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馬斯克又來中國,有大事發生。

近日,馬斯克再度來華成為了汽車圈的關注焦點。

這位科技狂人的到來,沒有意外地貢獻了又一次的熱搜話題。

大家都知道,商人無利不起早。

馬斯克訪問中國的背後都不簡單,此次馬斯克拜訪中國後又有哪些新動作,對中國將產生什麼影響?

時隔三年,馬斯克又來中國。

這是馬斯克三年來的首次中國行,也是第十次來訪。

他上次來是為了參加特斯拉國產Model 3《參數丨圖片》的交付儀式,有一段尬舞在社交媒體上傳播很廣。

中國是特斯拉美國之外的全球第二市場,再次訪華,馬斯克當然是奔著生意來的……

時隔三年,馬斯克又來中國,有大事發生。

本次這次來中國,比上次顯得更加正式,也更具影響力,同時也受到了我們國家的熱情接待。

據了解,馬斯克來華行程的第一天,受到了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的接見;第二天,又先後受到了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工信部長金壯龍的接見。

中國外交部也表示,歡迎馬斯克訪華,推動雙邊的合作。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說:『我們樂見外資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深耕中國市場,共享發展機遇』

馬斯克本人也對此次訪問十分重視,一落地中國,便在社交平臺上同步定位,告訴全世界他正在訪問中國。

同時作為商業領袖,馬斯克對中國的正面評價,對塑造中國正面形象是有促進作用的。

馬斯克訪華過後,風生水起

馬斯克之所以能收獲中國外交部的發聲,兩天內受到中國三名部長的接見,主要因為它不是一個普通的商人。

馬斯克以技術帶動了產業革命,在推動人類創新進步的道路上有著傑出的作用。

同時,特斯拉還帶來了一條龐大的汽車產業鏈,創造了就業,貢獻了稅收。

引入獨資車企攪局,幫助國內品牌化學反應的『催化劑』,讓國產新勢力,有了更強大的競爭壓力,生產更優質的車型。

不可否認,馬斯克當然是帶著生意目的來的。

此前有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要在中國擴大100萬輛產能為特斯拉全新低價車服務。

馬斯克本次訪華,或將全力推進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擴建。

據新華社報道,馬斯克在會見中表示:美中利益交融,如同連體嬰,彼此密不可分。

特斯拉公司反對兩國『脫鉤斷鏈』,願意繼續拓展在華業務,共享中國發展機遇。

會見完秦剛後,當天下午,網絡上又流傳出一張馬斯克與全球動力電池龍頭集團寧德時代的董事長曾毓群會面的照片。

這一次訪問,對特斯拉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市值的拉升,直接達到了1800億人民幣,後期有可能與寧德時代將在電池方面進一步加深合作,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上海超級工廠將要擴建。

馬斯克明白,中國是他的福地。

當初特斯拉的股票被華爾街大鱷輪番做空,幾乎崩盤,2020年,馬斯克決定在上海建立超級工廠,並在特斯拉Model 3交付儀式上說,『希望能把特斯拉上海工廠打造成全球范例』,那座超級工廠所在的上海,是馬斯克的福地。

很快便讓他實現年產50萬臺汽車的產能增量,脫離了銷售困境,挽救了其商業帝國,實現逆襲。

整個2022年,在一些新能源品牌開始批量死亡時,特斯拉憑借著競爭優勢,足足在中國賣了44萬臺車。

2022年新能源零售567.4萬輛的總銷量,等於13臺新車就有一臺是特斯拉。

機遇與挑戰並存

商場如戰場。

中國如果僅僅停留在幫助企業擴產能的環節,那就難以充分展現制造能力的最大價值。

據了解,2022年特斯拉累計銷量為131.43萬輛,位列全球新能源汽車品牌第二。

今年,特斯拉將目標再提了提,馬斯克表示:『2023年公司新車產量目標定為200萬輛』同時,馬斯克在今年特斯拉投資者大會上表示,要推出兩款全新低價車型,預計年產能將達到500萬輛。

這些目標的背後,意味著特斯拉必須快速完成全新工廠的建造,而將最新一座超級工廠收入囊中的則是墨西哥。

從2022年開始,馬斯克就頻繁和墨西哥政府官員接觸。

據墨西哥媒體報道,2022年10月,馬斯克秘密到訪墨西哥新萊昂州首府蒙特雷並與政府官員商談相關事宜。

要知道,特斯拉超級工廠對國家的需求還是非常大的。

特斯拉超級工廠不僅會帶來豐厚的稅收,還能解決大量就業需求,以上海超級工廠為例,特斯拉根據對賭協議要從2023年開始每年向上海納稅22.3億元人民幣。

另外,上海超級工廠還提供了2萬多個就業崗位,同時還帶動了上遊360家供應商、10萬個就業崗位以及7000億元累計訂單。

這塊『蛋糕』很大,所以法國、加拿大、印度等國都會爭前恐後希望特斯拉超級工廠在自己國家落地。

從2017年開始,法國政府就極力邀請馬斯克來法,不過並未有實質性進展。

去年12月,馬克龍在美會見馬克龍,今年5月,馬克龍在愛麗舍宮又再次會見馬斯克,並就電動車和動力電池進行商談。

基於此,中國需要付出巨大代價來吸引特斯拉投資建廠,這是因為當時特斯拉已經有了第一個工廠,並且證明了銷售能力,另一方面,上海超級工廠有可能成為其產能擴張中的一個過渡,比如,特斯拉將投資約50億美元在墨西哥建設『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工廠』,到時候上海工廠對特斯拉的重要性就可能降低。

現在看來,特斯拉確實是產業合作共贏的良好示例,但是我們也要意識到,我們應該增強自身競爭力,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助力中國汽車強國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