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正式向小馬智行等企業頒發了自動駕駛無人化第二階段測試許可,可實現車內『前排無人,後排有人』,這意味著北京自動駕駛距離真正的無人化更近了一步。
政策突破與技術創新讓無人駕駛時代加速到來,更多具有競爭力的商業化應用場景也將逐漸走入人們的現實生活。
『無人化』推動技術迭代
早在兩年前,北京亦莊居民就已經可以在手機上下單叫來一輛自動駕駛『出租車』。
當時,車上主駕還坐著安全員,以便應對突發情況隨時接管車輛。
這樣的測試歷經一年,北京就發佈全國首個無人化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把無人化測試劃分為『副駕有人』『前排無人,後排有人』『車外遠程』三個階段。
如今,安全員坐在副駕上『跑』了約一年後,終於『轉崗』後排。
無人化測試本身代表著對自動駕駛技術逐漸成熟的認可。
在之前反復進行的測試中,企業須達到安全運行、網絡安全測試等多方面的嚴格要求。
『前排無人測試,吹響了車內無安全員的遠程測試及出行服務落地的前奏』首批獲準在京開啟『前排無人,後排有人』自動駕駛無人化測試的企業小馬智行相關負責人認為,相較於過往的測試形式,『前排無人』『車外遠程』等測試形式有助於自動駕駛企業對極端場景應對、冗餘系統方案、遠程輔助平臺、服務運營體驗等給出更為客觀的評判,降低接管中人為因素的影響,獲得真實完整的表現數據,將推動其在無人化領域的技術攻堅和迭代。
商業化落地初現曙光
如果說『無人化』是自動駕駛前行的一條腿,那另一條腿便是『商業化』。
北京自動駕駛示范區過去兩年頒佈的相關政策,一直是兩條腿配合前進。
去年11月,自動駕駛『出租車』還是主駕有人的運行模式,北京經開區在60平方公裡范圍投入了不超過100輛自動駕駛車輛開展商業化服務。
今年7月,在無人化測試啟動後半年,又投入30輛主駕無人車輛開展常態化收費服務。
北京市自駕辦相關負責人曾解釋,商業化試點是自動駕駛應用場景落地的最終環節,進而形成產業閉環。
正因如此,多家企業都紛紛加碼佈局商業化服務。
在全國多地,小馬智行、百度、文遠知行等自動駕駛企業已經實現Robotaxi《機器人出租車》的落地商用。
『Robotaxi要在出行市場具備競爭力,就需要在車輛規模、運營范圍、成本控制等方面發力。
要具備真正的競爭力,Robotaxi需能夠與出租車、快車、專車一同成為城市出行選擇之一,甚至是第一選擇』小馬智行相關負責人說。
百度方面介紹,旗下蘿卜快跑已在北京、重慶、武漢等城市開展自動駕駛商業化出行服務,其中重慶、武漢已實現車內無安全員的自動駕駛商業化出行服務。
截至7月,蘿卜快跑總訂單量超過100萬單。
量產還需破解成本難題
Robotaxi隻是自動駕駛落地的場景之一,在重卡、配送、快遞、清掃、接駁等多個領域,人們已能看到越來越多無人駕駛車的影子。
北京亦莊的多個產業園區裡,上百輛新石器研發的無人零售車往來自如,園區白領手機掃碼就能選購自己喜愛的餐食。
智慧物流方面,小馬智行正與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集團聯手打造自動駕駛卡車商業閉環。
目前,小馬智行與三一重卡合資公司一驥智卡所生產的首批30輛智能卡車已經下線。
不過,自動駕駛車量產進程中,需要繼續跨越安全保障、生產成本控制、市場培育、用戶接受度提升等難關。
以成本控制為例,今年5月,小鵬汽車車主就曾曝光,自己的車輛在小剮蹭事故後,車頭一顆激光雷達的更換費用超過9000元。
根據百度今年7月份披露的數據,其自主研發的量產無人車ApolloRT6支持有方向盤、無方向盤兩種模式,成本25萬元。
但如何以接近於普通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實現安全可靠的全自動駕駛,量產無人車還需經受嚴苛的市場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