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至8日,以『智駕新引擎·車聯新時代』為主題的2023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大會在廣州召開。
期間,廣汽集團執委會委員、廣汽研究院院長吳堅作『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趨勢』分享。
吳堅首先作了一個對比,正如手機技術是從模擬手機到數字手機再到智能手機,汽車也將同樣從機械化到電控或者自動化,再到如今的智能化三個階段。
『在這個過程中,到底是車企主導還是用戶拉動?』吳堅說,電動車是有130多年歷史的老技術,電動車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而言隻是上半場,由於智能網聯技術賦能給汽車產品體驗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智能汽車能夠提供軟件服務、數據驅動生態資源,以用戶為中心,讓汽車更聰明。
因此,傳統的電動車加上智能網聯後,才有了新的智能汽車的演變。
吳堅說,在智能汽車的構成方面,以先進的電子電氣架構為基礎,搭載先進的軟件、主機等,在主機方面,會導入電源和電子電氣架構,車輛外部會用一堆傳感器,再加上用於自動駕駛的執行器,來構成完整的智能車系統。
在這其中,需要掌握一些核心能力,包括雲平臺技術、自動駕駛技術、智能座艙技術、中央計算單元、電子電氣架構以及傳感器、執行器等核心能力。
『誰要掌握了未來智能汽車的主動權,就必須要掌握以上的這些能力』
例如,在電子電氣架構方面,智能車在逐步向集中式的電子電氣架構發展,未來智能車會要求使用集中計算+區域連接的集中式架構來完成。
這些架構也包括功能架構、軟件架構、網絡架構和電氣架構等。
吳堅認為,自動駕駛方面,駕駛輔助會在2025年左右達到高峰期,高級駕駛輔助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高速發展,而無人駕駛技術則由於有法規和技術的障礙,發展會比較謹慎一些,並維持相對穩定的發展。
在座艙領域,智能汽車首先要面向用戶,座艙要如何適應用戶多場景需要?吳堅認為,『情感化的第三生活空間』是未來座艙發展的重要方面,通過車雲一體的智能場景服務,融合雲端的生態、融合場景的邊界,為用戶提供多模交互體驗,形成高質量的陪伴。
『作為主機廠來講,我們的角色也在發生重大的轉變』吳堅說,整車企業之前隻是做大機械、大能源部分,未來會向大數字深度參與;主機廠將深度參與軟硬件開發,同時自主定義和構建預控平臺化。
主機廠最終會采用連橫合眾的研發方式,適應未來智能汽車的演變和發展。
吳堅還表示,汽車還帶來了另外一個挑戰,即對車載芯片需求會大幅度增加。
在算力方面,隨著自動駕駛、座艙等演變,算力需求越來越大。
同時,芯片集成度的提升,也推動了電子電氣架構向更加集中方式發展。
他作了一個比較:到2025年,車載高性能芯片的需求非常旺盛,軟件技術也會成為未來影響智能汽車性能和體驗的關鍵。
一架波音飛機的代碼量是650萬行,但汽車在駕駛輔助和智能網聯時代,代碼量以幾何級數的數量急劇增加。
當自動駕駛車輛出現以後,代碼量接近1億行,相當於一架波音飛機的13倍到14倍。
吳堅表示,面對新的電子電氣架構的發展趨勢,跨域的協同也非常關鍵,即從集中域到融合域的升級,對操作系統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
目前,廣汽也開發了OS系統,包括大眾、一汽等都在做操作系統嘗試,同時,各個軟件巨頭也都紛紛宣佈加入汽車軟件業務。
未來,車載軟件價值將從原來不到10%上升到40%的價值。
在吳堅看來,廣東省在應對這場變革時,也將變得更主動。
首先,廣東省汽車產銷量連續五年位居全國首位,整個汽車的供應鏈佈局非常完整,同時,大灣區擁有非常深厚的技術優勢,包括華為、騰訊、中興、大疆等等高科技企業,雲計算、5G芯片等信息系統方面也有領先應用,將有助於廣東新興產業與智能汽車產業融合發展,加速汽車行業在智能化方面突破。
同時,大灣區智能網聯整車和零部件的發展非常迅速,各類初創企業也不斷落地,產業鏈正在加速完善。
【記者】郜小平
【作者】 郜小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