部件,讓人擔心Model 3翻車時車頂的承載能力。
同時,在廣州的烈日下,缺少遮陽也不是什麼好消息,總覺得自己坐在玻璃蒸籠裡。
但是誰不喜歡更開放的乘坐體驗呢? 受短而平的後排座墊和陡峭的後排靠背的限制,在Model 3的後排進行長途旅行可能不是什麼好消息。
如果有機會,盡量坐在前排。
至少躺下一點會舒服一點。
拋開長途騎行的舒適性不談,Model 3的後排還有很多『小心思』:首先,全平式平臺可伸縮中央頭枕的設計,讓5號老鐵騎行更有尊嚴,雙USB充電接口是黑電必備的『維生神器』,而風量充足的空調出風口10瓶礦泉水的儲物容量,可以讓老鐵玩一整天不中暑。
這個後排堪稱城市同性交友神器。
你認為邊肖模型3怎麼樣? @ Kleenex:個人認為拋開所有外在因素,比如中美貿易戰,國家補貼,綠色品牌blabla,特斯拉Model 3絕對是目前最好的電動家用車。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在性能和駕駛樂趣上,Model 3比其他電動車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它可以輕而易舉地推翻所有電動對手,用誇張的數據和高度完成的人車合一感完成一次技術擊倒。
即使面對奧迪S4這樣的『神車』,它也能全身而退。
這才是真正的『性價比』贏家。
其次,在售價上,Model 3可謂非常親民,不僅讓『40W以內買特斯拉』成為現實,還在國內一些質量極差、行駛不暢、售價昂貴的電動汽車中獨占鰲頭,再次擴大了技術和品牌層面的領先優勢。
再次,Model 3不是『電爹』。
無論是做工還是NVH控制都無可挑剔,質量也不再是以前的特斯拉了。
只要你住在一二線城市,家裡有充電樁或者離超級充電站不遠,有一輛Model 3在市區馬路上轉悠,真的是很好的體驗,比國產高端電動車還要差。
第四,退一步說,特斯拉員工的服務水平和超級充電站的體驗無可挑剔。
同時他們也積累了一批社會上層的用戶。
買了Model 3(或者買了特斯拉品牌)的車主,可以以特斯拉品牌為紐帶,獲得更多的人脈和發展可能。
綜上所述,特斯拉Model 3絕對是目前最好的電動家用車,只要改掉中控大屏3天內死機兩次的壞習慣。
(圖/文/圖:太平洋汽車網秦子昊) 除了邊肖本人,其他編輯對模型3有什麼看法? @關羽: 外觀方面:相比特斯拉其他車型更具科技感,上市後全封閉式前臉也和諧很多。
無框門的風指數很高,但為了提高續航能力而增加的塑料輪轂蓋失分了。
與Model S相比,整車鈑金工藝有所提升,但車門處的橡膠不夠美觀。
內飾方面:前排中控相當簡潔,除了屏幕和方向盤沒有其他設備。
功能集成度高,需要多學習才能用好車輛功能。
內飾做工也有所提升,塑料件縫隙均勻,接縫整齊,門板和中控臺按壓時沒有異響。
駕駛感受:加速線性,電機隔音比蔚來好。
剎車踏板太硬,需要調整。
輕輕一踩,就停不下來了。
踩重了,剎車太急。
動能恢復較弱,最高標模式比蔚來的ES8更軟。
好處是新手可以很快適應,但是習慣了動能恢復後會感覺更強。
否則,他們需要在城市路況下頻繁切換和使用油門制動;由於整車尺寸較小,後排座椅的橫向空間非常局促,三個正常大小的男生肩並肩『很親熱』。
同時安全帶位置不合理,178cm的身高在後排安全帶勒脖子; AuotoPilot體驗:目前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駕駛輔助系統,無論是道路車輛識別率、車速控制、自動變道操作等。
是很老的司機了。
相比國內一些還處於ACC階段的廠商,特斯拉領先非常大的距離。
@宋風華: 1.電動開關踏板腳感細膩,加速能力強,四驅底盤夠穩,車系人性化,操作好用,無框車門很騷,而且, 但是在可以選擇汽油車的時候,還是不考慮特斯拉。
@凌文彭: 1.外觀上並不驚艷,但完全對得起幾十萬的價格。
45度看起來有點像保時捷,這就夠了。
2.該系統非常方便用戶使用。
雖然功能高度集中在中控屏幕上,但是功能菜單分類清晰,有簡潔的功能註釋。
最多三步就可以完成想要的功能設置,屏幕交互流暢,完全不用擔心入門的問題。
3.內飾略顯廉價,細節有待改進,膠條變形,裝飾網邊角餘料未除,充滿美式工廠風。
4.底盤很『整體』,完全對得起這個價格。
沒有其他純電動車品牌底盤硬、路感不清等問題。
過減速帶的時候,很明顯車子壓到了什麼東西,但是隻有少量的震動傳到車廂裡。
高速過彎時,側傾不大,很穩。
5.動力充沛,油門線性,一腳油門速度立馬爬升,完全沒有動力滯後,酣暢淋漓。
這是電動車給你的最大樂趣。
除了做工細節上的小瑕疵,空間不是很大。
真的很難想出一個新能源在這個價格區間不買Model 3的理由。
買吧! 當然,可能在我攢夠錢買之前就爆炸了. @楊雅淇: 1.我喜歡Model 3的方向盤,對我這種新手來說比較友好。
踩油門感覺更安全,加速的感覺更順暢。
2.但是後排空間比較擠,座位真的很不舒服。
不過柔軟度還是不錯的。
@梁佳音: 1.副駕駛座和後座不算太軟,後座空間比較小,安全帶的設計也比較有問題,所以會很scrag。
2.作為乘客,我也覺得Model 3加速時比較平順,中控真的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