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馬斯克做供應商的國內廠商完了。

馬斯克呼籲中國供應商去墨西哥建廠

這很樸素——中國供應商去墨西哥建的廠,還是中國的廠,股權在中國手裡,賺到錢還是歸中國。

給馬斯克做供應商的國內廠商完了。

這沒有任何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這樣到底賺不賺錢——出海生產的配套風險、政策風險並不小,必須要有足夠的利益保障才能說服得了我們。

如果馬斯克玩什麼『不跟我走就不用你』的把戲,那麼ta大可以不用試試看——要麼運費大漲,要麼交貨期延遲,要麼售後大出血。

而被替換掉的『刺頭供應商』,轉眼就能接到特斯拉對手的訂單。

中國電動車的瓶頸是產能有限交車太慢,又不是賣不出去,你特斯拉要讓出產能,那可真要謝謝你——大家都是憑本事吃飯,哪有你牛氣的餘地?

更不提如果你對我們搞什麼商業陰謀,中國供應商的娘家手裡可是捏著特斯拉的第一大產能中心和第二大市場,馬斯克又不是白癡,當然知道這種蠢事做不得。

所以,沒有必要把馬斯克的『不跟從就出局』的政策看成一種脅迫,因為這不成其為脅迫。

這隻是一種正常的戰略需求——我的供應商要能跟我南征北戰。

隻能南征,不能北戰,那麼我讓你參加南征就吃了大虧——因為到我北戰時我得另外找人。

而南征的經驗積累在了你身上,對我就成了一種重大虧損。

我又不是找不到人做,為什麼要讓隻能南征的人占據可以南征北戰的人的名額?

所以,沒必要自卑發作——這就是很基本的經濟理性——大家一起壓低對北美、拉美市場的競爭力,去打垮其他美洲市場的競爭者。

中國政府何止不會阻止,恐怕還樂見其成——因為我們要抓住這個好不容易獲得的窗口期,迅速的將電動車時代的優勢轉化為具有統治力的勝勢,進行全球佈局、全球化生產是必然要走的一步。

墨西哥廠、巴西廠、匈牙利廠、俄羅斯廠、甚至埃及廠,這都是要盡快佈局、盡快搶占的制高點。

我們需要大量的中資海外生產鏈,把自己深深的嵌入到這些國家的產業鏈裡去,並且要占據中心位置。

如果我們一直把『中國供應商到國外開廠』視為一種損失和失敗,我們將永遠無法獲得足以取代德日美法的統治地位——大眾工廠開遍世界,有誰覺得大眾在犯錯誤嗎?難道大眾就應該死守德國本土那幾個廠的產能來跟全球佈局的豐田爭霸?這爭得過嗎?

覺得這是馬斯克在耍陰謀,其實是錯誤的。

當你強大你強大到一定程度,一切的陰謀都會弄巧成拙,最後被搞成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