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馬自達已站在了生死邊緣。
5月,長安馬自達僅售出新車6902輛,同比下滑20.79%。
1-5月,長安馬自達累計銷量為24784輛,同比下滑53.47%,是主流車企中跌幅最大的一家。
照此趨勢發展下去,2023年長安馬自達的銷量總數或隻有去年的一半。
馬自達在中國是一個『小眾』的牌子,曾經取得過年銷20萬輛+的成績。
但好景不長,隨後幾年銷量下滑態勢明顯。
數據顯示,2018-2022年,馬自達在華銷量分別為272322輛、244492輛、214574輛、183953輛和107602輛。
短短5年間,馬自達的銷量跌幅已經超過40%。
為了整合有限資源、節省管理成本、改善整體業績,長安馬自達和一汽馬自達於2021年8月24日正式宣佈合並,結束了在中國市場實行了16年的『雙品牌』策略。
但南北馬自達合並並沒有帶來『1+1>2』的效果。
2022年,合並後的長安馬自達年銷10.8萬輛,還不及南北馬自達合並前的銷量總和。
這也表明,想要挽救一個品牌的銷量絕不僅僅是合並一下那麼簡單。
馬自達進入中國市場接近20年,卻始終沒有突破年銷30萬輛的瓶頸,這與它的『固執』脫不開關系。
比如,馬自達的產品以耐用皮實出名,可惜空間較小不符合中國人的偏好,但馬自達卻不願妥協、始終堅持『原滋原味』,因此流失了許多消費者。
同樣地,國人喜好大屏,馬自達卻堅持主見,以『保證駕駛安全』為由將大屏拒之門外,使得看重智能化的中國消費者隻能望而卻步。
當車企『價格戰』打得轟轟烈烈時,馬自達始終不降價的策略,致使其產品失去了一部分競爭力。
更無奈的是,即便是這樣的產品,馬自達在中國也沒幾個,而且推新的速度也很緩慢。
CX-50行也未上市前,馬自達將近三年沒有推出過新車,隻有馬自達3昂克賽拉和CX-30系列還算新鮮。
與之相對應,馬自達3昂克賽拉一款車的銷量就占到了馬自達總銷量的70%,而其他久未更新的車型銷量不過寥寥。
當時,大多數人都將即將上市的CX-50當成了拯救馬自達在華銷量的救命稻草。
但CX-50的上市時間卻一拖再拖,直到今年5月25日才在珠峰正式上市並開啟交付。
然而上市一周,CX-50隻賣出了503輛新車。
這樣的市場表現,與中國本土熱銷新車相去甚遠。
但馬自達要面臨的困境遠不止於此。
過去幾年,中國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消費者需求也在不斷變化。
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技術等關鍵詞成為了汽車市場向前發展的全新驅動力。
而長安馬自達在新能源領域卻未能跟上競爭對手的步伐,仍以出色的操控性和駕駛樂趣為賣點,沒有把握住國內消費者當下的心理需求,導致許多馬自達用戶轉向其他品牌。
4月上海車展前夕,馬自達《中國》首次對外公佈了電動化時代的轉型戰略和目標願景。
按照規劃,馬自達電動化時代的轉型戰略分三步進行:2022-2024年,將加強面向電動化時代的開發;2025-2027年,將加強電池技術的開發,率先向中國市場投放純電車型;2028-2030年,正式導入純電動汽車,向電動化時代過渡。
具體來看,馬自達將和長安汽車合作,預計2024年底和2025年底前推出兩款本土化研發、生產的新能源車型。
對於馬自達這種在電動化領域欠缺經驗和技術的品牌,與已經有一定積累的傳統車企合作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不過,馬自達的新能源車型落地的時間已經很晚,到時候能否趕上最後一波風口期、獲得消費者認可仍未可知。
還需注意的一點是,比起豐田、本田、大眾等品牌,馬自達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影響力一向較弱。
而身處新能源汽車市場這個『鬥牛場』,即便是『兩豐一眾』也沒討得什麼便宜,那麼遲到許久的馬自達又能從中獲得多少銷量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