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車』這種事大家早已經習慣了,但我們沒有預料到的是,一些媒體隔三差五的『翻車』還是頻頻『翻車』。
作為掌握了頭部資源的大機構,卻不能和老百姓產生共情,不斷的教導大家工作和付出,卻體會不到老百姓的疾苦和對現實的無奈。
經常講奉獻和格局,時常強調學習和努力,但是提到待遇和收獲的時候卻沉默不語。
這樣的消息一經發出,『翻車』也屬於人之常情,很多媒體早已經不能體會老百姓的生活。
頻頻發一些『所謂正能量』的東西,但顯然現在的網友根本不吃這一套。
看起來文章通篇充滿了『正能量』和積極向上,但卻引來很多網友的口誅筆伐。
一些人甚至言辭激烈。
該反思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景象,本來想讓大家感動,但沒想到得到的卻是差評。
以前流行一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隻不過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經過互聯網的變化,現在變成了『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如果你過的不好,那是有人騎在你頭上』,從這一點細微的變化就能看到互聯網的氛圍確實發生了改變。
以前那些『正能量和雞湯』已經不管用了,大家現在不吃這一套,我們更關心的是現實的問題。
一位在上海務工的農民工在工地上頂著烈日辛苦的工作,自己的女兒考試得了100分,花了18塊錢買了一隻燒雞在宿舍裡吃。
在上海整整待了五年,沒有去過東方明珠。
最大的願望是多掙點錢,讓孩子以後選擇的機會多一點。
這樣看起來充滿了溫暖的消息,為什麼眾多網友普遍不買賬,而且顯得異常的激動。
是什麼原因讓一位36歲的農民工辛苦的工作卻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在女兒考試得了滿分之後,如此開心的時刻,隻敢花18塊錢買個『廉價』的燒雞吃?
我說的『廉價』並沒有其他的意思,隻是單純的感到無奈和痛楚。
餘華說過:『永遠不要相信苦難是值得的,苦難就是苦難,它不會帶來成功,苦難不值得追求,磨煉意志是因為苦難無法避免。
』
王朔也說過:『千萬小心一直教你怎麼學好的人,等你學好了,他們就可以可著勁的使壞了』
從眾多網友的評論當中可以看到這樣的宣傳大家並不買賬。
時代不同了,將老百姓的辛苦的生活描述成溫馨和溫暖。
這樣的情況確實是有,但大家對於很多問題為什麼會產生反感?
當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大家都在笑,如果有人笑不出來,那就是產生共情了,代入了,大家看到的是辛苦的工作,烈日下的勞累,和遠離家鄉的哀愁。
很多媒體勸大家脫下長衫努力工作,卻不見大多數人依然在為溫飽掙紮。
大街上隨處看到送外賣和跑滴滴的,現在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依然是貧窮,解決貧窮才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
幾代人掏空了口袋買了一套房,背上了房貸和車貸,壓得年輕人喘不過來氣,快節奏的生活一直在推著我們向前走。
不敢生病,不敢休息,已經成為很多大多數人繞不過去的檻。
最近很多人也在討論為什麼年輕人都不結婚生子了,有專家判斷,這是因為大家的觀念變了,變得以自我為中心。
並且這位專家還強調到,和經濟因素沒有主要關聯,每次看到這樣的言論,我都會感到怒不可遏,我相信很多網友也有相同的感受。
對現實發生的問題過於的美化,顯然已經脫離了大家的樸素認知,也不會得到眾多網友的同意和贊賞。
同時我也看到有不少的網友對這位農民工的現狀給予了極大的祝福,祝福和現實並不矛盾,給予祝福的網友,我們也感謝他們的善良和熱情。
但同時必須要強調有些事物被誇大,當成了一種勵志,實際上這是不合適的。
這位農民工所面臨的困境,並不可能完全當成純粹的勵志范疇。
這裡面有太多的現實問題。
很多人辛苦工作,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電視劇裡也有這樣的臺詞,『我在城裡蓋房蓋了十幾年的房,我卻在城裡買不到一套房,這城裡的房子都是水泥,怎麼就這麼金貴呢』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辛苦生活不應該被美化,事實上,這樣的困境並不僅僅隻出現在這位農民工身上。
在許多農村地區,農民工們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來到城市打工。
然而,在城市的高昂生活費用面前,很多農民工們依然艱難地生活著。
他們隻能承受著繁重的工作,同時又要為家庭帶來更多的收入。
面對困境和挑戰,他們的心中也充滿了不安和焦慮。
如果我們隻盯著光鮮亮麗的一處,卻忘記了現實的殘酷,這絕對不是一種好的現象。
當我們對真實存在的貧苦和苦難視而不見時,苦難也許就會成倍的增長,苦難就是苦難,不會帶來成功,也不值得追求。
磨煉意志是因為苦難無法避免。