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寒冬不迷茫,BMW堅定向前疾馳。

縱使風高浪急,這些把中國當家的朋友們,依然能夠做到『風物長宜放眼量』,堅定不移地做著正確的事兒

文 | 花生

大雪已過,冬至將來之際,中國華北多地提醒:寒潮將至、添衣防護,避免次生災害。

稍早前,長江以南剛剛一夜入冬。

冷的,不止是中國。

有研究稱,整個西北歐平均溫度將下滑至零下3℃,大大低於過去30年的趨勢線。

全球同此涼熱背後,人類正面臨著罕見的氣候異常現象——連續三年出現『拉尼娜』事件《赤道中、東太平洋的海水表面持續異常偏冷》,有氣象記錄以來,類似情況隻出現過兩次。

冷,不是動動手指按下空調面板即可。

北歐多國面臨能源緊張,面臨大規模停電。

面對氣候異常,人類『埋單』的可不止是高額能源費用,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冷的,不僅是天氣,全球經濟也面臨著沖擊。

人類仍在搏擊新冠病毒;全球化面臨著地域政治等多因素的波折;基於過去幾十年的經驗也難以『理所應當』地推導未來。

在第四次產業革命的關鍵節點,太多過往的經驗和榮耀在此刻失色;在新舊動能切換的關鍵節點,如何直面過去、放眼未來,成為所有企業、所有人的最大挑戰。

此刻的冷,是雪花滿天,前路不知所望內心的迷茫。

縱然,凜冬將至,也有良駒先行,給他人帶來經驗。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

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這一金庸筆下武功秘籍,正成為在烏卡時代,企業和個人修煉自身的不二心法。

回溯BMW這一年,縱然面臨行業固有挑戰,仍做到目標堅定、腳踏實地、不斷向前,保持著戰略轉型的定力。

BMW不斷深化電動化、數字化和循環減碳,使其成為支撐未來發展的三大支點。

深蹲蓄力,BMW『觸電』再加速

要珍惜寶貴的化石能源,多用可再生能源。

這背後是國家的能源安全,更涉及碳排放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

在這一背景下,汽車行業的電動化轉型已經為了全球共識。

BMW佈局純電動的速度正在加快。

隨著創新純電動BMW i7的推出,在2022年內,BMW已經在中國共呈現了五款純電動汽車,包括BMW iX、BMW i4,以及國產BMW iX3、BMW i3。

▲ 創新純電動BMW i7 圖源:企業供圖

在電動化的征程上,BMW絕非跟風之輩。

早在50年前,BMW就開始了相應探索。

當時,城市污染問題備受關注,嚴格的排放法規出臺,人們開始研究替代能源。

在這一研究領域中,就有BMW等汽車制造商的深度參與,開始探索電動出行。

1969年,BMW基於02系列車型打造了兩臺實驗用車,探索采用電動汽車日常出行的可能性。

與其他車企隻做概念或者實驗室車型不同的是,1972年慕尼黑夏季奧運會上,BMW1602e作為奧委會成員的代步工具,在各種長距離賽事中作為工作車和攝像車。

橙色小車發動機蓋下,一切能源的源泉來自電池。

遺憾的是,受限於當年的動力電池續航裡程及充電效率,BMW1602e並未大規模量產,但讓BMW與電動車結緣。

2023年,BMW集團將發起全新電動攻勢,在華純電產品將達到11款,包括國產BMW iX1、期待已久的勞斯萊斯SPECTRE,以及BMW Motorrad CE04;純電動MINI三門版將繼續在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市場提供。

屆時,BMW將擁有豪華品牌中最全的純電產品線,覆蓋幾乎所有細分市場。

2022年開業的華晨BMW生產基地大規模升級項目《裡達工廠》,最高可實現100%生產電動車。

按照規劃,BMW集團預計將於2025年在全球交付200萬輛純電動車,同年將迎來具有全新構架的BMW『新世代』車型。

到2030年,BMW集團50%的銷量將來自純電動車型,這將推動純電動車累計銷量達1000萬輛。

屆時,BMW集團旗下勞斯萊斯、MINI品牌BMW Motorrad都市出行系列也將全面電動化。

純電動革新了汽車的主要零部件。

對此,BMW絕不隻是拿來主義,而是追求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面對電動車最重要的心臟——動力電池,BMW早在幾年前就在慕尼黑建設了試制中心。

『隻曉得原料,不懂工序,做出來的蛋糕不會好吃』。

一位BMW集團的相關工程負責人曾告訴筆者,BMW必須要懂得電池的生產工藝,才能更好地向電池廠提需求,進而知曉電動車的未來。

今年11月,BMW宣佈擴建其沈陽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該全新動力電池項目由華晨BMW投資,投資總額約為100億元人民幣,目前為BMW iX3和BMW i3生產第五代動力電池。

超級大腦,BMW推動全方位數字化

只要讀過歷史就知道,改革兩字頗為艱難。

『凡是既有存在,皆有其當下存在的必然性』,在這句話背後,體現著現有體制機制的頑強性——正是在過往的無數次挑戰中,建構出了這一組織機制和系統性的解決方式。

隻不過,這一切在面臨大變局時,往往成為需要變革的核心,以便為創新鋪平道路。

▲ 利用AI技術進行車身漆面檢測 圖源:企業供圖

對於先進制造業來說,數字化正是轉型的利器。

先說看得見的,為了電動時代的生產網絡轉型,BMW集團提出了全球化戰略BMW iFACTORY,以『精益、綠色、數字化』為準則:工廠流水線能夠集成不同驅動和架構汽車的生產;通過技術降低能耗、發展循環經濟;借助數據科學、虛擬化技術和人工智能,提高生產效率和準確性。

BMW iFACTORY生產戰略在6月落地沈陽之後,BMW又率先在業內部署了代號『燈塔』《BEACON》的AI平臺。

不同於行業中常見的AI單點應用,『燈塔』平臺就像一個『超級大腦』,融合了AI和工業物聯網的優勢,讓AI賦能多個技術應用層級,同時有效地解決了傳統AI散點應用面臨的門檻高、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

試舉一例,遠在異地的BMWIT工程師,如果需要開發一個AI應用,無需在當地新建數據中心,可以在線輸入要訓練的代碼,就能得到計算資源。

這一過程中,避免了算力限制的浪費;也降低了硬件運維成本。

讓數字化開發的更為平易近人。

目前,BMW沈陽生產基地已經上線大約100種AI應用。

比如,裡達工廠塗裝車間上線了AI攝像機質量檢查系統,通過對每輛車的噴漆表面進行拍照和分析,在100秒內可拍攝10萬張照片,通過AI算法以遠超肉眼的效率辨別瑕疵。

不僅如此,這套系統還能借助『燈塔』不斷優化升級。

裡達工廠業內首屈一指的數字化水平,遠不僅限於上文所述的塗裝車間AI質量檢查系統。

千兆5G全覆蓋,應用最新的數字化技術和系統;該工廠更是BMW集團第一座自設計伊始就在虛擬環境進行規劃的工廠。

通過建模模擬廠區、建築、生產線,直接縮短了傳統規劃實現,讓工廠落成周期縮短了半年。

除卻建設伊始和生產過程中,虛擬化技術還用在了物流環節。

通過建模,工作人員能夠在後臺大屏,捕捉到物料集裝箱的進出變化,生成熱力圖提高物流效率,保障生產供應,並力爭讓優質的BMW產品,準時交付到期待他的客戶手中。

如今的BMW沈陽生產基地,正由數據驅動。

工業物聯網《IIoT》以透明、永遠可用且集成的數據連接起每一件產品、每一段流程和每一位員工。

汽車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監控,相關數據還能成為後續升級優化的依據。

每一輛汽車的質量數據《例如幾何數據》都在生產的不同階段被嚴密『跟蹤』,以確保從第一個環節到最終車輛下線都能維持高品質。

此外,數據還可以作為持續改進和預測性維護的信息來源。

在這幾年的觀察中,筆者認為,數字化從來不止是看得見的無人工廠、全流程生產追溯,也不僅僅是產品的先進水平。

這些隻是冰山一角,真正值得留意的是,看不見的部分——背後如何建構研發體系?

據了解,BMW已經在北京、上海、沈陽、南京四地建立了研發和數字化創新基地,是BMW在德國之外最大研發和創新佈局。

其中包括為客戶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和公司業務運營服務的領悅、以及專門從事汽車軟件開發的BMW誠邁。

在汽車產業大轉型的時刻,通過數字化手段,把車企與用戶緊密連接。

這一點尤為重要,這代表著車企具有機會即時得到消費者反饋,進而迭代產品,保持創新力;同時,也有了不斷和消費者產生鏈接,滿足其消費需求的能力。

作為BMW數字化生態系統的中心,My BMW App是與客戶溝通的重要渠道之一。

目前,總用戶數已經超過700萬用戶;通過經銷商網絡領創項目,BMW以數字化工具為經銷商賦能,正推動著銷售服務網絡數字化轉型。

如今,BMW正推動全方位數字化,以『科技魔法』打造線上線下、車內車外無縫數字化體驗,並投入創新技術提升企業運營效率。

循環經濟,無可持續不豪華

企業是社會的一個主要部分,企業有責任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能力越大,自然責任也就越大。

不止是企業,可持續發展是所有人類成員的共同使命和追求。

在不少消費者眼中,這是一種責任,是一種購買和消費主張,也是一種有所承擔的表現,更是一種榮耀。

無可持續不豪華,已經逐漸成為先鋒消費者自我覺醒的口號。

BMW自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在推行可持續發展,立志『生產最綠色的電動汽車』。

為此,還清晰又公開地給出了自己的目標,計劃到2030年將單車全生命周期平均碳排放量較2019年降低至少40%,最遲到2050年完全實現氣候中和。

為了實現這一點,BMW開展了一攬子行動。

聚焦於中國,在供應鏈環節,BMW已經啟動『中國供應鏈減排計劃』,涵蓋不同產業和不同類別,逐漸替換、升級產品,采用綠色制品,並幫助企業合規。

在生產環節,沈陽生產基地已經使用100%可再生電力。

同時,通過與河鋼集團合作,BMW集團率先在業內宣佈將在量產中逐步使用低碳汽車用鋼和綠色汽車用鋼。

而通過與華友循環簽署協議,BMW開啟動力電池材料閉環回收與梯次利用的創新合作模式,首次實現國產電動車動力電池原材料閉環回收。

值得一提的是,BMW已經把減排降碳的工作,推到了銷售環節。

2022年,BMW啟動『領創綠星』計劃,為BMW經銷商減排降碳提供方案。

目前,首批來自15個省、市、自治區的50家經銷商已經完成認證。

▲ BMW領創綠星’經銷商店 圖源:企業供圖

據測算,一家標準的『BMW領創綠星』經銷商店,在運營階段每年可節約紙張10萬張、減少一次性紙杯使用量6.4萬個、減少紙質車書1.5萬冊、減少機油瓶消耗量4.5萬個。

經銷店全年可實現碳減排約450噸。

在筆者看來,除卻這些物理指標外,經銷商本就是面向消費者的窗口,BMW正在借此向所有現有和潛在消費者,傳遞可持續生活的理念,讓更多人內心種草,受到感召,進而投入其中。

此前,BMW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先生用金色毛筆在『家宴』的牌匾上勾勒出『家在中國』四個字。

事實上,中國已經是很多BMW人眼裡的第二故鄉。

高樂表示:『BMW集團對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和主要創新驅動力之一,為BMW落實集團整體戰略提供了完美的舞臺。

我們將在中國繼續加大投入、深化跨行業合作、並快速擴充純電動車型陣列。

秉承‘家在中國’原則,BMW集團將不遺餘力地在電動化、數字化和循環減碳三個方向上繼續篤定前行』

正因如此,縱使風高浪急,這些把中國當家朋友們,依然能夠做到『風物長宜放眼量』,堅定不移地做著正確的事兒。

-END-

責編 | 王靜儀

轉載合作請聯系微信w_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