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特官方發佈聲明:由福特、大眾共同投資的自動駕駛公司Argo AI將被關閉並解散,員工和部分零部件將分別被福特汽車公司和大眾汽車公司接收。
大眾此前就傳出過不再繼續投資Argo AI的消息,目前已經另起爐灶在中國與地平線組建合資子公司。
有福特和大眾兩家車企巨頭做背書和支持,Argo AI曾經一時風頭無兩。
2017年福特宣佈了5年投資10億美金的計劃,2019年大眾帶來了26億美金的融資方案,Argo AI巔峰市值一度高達70億美元,團隊規模超2000人,當時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標桿型企業。
可以說,也正是由於大眾和福特的推波助瀾,將Argo AI帶到了不屬於它的高度,才導致了它的倒閉。
而同一天上市的Mobileye也沒能阻擋這種悲觀的情緒。
10月26日,Mobileye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167億美元。
2017年,英特爾花了153億美元把Mobileye收入囊中,5年後上漲14億美元。
2021年的時候,英特爾對Mobileye的期望值是至少500億美元,轉眼不到一年,骨折到三分之一。
不知道英特爾作何感想?
Argo AI的倒閉,Mobileye的縮水,自動駕駛的前景似乎也蒙上一層泡沫
商業化進展緩慢
2016年Argo AI公司成立。
一年之後,福特汽車出資10億美元將其收購,開始獨立運營。
2019年中,大眾完成對Argo AI的26億美元註資,其中10億美元是現金投入,大眾旗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AID作價16億美元並入Argo AI。
在同一時間段裡,通用汽車以6億美元並購了Cruise,隨後又出資21億,成為絕對控股股東,安波福以4.5億美元收購了NuTonomy,NuTonomy是全球第一家向公眾開放測試的無人駕駛汽車公司;2017年3月,Mobileye被英特爾以153億美元收購,創下了自動駕駛行業的記錄;2020年6月,亞馬遜宣佈以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Zoox,該價格是Zoox此前融資估值32億美元的三成多;2021年4月,豐田汽車宣佈以5.5億美元收購Level 5。
交易完成後,Level 5部門將會被並入豐田的子公司Woven Planet Holdings;2021年10月,高通宣佈與自動駕駛公司維寧爾達成了最終收購協議,高通將與投資機構SSW Partners以每股37美元,總計45億美元《約合290.03億元人民幣》的全現金交易方式收購維寧爾公司。
過去幾年,全球的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在自動駕駛領域累計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
自動駕駛之所以被資本和車企看好,主要是趕上了電動汽車突飛猛進的風口,電動汽車帶來了全新的用車體驗,讓消費者有了更高的需求——自動駕駛自然就成了一個美好的願景,還有市場也在思考疫情對人們出行變化的影響。
但是現在,這個泡沫開始破滅。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要想自動駕駛技術真正落地需要更長的時間以及投入更多的資金。
商業化前景並不明朗。
Argo AI預期在2021年底投入使用的L4級別的自動駕駛遲遲未落地,這使得其背後的福特失去了耐心。
根據福特發佈的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來看,公司第三季度營收為394億美元,同比增長10%。
凈虧損達8.27億美元,福特汽車方面解釋稱,這是因為企業對Argo AI的投資記錄了27億美元的非現金稅前減值,也就是說,對Argo AI的投資是導致福特虧損的重要原因。
福特首席財務官約翰·勞勒《John Lawler》稱,對完全自動駕駛的投資至少還需要五年多的時間才能看到回報,這也意味著還需要數十億美元的投資。
大眾汽車商用車業務負責人ThomasSedran表示,全自動汽車《L5級無人駕駛》至少還需要5年時間才能具備商業化落地的可能。
基於花錢太多且商業化落地太難的問題,車企巨頭放棄不屬於半途而廢,應該算是及時止血。
畢竟隻有活下去才能走下去。
熱潮正在退去
Argo AI倒閉破產,其他同行的境遇也好到哪裡。
美國企業服務數據公司Crunchbase對14家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的上市公司做了一個調查,結果顯示,這些自動駕駛關聯公司在上市後的平均跌幅都超過了80%。
Waymo的估值足足跌了1400億美元,最高估值為1750億美元,現在隻有300億美元;英特爾旗下自動駕駛芯片公司Mobileye,上市之前估值500億,現在市值不及此前一半;Aurora、Luminar等多家業內知名公司,在上市後市值平均跌幅超過80%;包括自動駕駛卡車開發商Embark、LiDAR技術公司VelodyneLidar和Quanergy這家公司表現更差,下跌程度達到了95%,更有甚者,股價在一年之內較首發價下跌97%以上,瀕臨退市。
其他自動駕駛同行們的日子也不好過。
Uber自動駕駛部門5年燒光了25億美元;Waymo每年要花掉10億美元以上;國內最舍得”燒錢”的是百度,據財報數據顯示,僅2020年投入就達200億元;文遠知行CEO韓旭也曾在受訪時向媒體表示:公司一直維持著每年1億美金的花錢速度……
自動駕駛技術屬於研發時間長、成果見效慢、且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高科技領域,一旦出現融資不暢或資金管理不到位,就會存在資金斷鏈的風險。
現在車企更加務實
鑒於研發投入更大,商業化落地又遙遙無期,車企們對研發自動駕駛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福特方面是直接改變了戰略打法。
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周三表示,福特將把開發重點從Argo AI開發的全自動駕駛系統轉移到福特內部自研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吉姆·法利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實現大規模、盈利的完全自動駕駛汽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不一定要自己研發這種技術。
先進的L2+或者L3系統已經為客戶提供了真正的便利,普及速度較快,增加了實現營收和利潤的可能性”
福特迫於壓力,放棄了L4、轉向L2+或者L3。
大眾首席執行官OliverBlume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未來技術的開發方面,專註和速度至關重要。
我們的目標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為客戶提供最強大的功能,並使我們的開發盡可能具有成本效益。
“
大眾則是多方押註。
在 2019 年投資 Argo 的同時,大眾成立了自家自動駕駛公司 VWAT,後來更是把軟件和自動駕駛的觸角伸向了中國,比如前不久官宣與地平線的合作。
車企面臨著壓力,自動駕駛研發企業也同樣面臨著壓力。
他們在不放棄自動駕駛研發的同時,也在向市場『屈服』。
比如,文遠知行與博世共同為車企交付 L2+輔助駕駛;百度也為車企提供ANP 領航輔助駕駛和AVP自動泊車輔助等;華為更是如此,與上汽、智己合作的 Momenta等等。
畢竟誰也不想發生Argo AI的事情。
西方不亮東方亮
10月14日,工信部正式發佈由中國牽頭制定的自動駕駛國際標準《道路車輛自動駕駛系統測試場景詞匯》——這也是全球首個經官方認證的自動駕駛行業標準。
中國自動駕駛市場正在升溫。
根據ICVCity研究院統計的數據,今年Q3國內自動駕駛行業共完成41起投融資事件,公開披露的投融資總額超過11億美元。
而Q3全球隻完成了44起自動駕駛相關融資,投融資總額約為13.3億美元。
也就是說,中國自動駕駛融資數量和總額已占全球82%。
地平線、黑芝麻智能、寒武紀行歌和芯擎科技等頭部企業是中國市場的佼佼者,主攻自動駕駛芯片、ADAS算法、高精地圖甚至雷達等細分賽道;而百度、阿裡這些互聯網大廠大多專註於提供整體解決方案,這和造車新勢力路線相重合。
但無論如何,商業化都是必須要跨過的關卡。
百姓評車
盡管自動駕駛現在處於低谷,但依然有人前仆後繼。
比亞迪、特斯拉、百度、谷歌、華為、蘋果……從汽車企業到互聯網企業,再到科技企業,都有巨頭或佈局研發或親自下場研發。
雖然自動駕駛真正落地依舊遙遠,但這並不影響這個市場的發展。
有數據顯示,到2025年,中國市場的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市場規模將達到70億美元,新的蛋糕正在做成。
中國自動駕駛還處於發展階段,未來發展走勢能否另辟蹊徑,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比如商業化更順利,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